鏖戰雪山 打贏硬仗

——國網成都供電公司援建“三區兩州”阿壩輸變電新建工程紀實

2020年04月17日11:10  來源:人民網-四川頻道
 

“距6.20竣工日僅剩下68天,鷓鴣山頂的雪越積越厚,給施工帶來了巨大挑戰。我們要集全公司之力,以‘特別負責任、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斗、特別能奉獻’的川電鐵軍精神,堅決打贏這場硬仗!”4月13日,在援建“三區兩州”阿壩輸變電新建工程每日收工例會上,國網成都供電公司全體參建人員達成共識。

援建人員在阿壩夾壁至馬塘110千伏線路工程海拔3300米的鷓鴣山N88鐵塔施工點位,開展鐵塔組立工作。(國網成都供電公司供圖)

黨建引領:“我是黨員,我先上”

“三區兩州”援建項目中,國網成都供電公司的任務是新建35千伏變電站一座,新建110千伏線路46.5公裡、35千伏線路47.3公裡,項目投資11287萬元。工程位於阿壩州小金、馬爾康、理縣、汶川境內,線路分布於海拔高度2700-4700米的高山上,穿越部分無人區。該項目於2019年啟動,其中阿壩小金窩底35千伏輸變電工程、汶川白石配套35千伏茅坪子至水田坪線路π入白石變電站線路工程已建成投運。

目前,國網成都供電公司正在建設阿壩夾壁至馬塘110千伏線路新建工程和汶川白石配套白石至瓦窯35千伏線路新建工程。多數施工點位位於平均海拔3500米、號稱四川“雪鄉”的鷓鴣山上,跨越原始森林,高寒高海拔,系“三區兩州”項目中最難啃的一塊“硬骨頭”。

3月26日,國網成都供電公司黨政負責人奔赴“三區兩州”阿壩州施工現場調研,先后到理縣米亞羅鎮項目部、施工現場、都江堰漩口鎮等地,詳細了解工程推進情況,梳理項目重點、難點、關鍵點,現場辦公解決工程項目推進難題。

在海拔3400米的施工現場,國網成都供電公司“三區兩州”輸變電工程臨時黨委正式成立並授牌。臨時黨委成員共9人,下設4個黨支部,各支部成員共46人,其中年齡最大的57歲,年齡最小的30歲,70后、80后是中堅力量,這是國網成都供電公司電建史上陣容最大的臨時黨委。

“我是黨員,我先上!”面對急難險重任務,國網成都供電公司員工、曾經參戰“電力天路”、今年57歲的監理員胡明義第一時間提出申請,並加入了監理臨時黨支部。在各黨支部,很多員工都曾經參與 “新甘石”聯網工程、四川甘孜藏區“電力天路暨無電地區建設” 等,接到新任務后全部義無反顧地投入到深度脫貧攻堅戰中。

在老黨員的帶動下,70、80后,紛紛成為臨時黨支部的中堅力量,並很快成長為關鍵時刻既沖得出、也頂得住的“硬核”人物。線路施工項目負責人、80后江敏,先后輾轉小金、理縣兩大“主戰場”,在海拔4600米的大哇梁子山一戰中,他以當斷立斷的魄力打了漂亮的一仗。在率先投運阿壩小金窩底35千伏輸變電工程之后,江敏再次“沖鋒陷陣”,來到鷓鴣山繼續攻堅。

安全防疫:兩手抓兩不誤

為最大限度做好安全和防疫管控,目前駐“三區兩州”阿壩項目的監理人員達20人,是國網成都供電公司電網建設監理史上出動人數規模最多的一次。

2月28日, “三區兩州””阿壩輸變電新建工程總監理工程師俞師愚,首批進駐阿壩,開展復工前的物資採購,安全培訓,防疫方案等准備工作。

監理項目部與業主、施工項目部緊密協作,實時了解當地政府的疫情防控措施,要求參建人員每天分時段按時報送其所在位置及健康狀況,仔細核查人員信息,實現數據信息實時上報、實時更新、實時分析,做到底數清、情況明、數據准,確保人員排查不留死角。按照“兩不返崗和三不上崗”管理規定,嚴格要求返程人員做好復工前14天的隔離觀察。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項目部配齊了口罩8000個,消毒水200升,醫用酒精100升,消毒泡騰片50盒,測溫槍20支,為工程安全復工做足了准備。

“進入4月,鷓鴣山幾乎每天都在下雪,無人區的積雪最厚處都超過3米了,比2個人疊起來還要高。進山的話還得帶上口哨,防止被野熊攻擊。” 俞師愚說,為保証每個施工點位安全、質量、進度可控,對監理工作做了精細化分工,實行監理人員和施工人員配對跟組的方法,嚴控“人工挖孔樁、索道運輸、鐵塔組立、森林防火”等重大風險施工,集中專業力量把控重大風險。

監理項目部還採用無人機對高空作業進行近距離、全方位、多角度的監理,高空人員佩戴執法記錄儀上塔對高空作業中的關鍵點進行把控。

森林防火,必須萬無一失。夾壁-馬塘110千伏線路工程大部分途經原始森林,施工項目部要求每位施工人員簽訂責任書,告知森林防火責任。每個施工現場配備滅火器材,嚴禁動用明火和流動吸煙,每日班前會和收班會進行防火宣傳教育,現場監理著重進行檢查和防控。

國網成都供電公司員工在海拔4200米的鷓鴣山埡口清除運輸道路上厚達3米的冰雪。(國網成都供電公司供圖)

物資運輸:馬拉船運架索道

“施工中遇到的最大的困難是運輸。” 該工程業主項目經理何君介紹,一些鐵塔建設的地方山高路陡,土層以下60公分都是岩石,打基礎都很困難。施工時,須用無人機放線兩次跨越紫坪鋪水庫,部分建設物資材料也隻能用索道運輸。

據了解,阿壩110千伏夾壁至馬塘線路新建工程全線穿越原始森林,建設塔基132基,線路全長46.5km, 95%塔基處於海拔3000米以上,20%塔基處於高寒高海拔重冰區,平均積雪深度達50-150厘米,受天氣影響,久攻不下。

為保護環境,項目部採用了騾馬和索道相結合的模式。冰雪道路給騾馬運輸帶來相當大的困難,塔材最長的達11米,重達好幾百斤,許多騾馬負重而行,如履薄冰。4月12日,90后彝族小哥邱依古的騾馬在前往N116塔基運輸塔材中不慎摔倒在雪地上,沉重的塔材瞬間壓倒在騾馬身上。

目前,國網成都供電公司項目部在場施工人員442人、騾馬134匹,班組29個,其中馬幫7個,索道2個,基礎6個,組塔14個。全線已開挖基礎126基、基礎澆筑完成108基、鐵塔組立完成27基,預計4月30日前完成基礎施工、5月30日前完成組塔作業、6月20日前完成放緊線等全部施工作業。(陳紅梅)

(責編:高紅霞、羅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