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代勞動教育不止“勞動”這麼簡單

2020年04月03日08:51  來源:科技日報
 
原標題:新時代勞動教育不止“勞動”這麼簡單

  現在的孩子愛勞動、會勞動嗎?答案似乎顯而易見。

  近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關於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要求大中小學建立一套完備的勞動教育體系。《意見》明確,實施勞動教育的重點是在系統的文化知識學習之外,有目的、有計劃地組織學生參加日常生活勞動、生產勞動和服務性勞動,讓學生切實經歷動手實踐、出力流汗、接受鍛煉、磨煉意志。

  《意見》中這樣指出了勞動教育的地位:“勞動教育是國民教育體系的重要內容,是學生成長的必要途徑,具有樹德、增智、強體、育美的綜合育人價值。”中國教育學會家庭教育專業委員會常務副理事長孫雲曉表示:“愛勞動、會勞動不僅不會耽誤學習,恰恰相反,生活能力強能夠促進學習,有助於人的全面協調發展。”

  將勞動教育科學分類

  下地干活、工廠實踐,是不是就是勞動教育的全部了?

  北京師范大學公民與道德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全國德育學術委員會理事長檀傳寶強調,不能將勞動教育簡單等同於“學工學農”,也不能簡單否定體力勞動和體力勞動者的重要性。

  依據馬克思主義勞動觀,《意見》將勞動分為生產勞動和非生產勞動,相應地將勞動教育分為生產勞動教育和非生產勞動教育。

  考慮到勞動教育內容的針對性和可行性,《意見》又將非生產勞動教育分為日常生活勞動教育和服務性勞動教育。

  前者注重在學生個人生活自理中強化勞動自立意識,體驗持家之道,這也是學生健康發展、適應社會生活的重要基礎﹔后者具有較強的時代特點,注重利用知識、技能、工具、設備等為他人和社會提供服務,特別是在公益勞動、志願服務中強化社會責任,培養良好的社會公德。“三類勞動教育內容不同,各學段可以有所側重,但從總體上看,三者都很重要,不能偏廢。”教育部相關負責人解釋說。

  家庭,是實施勞動教育的重要場所。孫雲曉說,家校社共育,才可能將勞動教育落到實處。不僅要培養孩子認識勞動的價值並且有勞動的體驗,還要注重其勞動習慣的養成。“要經過具體訓練,讓孩子學會幾項勞動技能,尤其是與自我管理密切相關的做飯洗衣等技能。”

  在學校,落實勞動教育需要依托課程。《意見》規定,中小學勞動教育課每周不少於1課時﹔職業院校除實習、實訓外,專門進行勞動精神、勞模精神、工匠精神專題教育不少於16學時﹔大學本科階段不少於32學時。在課外校外,中小學要對學生每天課外勞動時間做出規定﹔大中小學每學年設勞動周(高等學校也可安排勞動月)。

  深刻理解勞動形態的演變

  不可否認的是,時代不同了。

  站在新時代歷史坐標上,要深刻理解勞動形態的演變。“一方面,我們不能簡單重復上個世紀溫飽問題尚未解決時期對於勞動及勞動教育概念的理解,將勞動教育等簡單同於‘學工學農’,而對腦力勞動、消費性勞動、創造性勞動等的重要性熟視無睹。”檀傳寶說。

  在勞動實踐中,同樣能引導學生發現問題,圍繞問題展開研究。北京師范大學天津附屬中學正在以勞動教育為載體,探索多學科知識融合與應用,在實踐中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學校將已有的技術課與社會實踐、社區服務、校本選修、社團活動整合起來,強調學科知識的滲透與應用。在道德與法治(思想政治)、語文、歷史等學科教學中加大勞動觀念和勞動態度的培養,在物理、化學、生物學等學科教學中加大動手操作和勞動技能、職業技能的培養。汕頭大學以強化學生勞動服務為重點設計公益課程。

  檀傳寶說,勞動教育和全部教育工作一樣,都是一個專業性事業,離不開對於教育規律的尊重。加強勞動教育一定要尊重各學段兒童心理發展的實際、學習生活的實際、社區環境的實際,“大呼隆”“一刀切”的形式主義教育不可能有任何理想的效果。

  “勞動教育應該有更為廣闊的加強空間。” 檀傳寶指出,“教育對象已經處在一個全新的時代環境之中,勞動教育就理應不斷創新形式。故探索與時俱進的勞動教育新形式,應當成為新時代全體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使命。”記者 張蓋倫

(責編:袁菡苓、高紅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