遂寧:抗疫脫貧“雙一線”疾控干部 連續奮戰64天后倒在扶貧路上

2020年05月01日12:22  來源:川報觀察
 
原標題:遂寧:抗疫脫貧“雙一線”疾控干部 連續奮戰64天后倒在扶貧路上

  4月30日,射洪市大榆鎮金台山村青鬆蒼翠,山澗鳥鳴。長400余米,寬4.5米的干道是村裡最后建完的硬化路,這條路傾注多名駐村干部的心血,但這天駐村干部馬超卻被送往四川省人民醫院救治。

  5天前,馬超結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工作,投入到金台山村脫貧工作。因發燒至38.2度,持續性咳嗽、伴有胃疼等症狀,確診為白血病,隨即住院治療。30日上午,因病情持續惡化轉往成都,啟程前他心裡仍挂念著村裡的防疫和扶貧工作。

  “扶貧路上不掉一人”

  駐村干部就醫途中仍想著扶貧

  25日清晨,馬超電話裡同駐村的同事溝通村裡的疫情防控工作后,被老婆逼著去醫院做檢查。他說:“從今年1月開始,每天都覺胃疼、咳嗽、渾身乏力、嗜睡等不良反應,雖吃了點藥也沒啥用。”

  “都燒到38.2度了,還在關心村裡的事。”馬超如工作狂似的個性惹惱妻子廖燦,她有些埋怨的摸了摸丈夫的額頭。

  聽罷妻子念到測量的體溫,馬超心裡咯噔一下,頓覺不妙,便說“趕緊去醫院查查,萬一感染新冠肺炎也能早點檢查和治療!”

  在醫院,馬超做完血常規、CT、尿檢等體檢后,排除感染新冠肺炎可能性,讓夫妻倆鬆了口氣,但醫生的警告卻又讓兩人的心提到嗓子眼。醫生說,馬超體內的血小板數量僅12X109,,遠低於正常人的水平,若不住院觀察隨時會出現內臟出血等危險。

  醫生解釋道:“你(馬超)的血液可能有問題,要做好住院治療准備。”

  26日清晨,馬超的骨髓被送往成都的省醫院做檢查。29日,確診為急性髓系M2型白血病。看著丈夫的檢查報告,廖燦一時語噻,“他以前身體很好的,感冒都很少得呀?”丈夫突然病倒了,還是隨時有危險的重症,年輕的妻子有些不知所措。

  “馬超是扶貧和抗疫雙一線人員,更是疾控中心傳染病防治和預防的專業人才,必須要盡快接受治療。”遂寧市疾控中心副主任楊國富介紹,馬超西安交大流行病學與衛生統計學研究生畢業后,2012年考入遂寧市疾控中心,是單位和市直機關的優秀黨員。曾參與“4·20”蘆山地震災后對口援助,在2015年H5N1和2017年H7N9禽流感疫情期間,負責傳染病監測和疫情應急處置、確診病例隔離管理等防控工作。

  30日清晨,經遂寧市疾控中心和遂寧市中心醫院積極聯系,馬超被送往成都繼續治療。在救護車上接受了記者電話採訪:希望能早點出院,回村抓好防疫和幫扶,“扶貧路上不掉一人”。

  克服生活困難

  駐村扶貧阻擊因病致貧根源

  兩年前,馬超參加遂寧市直機關選派干部到基層駐村幫扶。當時任遂寧市疾控中心急性傳染病防治科副科長的馬超,主動申請到基層,希望用所學知識,解決因病致貧的根源。

  “當時村裡公路少,水電氣網不通,基礎薄弱,扶貧任務艱巨。”因馬超是回族人,不吃豬肉和豬油,自己駐在村裡,生火做飯,克服上述諸多生活不便。“就連喝水都要自己去很遠的水井挑水。”對馬超而言,希望能早日用自己的工作幫助更多貧困戶,是此次扶貧工作的主要目的。

  村民杜仁銳車禍后,花費住院治療費2萬多元,讓家庭經濟變得很拮據。經馬超多次入戶走訪,在駐村干部工作討論會上,將其評議為貧困戶。他與當地縣級醫院溝通后,為杜仁銳辦理清退治療費手續。杜仁銳的妻子因患有糖尿病,馬超同村醫和鎮衛生院商議,為其申請慢性病門診優惠。

  金台山村第一書記肖建軍說,馬超在村裡工作踏實,還是個熱心腸的小伙。曾有一名殘疾村民行動不便,他駕車帶其到縣殘聯辦理殘疾等級評定,為其解決基本生活救助資金,還利用以購帶扶措施,銷售村民家的土雞、土鴨、雞蛋等農產品。

  駐村兩年,馬超還在單位內組織兩次募捐,將募集所得全用於貧困戶幫扶。肖建軍介紹,駐村干部爭取到企業或社會捐助資金36萬元,引天然氣和自來水進村到戶,對6口山坪塘進行清淤整治。還爭取上級資金,硬化了村裡最后的一段村道路。

  2020年,是脫貧攻堅收官之年,金台山村2018年已脫貧“摘帽”,村民依靠養殖肉牛,實現人均年收入8526元“小目標”。

  “要讓村民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健康的生活習慣,脫貧后防村民再因病返貧。”馬超利用所學傳染病治療和預防知識,走訪村民時為其普及各類疾病預防知識,和村民一起打掃農房及周邊環境衛生,指導患病村民用藥和治療。

  奮戰抗疫一線

  每天工作16個小時以上

  “今年5月,馬超就將結束兩年駐村經歷,返回單位上班。”遂寧市疾控中心急性傳染病防治科科長楊繼紅說,2020年春節前,馬超原計劃帶妻兒回漢中老家過年,但肆虐的疫情徹底打亂他的計劃。

  “楊姐,單位需要人手不?”今年1月23日,馬超主動電話征求已經奮戰在抗疫一線的楊繼紅意見后,主動申請回單位做疫情防控工作。事實上,“當時馬超仍在扶貧期,按規定可不回來上班,他說自己學傳染病專業,疫情防控用得上他。”

  楊繼紅回憶,全國新冠肺炎確診患者與日俱增,各地疫情防控的壓力日趨嚴重。“遂寧疫情防控工作千頭萬緒,必須一項項工作全部同步推進,要和新型冠狀病毒搶時間。”馬超挂斷電話,立即回到單位上班。

  次日晚。疾控中心接報射洪一家三口從武漢返鄉,已被送入傳染病醫院隔離治療,馬超和楊繼紅立刻趕到遂寧市傳染病醫院,做可疑人員的流行病學調查,確定密切接觸者,實施相關防控措施。

  那晚忙完所有工作,馬超滿頭大汗,蹲在護士台前喊“感覺有點累,站不起來了!”他在醫院休息片刻,又馬不停蹄回辦公室,整理每名可疑人員的基本情況,安排醫院對疑似患者做核酸檢測。

  那段時間馬超每天早晨7點出門,午飯和晚飯在辦公室將就一頓,深夜1∼2點才關電腦回家休息。“回到家也不敢關手機,隨時接聽疾控中心的電話,准備新送入可疑人員的信息採集和核查。”廖燦說。

  除做疑似患者的傳染病流行調查、追蹤每個密切接觸者外,馬超每天還要負責指導市城區三大園區所有單位的傳染病防控等各項工作,以及各工廠和學校復工復課的特殊行業衛生人員疫情防控業務培訓。“好幾天他都累得趴在辦公桌上睡著了!”

  每天高強度工作

  最多一天追蹤調查400多人行蹤

  遂寧首例新冠肺炎患者確診,疫情防控指揮部成立了傳染病流行調查組,馬超負責審核各縣區、各醫院等機構上報的發熱發熱病人病例、協查由武漢及湖北等外地返鄉人員,追蹤每名密切接觸者14天內的行蹤。

  楊繼紅粗略統計,“平均每天追蹤100∼200名密切接觸者,最多時科室一天追蹤400人的蹤跡。他們每天去哪兒、和誰有過接觸、活動范圍多大、實施和解除醫學觀察時間、小到每人每日的體溫、大到每名可疑人員治療情況等都得做細致記錄與核查。”

  根據國家疾控部門不斷更新的疫情報告系統要求,馬超每天追蹤每一名密切接觸者的工作量超級大。比如,由醫院上報的可疑人員信息,疾控中心需一小時內核對,對其開展傳染病流行史確認,再逐一展開搜索范圍,尋找每一名潛藏在人群中的疑似患者。

  “從每名可疑人員的臨床狀況,結合醫院的治療方案,安排進行核酸檢測,每晚在12點前必須上報疫情數據至省疾控中心和市級疫情防控中心。”馬超做完這些,還得准備次日的指導各區縣醫院和疾控中心做檢測等防控的方案。

  高強度工作,無規律起居,不規范飲食讓各級疾控中心的每個人都疲於應付。“那段時間裡,馬超經常吼胃疼,身體不適,常說疫情結束后去看病。”楊繼紅說,馬超讓妻子買了點胃病止疼藥,但吃藥后其症狀仍不見消失。

  按遂寧市委組織部規定,遂寧疫情基本得到控制后,馬超於4月7日返回金台山村。出發前,在遂寧市中醫院做胃鏡檢查,確診患慢性胃炎,但仍覺身體乏力,直到被確診患白血病為止。

  如今,馬超必須住院治療,“體內血小板數量低,失去凝血功能后,傷著、碰著都會引發出血不止。”妻子廖燦將兩個孩子送回漢中老家,在醫院照料丈夫。

  遂寧觀察記者 趙權軍

(責編:袁菡苓、章華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