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藍天保衛戰”怎麼打?成都制定50條措施

2020年04月21日07:53  來源:成都商報電子版
 
原標題:年內基本實現四環路內物流配送純電動化

  2020年是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的收官之年,留住更多“成都藍”,成都又將有哪些大動作?昨日,記者從成都市生態環境局獲悉,《成都市2020年大氣污染防治工作行動方案》已正式印發,繪制出今年藍天保衛戰的作戰圖:圍繞產業、能源、交通、用地四大結構優化調整,進一步深化細化了壓減燃煤、治污減排、 控車減油、清潔降塵、綜合執法、科技治氣六大行動50條措施。值得注意的是,這50條措施均明確到具體責任單位和完成時限。

  依法治氣

  空氣質量連續3個月同比

  下降區(市)縣實施區域限批

  今年,成都市將在去年完成磚瓦、砂石、鑄造等7個行業334家企業綠色發展績效考核上,著力推進重點行業企業污染排放績效管理,對完成超低排放改造企業和績效考核優秀企業加大政策支持力度,重點對家具、人造板、制藥、包裝印刷行業開展綠色化發展績效考核,對環保績效水平高的企業按有關規定執行稅收減免、信貸融資、差別化電價等激勵政策。

  《方案》明確,今年12月底前,成都將優化擴大遠郊區(市)縣高污染燃料禁燃區范圍,簡陽市劃定高污染燃料禁燃區,金堂縣、蒲江縣優化擴大高污染燃料禁燃區范圍,相關遠郊區(市)縣可根據管控需要,優化調整高污染燃料禁燃區范圍。

  淘汰落后產能,成都今年將以磚瓦窯、鑄造、化工等行業為重點,再推進一批落后產能企業的關停或部分生產線淘汰。新建涉大氣污染物排放的工業項目必須入園區,並實行2倍削減量替代。定期開展核查工作,對發現未按要求進行替代的新建項目進行通報,問題嚴重的進行約談﹔空氣質量(PM2.5和優良天數)連續3個月同比下降的區(市)縣,實施區域限批。

  精准治氣

  12月底前,四環路以內

  基本實現城市物流配送純電動化

  在揮發性有機物治理上,強化VOCs排放管控和執法檢查,汽修行業全面推廣使用低揮發性涂料,採用高效涂裝工藝,完善有機廢氣收集和處理系統,取締露天、敞開式噴涂及無証噴涂作業,推進完成7個綠色鈑噴、共享鈑噴中心建設﹔同時明確9月底前全面淘汰開啟式干洗機。

  在氮氧化物管控上,根據成都市機動車保有量大且逐年增加的特點,在控車減油行動中將繼續實施新能源車推廣、強化油氣回收監管等措施,12月底前成都市公交集團運營區域新能源公交車保有量累計達到6350輛以上,其他區域新能源公交車保有量累計達到3700輛,實現建成區新能源公交車使用比例達到50%以上。全市新增(含更換)的出租車全部為純電動汽車,該領域2020年度新上牌純電動汽車4000輛以上。12月底前,基本實現四環路(G4202)以內及區(市)縣自行劃設區域內城市物流配送純電動化(新能源貨車不能滿足使用需求的除外)。2020年度新建充電站142座,充電樁7000個。

  科學治氣

  今年11月底前完成

  大氣智能大數據監管中心建設

  今年,成都市將充分依托大氣污染防治院士(專家)工作站,加強大氣污染成因分析和對策建議的研究,開展重點行業減排潛力評估以及2021年世界大學生運動會空氣質量保障的前期技術方案研究工作。

  按照完成時限,今年11月底前,成都將在龍泉驛區完成“成都經開區(龍泉驛區)大氣智能大數據監管中心”建設。12月底前,成都將開展移動源對周邊環境空氣質量影響研究,在青羊區和金牛區各建1個道路周邊環境空氣質量監測點。在天府新區、高新區、錦江區、青羊區、金牛區、武侯區、成華區、龍泉驛區、青白江區開展3D氣溶膠雷達掃描、高架高清視頻及紅外遙感監控等新技術在大氣污染防治中的應用。

  2020年,成都市將進一步加強與成都平原經濟區各城市的溝通對接,整合國家、省、市科研力量和技術團隊,編制成都平原大氣污染防治科技攻關方案、成德眉資同城化生態環境保護規劃和成都都市圈生態環保聯防聯控聯治實施方案,為區域聯防聯動提供技術支撐。 (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記者 李彥琴)

(責編:李強強、高紅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