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篇題為《四川人說的煵煸烘燎濺瀆煳是啥意思》的微信文章在網上流傳。該文列舉了一些四川常見,而其他地區不常見的烹飪詞,對其進行了釋義,引得網友共鳴——這麼多烹飪詞,我們四川真是吃貨福地!
那麼,這些烹飪詞是古已有之嗎?煙火三千年,四川及成都又有哪些獨特的飲食文化?對此,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記者聯系到古蜀語專家——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首席專家、四川省中華傳統經典普及基地主任、西南交通大學巴蜀方言與文獻研究中心主任汪啟明教授,趣談四川美食與古時候相比有何淵源可尋,有多少古時候充滿煙火氣的烹飪用語沿用至今,抑或變換新的形式等問題,領略四川舌尖上的歷史。
濫 lan
四川人有一種涼拌菜做法叫“濫”,自古沿用至今,現在,在大大小小的餐館飯桌上也能常常見到它的身影。濫,就是把各式各樣的蔬菜洗干淨,切成絲、片,用鹽拌上,稍過一會兒再加上其他作料,如芝麻油、辣椒油、蔥花、蒜泥等等。
“濫”這種烹飪方法,早在明代就出現了。汪啟明教授告訴記者,明代遂寧李實《蜀語》中記載:“以鹽漬物曰濫,濫讀上聲”——“濫”的做法在古代與現在相比並無太大分別,隻不過加的佐料更加多元。
火巴 pā
四川盛產“火巴耳朵”,形容男性聽妻子的話,尊重妻子。“火巴耳朵”的“火巴”字,從讀音上讓人不禁聯想到軟軟的、糯糯的、甚至有些碎爛的食物。汪教授解釋稱,四川人燉肉、燒菜,都說“火巴”,早先是一種烹飪術語。
而《蜀語》說“凡肉之爛者、地之泥濕者、果之熟者、糧食之不干者、人之弱者、物不剛者,皆曰歹巴”。實際上是指四川人把肉煮很爛,還指稀泥巴、潮濕的糧食、熟透了的果子、羸弱的人、軟的物體等。但都應該寫作“歹巴”,而不是“火巴”。因此,“火巴耳朵”應寫為“歹巴耳朵”,現在人們有時寫作“火巴耳朵”其實都是寫了錯別字。
烤 kàng
現在的人們習慣於將燒和烤字結合起來,燒烤是許多人的心頭好。但對四川人來說,燒與烤並不相同,烤甚至還有另一層意思。烤,有時意為炕kàng,在四川方言裡念上聲。這個詞早在《說文》裡就有了:“炕,干也”,並在四川方言中保存了兩千多年。
汪教授用鍋盔的做法舉例,“和好的面團,用手揪成小塊,用一根擀面杖將面餅攤薄,抹上油、鹽,有時面上加一點芝麻。在平鍋上先刷一層底油,兩面煎后,再放到爐子裡邊烘脆。”在整個過程中,鍋盔沒有直接接觸到火,帶有烘熟的含義在。而這便是烤(kàng)和燒的本質區分。“農村經常說的燒海椒、燒玉麥、燒紅苕,其實都是直接放進火裡做的。”
隋 duò
還有一些食物,原來的做法保留下來了,但名稱卻沒有保留下來。汪教授從《蜀語》中發現:“肉丸曰佔刂剁,佔刂音點,隋音剁(duò)。本作隋,裂肉也。”實際上就是指把肉剁碎了的意思,但四川人並未繼續沿用“佔刂隋”這個詞,而是再造了一個俗字“剁”來代替“隋”,因此“佔刂隋”一詞不再使用。“佔刂隋肉丸”變成了“剁肉丸子”。
像“肉丸子”“肉圓子”或“肉元子”,實際上就是用“佔刂隋”做出的食物。名稱雖未能留存,但改了字之后卻能廣泛流傳而沒有消亡。
沿用至今的烹飪詞
糍粑古已有之, 古代四川人也用“蘸水”
四川傳統的烹飪詞有的已經消亡,但四川的飲食卻有不少自古流傳至今。成都名小吃“三大炮”常常吸引游客駐足,聽著清脆的三聲炮響,吃著軟糯甜香的糍粑,可謂一絕。而糍粑,正是一種傳承至今的四川飲食,只是古代寫法不同。汪教授告訴記者,《蜀語》中記載,“蒸糯米揉為餅曰餈巴,凡餅塊為巴,蜀之通稱也”。餈巴,也就是如今人們所指的糍粑。
除此之外,吃豆花、蹺腳牛肉,都少不了一碗麻辣鮮香的 “蘸水”,這個“蘸水”也大有來頭。這種集辣椒、生姜、蔥、蒜泥的作料,在過去叫做“萫料”,注意,不是“香料”。汪教授告訴記者,《蜀語》裡說“以辛香和食曰萫,萫音向(xiàng)”,指的就是萫料,也就是咱們現在所說的蘸水。
盡管這些文字都在歷史長河中出現各種偏差,但這也顯示出四川方言的特點。雖然字不同,音卻保留了下來,指代的食物也得以留存,只是換了一個“包裝”出現在四川人面前,並成了約定俗成的產物。
烹飪詞與人口遷徙
四川曾有“或辣湯” 如今被改良為油茶
相隔海洋的不同大洲上出現了同一種類別的動物,証明了大陸漂移說的可靠性。同一種食物在不同地方出現,是否可以証明人群的遷徙呢?汪教授舉了幾個例子。
胡辣湯,一種北方小吃,如今在四川幾乎難以尋覓。然而誰能想到,一種類似胡辣湯的食物,其實在四川早已出現過,和西安等地胡辣湯的做法大同小異。汪教授告訴記者,《蜀語》裡說:“菜、肉、豆腐、米粉作羹,多加姜屑,曰 辣湯”,蜀語念“呼麥切,音劃”。也就是說,四川曾有一種小吃,名叫“或(四川方言音hueí,普通話裡無該讀音)辣湯”。從發音上看,“或辣湯”與“胡辣湯”似乎大有淵源。四川人因自己獨特的口味重,從而又在或辣湯的基礎上加以改良,輔以辣椒、花椒等更多調料,逐漸形成四川特有的“油茶”。
“成都以前不少的小吃店都有油茶,其實裡面並沒有茶葉茶水,而是用米面子(細米粉)熬煮,上面必須放脆面馓子,下面放油炸豌豆等,加上辣椒油、花椒、蔥花等佐料而成,有時在燈會上能遇到。”
汪教授還告訴記者,四川話裡,把餅叫做“饃饃”,也叫“餅子”。“《蜀語》裡說,凡米面食皆曰 (音同mó),尤北人之謂馎馎也。”這讓人不禁聯想到陝西傳統美食肉夾饃,也是要將肉食等放進餅裡。這意味著四川的饃饃與陝西的饃饃是一致的。可見,四川與陝西曾經發生過人口遷徙,才讓美食得以互通。這也從側面反映出,四川美食兼容並蓄,吸收各地美食精華后又輔以四川風味,成為更多人的喜愛。
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記者 葉燕 鄒悅 實習生 袁蘺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