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建149處境外人員集中觀察點 記者現場體驗

集中觀察點人員須監控5大症狀 

2020年04月02日08:59  來源:北京青年報
 
原標題:集中觀察點人員須監控5大症狀

  工作人員對公共區域進行消毒

  當前北京市防范境外輸入新冠肺炎病例形勢嚴峻、任務艱巨,首都疫情防控工作容不得半點麻痺大意。3月16日起,境外進京的所有的人員都需要集中進行14天的隔離觀察。截至3月20日,全市各區已建立境外進京人員集中觀察點149處。

  昨天下午,北京青年報記者跟隨北京市衛生健康監督所來到朝陽區一處境外進京人員集中隔離醫學觀察點進行督導檢查。執法人員現場圍繞集中觀察點個人防護、健康觀察、症狀監測、消毒隔離、廢棄物處置、通風系統、飲用水安全等重點環節,以及街道社區、衛生健康行政部門、隔離點經營單位協調機制和工作流程落實情況,開展了細致全面的督導檢查。

  朝陽區已有20個

  境外進京人員集中觀察點

  據朝陽區衛生健康監督所副所長徐果介紹,目前朝陽區已經有20個境外進京人員集中隔離醫學觀察點,其中16個位於朝陽區,4個位於區外。“前期我們預先選點選了40多家,后來經過篩選,包括對酒店安保、酒店環境、安全衛生等情況進行綜合考慮,最后實際運行的隻有20余家。”每個隔離點都有醫療組、安全組、屬地監控組、防控組等6個工作組,區衛生監督機構每天都要進行巡查。巡查的內容包括生活用水和飲用水安全、公共場所消毒、通風系統情況、消毒情況、生活垃圾和醫療垃圾處置情況等等。同時,還要對個人防護、健康監測、體溫監測、消毒隔離等5個流程進行督導檢查。

  在該隔離點內,還有屬地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醫務人員隨時提供醫療服務。據該中心主任楊非衡介紹,該觀察點自 3月21日啟用,當天就收入了220多名境外進京人員,在接下來的兩到三天左右就住滿了。截至昨日,已經有261個房間收住了隔離人員,共收住268人,其中部分需要照顧的老人和孩子在經過醫學評估之后,與家屬同住一個房間。截至昨日,該隔離點沒有確診病例,也沒有核酸檢測陽性病例,部分有發熱、咳嗽、咽痛等症狀的人員,經過排查均排除了新冠肺炎的可能性。

  在該隔離點內,所有入住的人員需體溫檢測合格才能入住,體溫異常就要進行轉診。辦理完相關手續之后,每個人會發一個體溫計,每天進行自我測量,工作人員會用電話每天兩次溝通體溫情況,醫務人員還要詢問他們的身體狀況,或進行心理疏導。萬一隔離期間客人出現體溫升高或其他症狀怎麼辦?駐扎在隔離酒店的醫務人員會對其進行研判,確定是繼續觀察還是轉診。如果隔離期間沒有出現問題,就可以按照正常的程序解除隔離,人員可自行離開。

  每日三次送餐

  三次收取垃圾和三次消殺

  據該酒店經理介紹,在飲食方面,由酒店專門制作,每天不重樣,葷素搭配,有湯、有水果,有中餐,也有西餐,還有餃子等面食,滿足不同口味需要。到了飯點,工作人員會穿上防護服,定時為隔離人員送飯。餐食會直接打包好,放在房間門口的小凳子上。一個小時后用餐完畢,隔離人員將餐廚垃圾和屋內垃圾放在門口,由工作人員進行回收。同時,工作人員還要對公共區域進行消毒。也就是說,這裡每天要進行三次送餐、三次收取垃圾、三次對公共區域進行消殺處理。

  酒店經理表示,餐具使用一次性包裝,不再回收。另外,隔離人員家屬如果有物品、食品要轉交,酒店可提供24小時代收服務,在經過相關檢查、消毒之后,將在送餐時間由工作人員送至指定的房間門口。

  除了體溫檢測之外

  監控隔離人員和工作人員5大症狀

  市衛生健康監督所副所長劉勁鬆介紹,全市各入境人員集中隔離醫學觀察點在啟用前,均經過有關專家從選址、布局、通風、廢棄物處置等方面的現場評估,確保可以達到隔離點設置的衛生學及相關管理要求。在隔離點啟用后,屬地衛生健康行政部門還會組織疾控、監督等專業隊伍對各觀察點進行巡查指導,及時發現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提出改進意見並現場督促及時整改,確保集中隔離醫學觀察工作得到有效落實。

  “防護服穿脫你們培訓了嗎?”“劃分污染區、半污染區和清潔區了嗎?”“每天產生的垃圾是怎麼處理的?”“每天公共場所消毒情況怎麼樣?”“隔離人員居住的房間通風情況如何?”……現場,市衛監所執法人員一一仔細詢問了該隔離點內個人防護、健康觀察、症狀監測、消毒隔離、廢棄物處置、通風系統等重點環節。隨后,一路執法人員穿上層層防護服,來到酒店5層走廊,查看消毒和垃圾收運情況。另一路執法人員則前往酒店地下室,督導檢查二次供水情況。劉勁鬆對該隔離觀察點的疫情防控措施落實情況予以了肯定,對駐點堅守的各部門工作人員的辛勤努力表示感謝。

  劉勁鬆說,近期北京剛下發文件,要求各隔離點對體溫檢測情況進行督查之外,還要對隔離點內的隔離人員和工作人員進行5大症狀的監控,包括腹瀉、嘔吐、黃疸、皮疹、結膜紅腫5項內容。劉勁鬆說,每年到了春季,容易出現上述呼吸道和消化道疾病,因此要對這些情況進行監測並及時處理。(文/記者 蔣若靜 攝影/記者 郝羿)

(責編:章華維、高紅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