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四川西昌市經久鄉森林火災中,瀘山植被大量受損。從4月22日起,瀘山景區全面暫停對外開放,對瀘山進行封山育林封閉管理,恢復開放時間另行通知。
4月27日下午,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記者從西昌市召開的新聞發布會獲悉,目前,西昌市林業和草原局啟動瀘山應急植被恢復處置工作。從4月27日起,將整個瀘山劃分為8個片區,對瀘山過火區域的枯倒木、燒毀木進行清理,同時採購1萬公斤車桑子種子實施撒播。
中國最大的飛播林區
多為著火點低的雲南鬆
3月30日,西昌市經久鄉發生森林火災,瀘山在大火中遭遇重創。瀘山屬於西昌著名的“東西河飛播林區”區域,但樹種比較單一,主要是著火點較低的雲南鬆。
記者從西昌市林業和草原局獲悉,從1958年開始,國家投資1409萬元,耗時八年在西昌東西河流域地區實施飛機播種造林66.5萬畝,后來成為全國成效最好的飛播林區之一,是中國最大的飛播林區,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作為“人類改造自然的典范”收錄。
當時飛機播種的樹種主要是雲南鬆,但單一樹種帶來的問題也日益凸顯,一方面遭遇嚴重的鬆材線虫病害,另一方面防火壓力特別大。
啟動瀘山應急植被恢復
撒播1萬公斤車桑子種子
據西昌市林業和草原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西昌市經久鄉森林火災造成瀘山植被大量受損,雨季來臨,為了盡快恢復植被,減少泥石流、山體滑坡等次生災害的發生,由西昌市林草局開展瀘山應急植被恢復處置工作。
該負責人介紹,為減少次生災害和森林病虫害的發生,從4月27日起,西昌市林業和草原局將整個瀘山劃分為8個片區,對瀘山過火區域山溝溝谷、山溝兩側的坡面及山脊的枯倒木、燒毀木進行清理,預計5月10日前清理結束。
“我們計劃投入45萬元,採購1萬公斤車桑子種子。這種植物耐干旱、萌生力強、根系發達,是具有固沙保土作用的灌木植物。”該負責人表示,預計5月20日前結束。
“經久鄉森林火災過后,為加強次生災害防治,新增設3處雨量自動監測設施,加強瀘山片區天氣信息預警預報工作。”記者從西昌市水利局獲悉,根據林業部門補植措施及選種植物需水量,在瀘山水網已有規劃及建設的基礎上,2020年計劃投資3000萬元進行管網延伸,完善水網灌溉系統、增加管網密度,同時在管網沿線增設蓄水設施等。
西昌市自然資源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瀘山周邊共排查出隱患點78處。
同時,西昌市自然資源局聯合涼山州氣象局擬新建8個六要素自動氣象站,提高區域氣象預測能力,及時、准確掌握雨情、發布預警信息。(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記者 江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