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塑文廟老街舊碼頭 富順欲再現千年古城盛景

2020年04月24日09:12  來源:四川日報
 

4月7日,四川省政府對自貢市政府《關於申報富順縣為省級歷史文化名城的請示》作出批復,同意將富順縣列為省級歷史文化名城。

富順,這座千年古縣城,晉級省級歷史文化名城。目前,富順縣正按照相關法律法規要求,明確保護的原則和重點,編制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劃定歷史文化街區、文物保護單位、歷史建筑的保護范圍及建設控制地帶,推動古城復興。

根據規劃,富順縣將加快建設文廟—西湖、奪錦洲文化城等一批項目﹔依托五條溝、青山嶺—天池湖等自然資源,引進一批休閑康養、鄉村旅游、景區運營項目﹔打造以獅市古驛水鄉、趙化君子文化、長灘酒業文化等三古鎮為核心的休閑集聚地,建設宜居宜業宜游城市新空間,打造川南有較強影響力的生態宜居中等城市。

A

修繕文廟 弘揚崇文重教風氣

北周天和二年(公元567年),富順因鹽設縣,至今有近1500年歷史,文化底蘊深厚,歷史遺存較多,有“鹽之源、才子鄉、豆花城”的美譽。

鹽業、農業並舉,歷史上的富順經濟發達,由此帶來尊崇文教。自明代以來,便享有“才子之鄉”的美譽,富順文廟就是最好的証明。

4月14日,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富順文廟的修繕工作正在緊張有序地進行。“這次主要修繕前院和加強消防設施,預計今年9月完工。”富順縣文化廣電旅游局局長周春文介紹。

富順文廟位於縣城中心,是保存完好、規模宏大、建筑精美的宋代建筑,文廟坐北朝南,背靠神龜山,面向沱江。

明末清初,文廟因年久失修而破敗。清道光十六年(公元1836年),富順文廟得以重建。耗白銀3.6萬兩,歷時4年建成的新文廟,規模較過去擴大數倍。后來經過多次大規模維修,富順文廟保持了清道光時期重建后的原貌。

作為傳播儒家學說和思想的載體,富順文廟為培養人文風氣,起到了重要作用。據統計,自北宋慶歷四年(公元1044年)文廟建成,到1905年廢除科舉,富順縣產生了237位進士、863位貢生、807位舉人。

B

修舊如舊 留下老街古巷記憶

富順縣不僅有文廟、文光塔、廻瀾塔等大量的文物古跡,還擁有多處成規模的歷史街區和傳統民居。

位於縣城東北的后街——北門巷是富順著名的歷史文化街區。

這裡曾是古城繁華的商業中心,形成於東漢,經過歲月的更替,保留下清代民宅構成的街道環境。

4月14日,說起改造,周春文情緒激動,“現在要保住城市的歷史文化符號,真難,老街區在人們心裡,不好拆呀。”

今年63歲的劉永聰住在后街125號,他打小在后街玩耍嬉戲長大,細數著記憶中的影像:臨街的沱江一直是垂釣休閑的好去處﹔青瓦、木門、青石板的老街區漸漸斑駁,經歷了修護的磨礪。老街區的住戶們,都對老街區懷有深厚的感情。“能不拆就不拆,這裡有很多人的美好記憶。”劉永聰說。

而另一些居民則希望拆了,住上新房,改善人居環境。

最終權衡利弊,富順縣決定修舊如舊,就地改造維修,分流市政排水和排污系統,整治街道路面和電線等基礎設施,既改善人居環境,又保護歷史文化,兩全其美。

為推動古城復興,富順縣投入38億元實施棚改,將文廟—西湖創建為4A級景區,提升“一江一河”岸線生態景觀等城市功能和品質。

據了解,富順還將改造保護文廟—西湖、鄧井關大河街歷史文化街區,讓老街區保持風貌,煥發新容顏。

C

文旅融合 再現沱江古埠繁華

如今,富順縣獅市鎮組宣委員黃俊逸將工作地從辦公室“搬”到了古鎮旅游基礎設施及核心保護區開發建設項目現場,每天“泡”在工地上巡查督導施工進度,及時協調解決施工中遇到的問題。

黃俊逸介紹,這些項目包括修建游客接待中心、古鎮廣場、濕地公園、濱河步道,確保今年9月完工。

富順繁榮的鹽業和農業造就了沱江水上繁榮,航運線上的古鎮古街興建了許多驛站或會館。

位於沱江邊的獅市鎮,就是自貢鹽業發展史上的著名古鎮。現存的獅市老街建於晚清時期,坐落有袁家大院、天后宮、胡家祠堂、川主廟、觀音閣等一大批古建筑,記錄著沱江鹽運碼頭的舊日風華。

近年來,獅市被評為四川省歷史文化名鎮,古鎮所在的獅子灘社區入選中國傳統村落。有鑒於此,當地對古鎮進行保護性修繕,加快文旅融合發展,未來,力爭創建為4A級景區。

獅市還與自貢市鹽業歷史博物館簽訂協議,以川主廟為場地建設獅市分館,展現鹽運古鎮的深厚文化底蘊。

同樣作為國家級歷史文化名鎮的趙化鎮,是“戊戌六君子”之一劉光第的故鄉。在過去,貨運、客運主要靠舟船的年代,這座沱江下游的水碼頭,熱鬧非凡,商賈雲集。

坐擁豐富的自然和文旅資源,趙化鎮也在謀劃文旅融合發展背景下的振興。目前,該鎮總體發展規劃已基本編制完成,具體來講,在古鎮核心區,以明清古建筑群為基礎,傳承“光第文化”和傳統文化元素﹔在新區,打造萬畝田橙、萬畝桂圓、萬畝蔬菜的觀光休閑農業﹔同時,鳳凰湖公園、銀蛇溪濕地公園、濱河休閑公園、古鎮公園等四個公園也陸續啟動建設。

不久的將來,富順的鹽運古鎮將再現水碼頭、大茶館、鹽商文化與鹽幫美味融合的沱江古埠盛景。

編后

縱觀國家級、省級歷史文化名城名單,我們發現,這些城市有些有豐富的文化遺存,有些歷史名人輩出,有些則有著獨特的文化習俗等。它們承載著歷史的記憶,讓我們有機會跨越時光的河流,切身感受我國深厚的歷史文化積澱。

但是,近幾年,個別歷史文化名城出現了拆真建假、破壞歷史文化遺存等問題。歸根到底,是因為這些城市沒有平衡好歷史文化保護與經濟社會發展之間的關系,甚至將這二者看成一對矛盾。

其實,這些歷史文化遺產不僅不是城市規劃發展的累贅,反而是一筆寶貴的、不可再生的資源,是當地形象的“金字招牌”。我們在保護文化遺產的同時,適當開發旅游及相關產業,將其轉化為經濟效益。

當前,千年古縣富順縣剛剛被列為省級歷史文化名城。編制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劃定歷史文化街區……當地也在文化保護與經濟發展之間探索前行。我們期望,在一系列政策措施的支持下,當地可實現保護和發展雙豐收,讓古城重煥光彩。

□四川日報記者 秦勇

(責編:袁菡苓、高紅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