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上演《等待戈多》,線下感人收官

2020年04月17日08:36  來源:北京日報
 
原標題:線上演《等待戈多》,線下感人收官

4月5日、6日,王翀導演的首部線上戲劇《等待戈多》引起廣泛關注。演出單場吸引了18萬觀眾在線同時觀看﹔演出過程中,處於不同空間的演員與觀眾、觀眾與觀眾之間,通過彈幕,完成了共情與交流。但這並不是該劇的真正結束,直到幾天之后,經歷了70余天封城的武漢正式解封,導演王翀於第一時間乘坐高鐵趕到了武漢,於4月9日第一次會面並擁抱了該劇的武漢演員李帛陽,這部特殊時期的特殊作品,才算以這樣特殊的儀式,迎來了特殊的“落幕”。

兩人“武漢擁抱”百感交集

4月9日,當第一次踏足武漢的王翀導演,離著五米多遠就伸出手臂要擁抱第一次線下見面的武漢演員李帛陽時,李帛陽起初有些遲疑,但停頓了幾秒后,他還是敞開胸懷,與王翀來個了“世紀擁抱”。李帛陽說:“作為一名武漢人,經過了這樣的一段日子,對於來自他人的擁抱,確實有些猶豫和害怕。我怕什麼呢?怕我不安全。但是導演給了我勇氣,我們最后還是擁抱了。”

這是兩個多月以來,線上戲劇《等待戈多》由全線上的制作、演出,首次走入線下,走入現實生活。對於劇組而言,這是作品一個圓滿的結尾——以現實空間中的見面行為,為《等待戈多》這部線上戲劇,畫上了完美的句號。而對於導演王翀來說,這也是一個歷史性的時刻。

很多戲劇圈的人都知道,王翀不用手機,更不用微信等網絡社交工具,而且之前從來沒去過武漢。但是,他等待這天已經很久了。為了能在武漢解除隔離后和演員李帛陽順利會師,王翀特意去找了個手機,去營業廳申請了手機號,添加了微信,同時也申請了健康碼。“我寧可破了不用手機的規矩,也要去武漢。”王翀說,“線上的事,在線下畫上句號。活生生的王翀,見了李帛陽,站在武漢街頭,才感覺線上戲劇《等待戈多》算是完結了。”他表示,回到北京就銷號,繼續不用手機和微信。

一個導演,作品演出了都沒有真正見過自己的演員,這對於一般的話劇演出來說,是不可想象的,而線上戲劇《等待戈多》讓這個“不可能”成為“可能”。在這部戲劇制作的過程中,王翀對武漢這座城市也不甚了解,絕大多數信息都來自於互聯網。但是,一段來自武漢的視頻讓他看哭了﹔而真正來到武漢,更是讓他有了不一樣的感受。他說:“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在武漢解封前后,清明節的哀悼視頻,這是積累了厚重‘不幸感’的一座城市,但是這座城市裡的人,又充滿了勇氣與希望。當真正來到武漢,又是另外一種感覺,這裡是祥和的、健康的,與其他城市沒什麼不同,這是對我最大的沖擊。”

身處其中的武漢人李帛陽,面對“解封”后的城市,心情更是五味雜陳:“面對這一天,我真是百感交集,這是一種我從來沒有體驗過的感覺,你開心,但又不是特別開心得起來﹔你興奮,但又不是特別興奮得起來,太復雜了。這不是我們分析角色,用簡簡單單一個詞可以解釋清楚的,但是總的來說,我們終於等到了這一天。”

用藝術打破隔閡重建信心

也許,這也正是《等待戈多》這部作品在當下上演的意義。戲劇大師貝克特的經典之作,被賦予了特殊時期的當代解讀,融入了普通人和日常生活的元素,再加上一些獨具匠心的道具,讓作品具有了耐人尋味的深意。有網友評價說:“在這段特殊的日子,改編這部戲是很有意義的,因為全世界人民都處於一個漫長的等待之中。”

而劇中其中一幕場景,更是引發了觀眾熱烈的討論。隻見愜意而溫柔的音樂中,李帛陽飾演的“幸運兒”開著車駛過武漢長江大橋,路旁的櫻花開得正艷,黃鶴樓昏黃的燈光透著暖意。沒有台詞,沒有動作,隻有兩旁飛快倒退著的連綿的櫻花,觀眾通過直播,久違地看到了真實、美麗、鮮活的武漢。戲劇與現實聯結,演員與觀眾共情。此情此景,讓觀眾不免感慨道:“心裡滿滿的感動,特別有力量,武漢多美啊!”還有觀眾表示:“透過那輛朝著黃鶴樓駛去的車,我們看到了黃鶴樓的美,看到了希冀,看到了向生而行的力量。”

線上戲劇《等待戈多》從策劃之初,制作單位廣州大劇院聯合騰訊視頻藝術頻道、導演王翀,還向大家發出了平等、尊重、反地域歧視的倡議,希望通過藝術與戲劇,打破疫情帶來的地域隔閡和心理隔閡,用藝術重建社會信心,以主動的姿態,對社會發出善意的邀請。該倡議已獲得濮存昕、田浩江、馬修·拉頓等眾多中外藝術家的支持。當王翀親身站在武漢的土地上,他再次向全世界發出倡議:“請大家不要有地域歧視,每一個人都用科學的態度來面對疫情,用平等、尊重的態度對待他人。”記者 王潤

(責編:袁菡苓、高紅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