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情燃燒斗笠村

——駐村干部周義雙扶貧紀實

白波  白雪鋒

2020年04月01日11:26  來源:人民網-四川頻道
 

楔子

細雨浸潤后的清晨,天空是湛藍的,樹梢是嫩綠的, 太陽隱藏在地平線后面。

他信步走到村前的田埂上,池塘裡的小青蛙“呱、呱、呱、呱”爭先恐后地向他打著招呼。碧綠的塘水,蕩漾起一串串微波輕撫著塘邊綠油油的小草。

“老楊早!” 他與養蛙基地的楊華東打招呼。

“周書記早!”楊華東應答。

看著池子裡活蹦亂跳的小青蛙,他與基地老楊聊起基地今年收成。

“今年一定有個好收成。”老楊滿臉陽光。

他來到村東的疏菜基地,成塊連片的菜地裡,出土的菜苗尖上的露珠閃著銀光,精神飽滿,顯得格外生機蓬勃。

“周書記早!”“周書記早!” 成群結隊在蔬菜基地干活村民們笑呵呵地給他打著招呼。

漸漸地,朝陽穿透了山間稀朗的霧氣,照在池塘的水面上,泛起了耀眼的光芒。

小山村嶄新的一天開始了。

斗笠村。白波攝

望著遠處黛青色的遠山,紅瓦白牆的一排排農家小院﹔看著基地揮汗勞動, 十分快樂的村民,他心潮起伏。

五年,他在這裡生活了五年。他的情感已經融入了這個小山村, 這個小山村的群眾,這裡的山山水水他再也熟悉不過,連空氣中都彌漫著他熟悉的氣息。

他叫周義雙,川投水務大英公司對口幫扶駐村工作干部。

這個小山村叫斗笠村。

斗笠村位於四川省遂寧市大英縣玉峰鎮的西南部,地處羅桂公路西側,地理位置相對偏僻,與德陽市中江縣的蒼山鎮相鄰。

斗笠村屬四五水庫庫區,三面環山,一面臨水。山水間靈氣彌漫,區內溝壑縱橫密布,山巒起伏迭宕。

要說斗笠村就還得從黑龍潭的傳說講起。

黑龍潭的故事始於乾隆年間,張獻忠敗走成都,在成都黃龍溪埋完金銀財寶,沿龍脈東下,來到斗笠村。逃亡中的張獻忠疲憊不堪,盤踞在川中一個叫黑龍潭的村庄養精蓄銳,以圖東山再起。一個月黑風高的夜晚,黑龍潭來了一條蟒蛇,后脫變為黑龍。有人說那黑龍便是張獻忠。黑龍在村庄附近翻雲覆雨,涂炭生靈, 老百姓苦不堪言。

乾隆登基之后,遍閱華夏皇土。在一個陰晦的夜晚,乾隆循龍脈觀看,蜀地一個村庄陰風密布,雲雨綿綿,料定有異己作亂,將一斗笠扔出,斗笠落下,化作斗蓬山,罩住陰雨,黑龍潭村人民得以休養生息,過上了太平日子。

乾隆眼看斗笠已化作山丘,造福村民,倍感欣慰,即興給村庄賜名“斗笠村”。

斗笠村轄6個村民小組,常駐農戶284戶,887人,其中勞動力486人,全村耕地面積380.5畝,其中旱地303.5畝,水田77畝。2014年以前,村人均純收入最高2685元,村道公路1.13千米,外出務工463人,無集體經濟年收入。全村共有貧困農戶85戶、215人,特別貧困農戶35戶、98人。在貧困農戶中,殘疾人28人,重度殘疾4人,無房戶2戶,留守兒童15人,缺乏勞動力農戶39戶,因長期患病致貧農戶8戶。主導產業以種植水稻、玉米、油菜、小麥、蔬菜等農作物。

斗笠村屬於四五水庫淹沒區,基本農田較少,耕地基本屬於山地,用水困難,每到灌溉季節,基本靠抽水灌溉農作物。由於村裡年輕人基本外出務工,留在村裡的很多都是老、弱、病、殘或是留守兒童,不能形成有效的勞動力。

傳統農業耕種觀念根深帶固,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很艱難。基礎設施建設滯后,全村4.5公裡道路未硬化。

種養技術缺乏,資金緊缺,嚴重制約產業發展。貧困人口個人素質普遍偏低,停留在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時期,安於現狀,沒有發展動力,這些不利因素嚴重制約著斗笠村的發展。

貧困的陰影籠罩著斗笠村。

自古以來,生命就在這塊紅土上發育和繁衍,斗笠村的人們祖祖輩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便與這片土地融為一體。

黨中央精准扶貧的主要目的就是要幫助貧困老百姓實現他們脫貧致富的夢想。

黨中央一聲令下, 一大批圓夢人奔向了脫貧攻堅的主戰場。

用親人般的關愛拉近與老百姓的關系﹔用黨員的標准去強化黨與群眾的融合。

——周義雙

生活中的周義雙。白波攝

2014年秋天。青山疊影,花果溢香。按照黨中央的決策部署,帶著大英縣委、政府重托,帶著對紅土地的深深情感,川投水務大英公司拉開了與斗笠村結隊幫扶的序幕。

一天下午,川投水務大英公司會議室氣氛肅然。公司對口扶貧動員會議正在召開。按縣委、縣府的安排,川投水務大英公司公將派出一名同志去斗笠村駐村扶貧。

周義雙是公司黨支部副書記,他已到了知天命年紀,本來不在駐村之列,但作為分管脫貧攻堅的領導,他有著敏銳的政治定力和經濟頭腦,作為分管領導,當過兵的周義雙仍然保持著從部隊帶回來的優良傳統, 他認為, 脫貧攻堅既然是黨中央的戰略決策, 那就是一場全民參與的戰貧、戰困的戰斗。既然是戰斗就沒有一線、二線, 全都是火線。自己是扶貧管領導,又是老黨員,應該沖在前面,給其他同志做好表率。於是,他主動申請,要求公司派自己去斗笠村扶貧,他要作一名普通駐村工作隊員, 親自參與這場扶貧攻堅戰斗。

周義雙回家與妻子商量。

妻子有些吃驚地問:“從廣元調回來才幾天,你又要去駐村?都是50歲的人了,身體不比年輕人,留在公司好好休息休息,何必到農村去吃苦受累?”

周義雙說:“我知道農村很窮,老百姓很苦,我們這些在城鎮長大的人,過去吃的、用的都是農民伯伯供應的,現在也應該去幫他們一把了。而且,脫貧攻堅不是一件小事,我得趁現在還有精力為鄉親們做事時,盡力為他們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妻子說:“我是擔心你身體吃不消,既然你已經決定了,那我支持你,家裡的事就不用操心了,你放心去吧”。

晚上,周義雙躺在床上心潮起伏。他曾在川投水務劍閣公司作總經理,長期兩地分居,對妻子、對家庭照顧得太少,虧欠得太多,正是組織上照顧,才把他調回大英。但是,脫貧攻堅是黨中央的戰略決策,是一項考驗基層黨員干部的大考,他更加堅定了自己的決定。

周義雙的決定得到了公司的尊重,同時也感動了公司所有職工。就是這樣他義無反顧地奔向了脫貧攻堅主戰場。

2014年9月,作為川投水務大英公司進駐斗笠村工作組的負責人周義雙走馬上任,從公司副支部書記變成了駐村工作隊員。

“曉不曉得,村上又來了一個老總?”

“是不是真的哦?莫不是來晃一下,沾沾土,鍍鍍金又開溜。”

“肯定是來搞起耍的,耍幾天又要走的。” 老百姓議論紛紛。

周義雙對群眾的議論十分理解,我們的群眾與我們的干部心中有一堵“牆”隔著。得先撤“牆”, 必須用心用情才能扎下根,周義雙心裡有了打算。

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盡快熟悉情況,拉近自己與群眾的距離,把自己盡快轉變成斗笠村的一員,盡快融入斗笠村的山山水水之中。

在部隊當兵時,首長時常教育周義雙,“革命軍人地塊磚,哪裡需要哪裡搬!”周義雙這塊磚,從縣城公司大樓搬到斗笠村這個 窮山村,一轉眼就是三四年,這期間,最讓他記憶猶新的一件事就是送老支書。

2018年7月28日,星期六。

縣城漸漸從靜謐的夏夜中蘇醒,太陽露出了頭頂,火紅火紅的,像半個燒紅的鐵球,又像半個熟透了的橙子,於是地上的小草被太陽照耀著,上面的露珠放射出璀璨的光環,耀眼奪目,紅的綠的紫的……

凌晨5時,睡夢中的周義雙被一個急促的電話驚醒。電話那頭是斗笠村現任村支部書記代三全。

“周書記,老支書走了”。

周義雙頓時睡意全無,他一屁股坐了起來,點上一支煙,老支書的音容笑貌仿佛猶在眼前……

老支書叫周文凱, 1971年入伍,在青海某部服役,1973年入黨,歷任戰士、副班長、班長,獲部隊嘉獎十次。1977年退伍,按當時周文凱的條件,他完全可以選擇在環境優越的城市發展,但周文凱懷著對家鄉的深情和立志改變家鄉貧窮落后舊面貌的豪情壯志,毅然回到了斗笠村,先后任過民兵連長、村主任、村支部書記,並且一干就是35年。

一天,周文凱突覺腹部絞痛,經市人民醫院檢查,確診為直腸癌。周文凱沒有被病魔嚇倒,仍然起早貪黑戰斗在脫貧攻堅第一線。周文凱在村支部任職的30多年裡,處處以身作責,熱心為村民辦事,鄉親們有急事找到他,他都二話不說幫忙辦。老百姓也非常信任他,平時不管鎮裡村上要辦什麼事,如修路、建房、供電、通水、種植、養殖等,隻要有難處,第一時間就會想到他。

周義雙常聽村民說:“周書記人品好,做事公正,讓人佩服。”周文凱患病后在組織的多次勸說下才住院治療,彌留之際,說的還是脫貧攻堅的事,為斗笠村的脫貧脫帽貢獻了青春乃致畢生的心血和精力。

為了緬懷周文凱,村民們自發的召開了一個追思會。全村男女老少在家的200余人齊聚周文凱家的小院,氣氛低沉。老支書,一路走好!他們要送老支書最后一程。

在周義雙心中,他一直非常敬重老支書周文凱這個老兵,建軍節一大早,周義雙帶著公司的退伍軍人和部分黨員到周文凱家中,為家屬送上慰問金,幫助周文凱的家人做清潔打掃房間,下地收包谷,過了一個特殊的建軍節,鼓勵周文凱家人戰勝困難,共渡難關。

其后,周義雙一直關心著老支書一家人的生活, 鼓勵老支書的家人發展生產、外出務工,並在建黨節和建軍節堅持慰問。現在,老支書一家的生活有了明顯的改善。

時間來到了2020年3月的一天。三月的斗笠村,桃紅李白,鬆柏含翠,正是鄉村群眾春耕最忙的季節,一張張笑臉喜氣洋洋的,相互間匆忙打一聲招呼便又埋下頭去繼續拾掇起手邊兒的事情。

幾位老農坐在地頭邊上七嘴八舌的議論著庄稼的長勢和收成。

我們一行來到斗笠村採訪時見到了周義雙。看上去他體型單薄,面部黝黑,上身一件十分普通的茄克,下身黑色長褲,說話語速較慢,給人的形象十分實在。

“周書記的形象很接地氣,一次上級來村檢查,檢查組差點把周書記當成了貧困戶。”村支書代三全帶著調侃的語氣告訴我們。

在代三全的陪同下,我們來到了周義雙幫扶的陳光輝家。隨著“咕咕、咕咕”的喚雞聲,一隻隻雞仔從叢樹林間跑出來,圍繞陳光輝在的身邊,要吃要喝。

“周書記,您看,您送來的雞苗全成活!” 陳光輝招呼著我們,滿臉揚溢著是發自肺腑的感激之情。

周義雙問:“現在生活情況怎樣, 今年預計掙多少錢?”

陳光輝說:“在自家門前干活,不出家門也能掙錢了。今后,我要爭取靠養殖增加收入。”話還沒說完,老陳就開心地笑了起來。

陳光輝是建卡貧困戶,兒子40歲尚未婚娶。脫貧攻堅開展以后,在周義雙的幫扶下養雞、鴨、豬仔,滾雪球式地不斷發展,現在養殖收入在6000元以上,兒子在外務工月收入也在4000元左右,全家住進了易地安置房,家裡安上了自來水和空調,2018年順利脫貧。

陳光輝說:“周書記經常買起東西來看望我們,還經常帶人來買我們的農副產品,讓我們增加收入,這樣的領導真是太好了!”

代明之2014年就已脫貧,有什麼事他總喜歡和周義雙說。他反映前幾年的低保款沒有足額到位的問題,在周義雙的努力下終天圓滿得到解決,一次性補發了2175元。

一天中午,周義雙去他家暗訪,看見他飯桌上清湯清菜,十分簡單,頓時心酸動容,立即拿出100元錢讓他改善一下生活。沒幾天,代明之便回贈了周義雙五十個雞蛋。從這件小事上,周義雙得出一個結論:老百姓是知道感恩的!

一天,代明之從玉峰醫院出院,周義雙主動聯系了一家村民為其准備了豐盛的午餐,並幫助他拿著出院的行囊一直護送到家﹔一次,老人家告訴周義雙想去縣城看病,周義雙二話沒說,不僅專車護送,還幫他跑前跑后,聯系醫生、挂號、拿藥、付款,並在城裡安排了午餐……事后,周義雙發自內心地想:過去對父母都沒有做過的事,現在對貧困戶做了,值嗎?答案當然是肯定的,值!

曾浩然, 建卡立卡貧困戶,人雖年輕但前幾年多病,家裡窮到連妻子都留不住。曾浩然雖然常年在外務工,但因身體原因也很難有穩定的收入。

“老曾, 你是老黨員,得想辦法增收,幫助兒子早日脫貧。” 一次入戶時周義雙對浩然的父親曾修榮說。

不久,當得知曾浩然父親有養牛技術后,周義雙主動上門鼓勵其父發展養牛,並向公司爭取到2000元幫扶資金,自己也拿出600元用於發展起步。有了養殖技木,又有外援幫助,曾家的生活發生了根本變化,僅養牛就增加收入5萬元。

現在,曾浩然輾轉在蓬溪、遂寧、大英、成都等地創業或務工,月收入穩定在五千元左右。去年年初又結了媳婦,2018年脫貧,現在有車有房有公司,日子越過越紅火。

大家剛到代明楨家院壩,雙目失明的非貧困代明楨一聽聲音便說:“是周書記來了,快請坐!”老人摸索著找凳子。

周義雙趕緊上前,扶著代明楨坐在一根板凳上便拉起了家常。“還有沒有米?還有沒有肉?油鹽還能吃多久?需不需帶東西?”周義雙親切地問道。

“有, 什麼都有, 周書記挂心了。” 老人說。

說起代明楨老人,周義雙很是感慨。

2017年冬季的一天,寒風刺骨,周義雙入戶走訪時在一處簡陋的房前台階上,發現一個背影佝僂的老大娘在尋找什麼,周義雙上去詢問,老人叫代明楨,非貧困戶。老大娘年近80歲了,老伴是原黑水縣森工局工人,去世較早,三個兒子,三個女兒。不知道是兒女們在外忙碌沒有時間,還是兒女與老人之間有隔閡,在寒冷的冬天老人獨自一人生活。

周義雙將情況反饋回公司,公司高度重視。第二天,公司的十幾名黨員冒著空中飄揚的雪花,帶著精心准備的生活用品和燉好的雞湯來到了代明楨家,幫老大娘收拾屋子,打掃清潔,問寒問暖,將現場制作了簡單的視頻,通過村支書代三全把視頻發給了老人的兒女。

周義雙的行動取得了明顯的效果,事隔不久,三兒媳婦回家專門照顧老人,破舊的泥牆房也改建成了新瓦房。

周義雙說:我們所做的就是要喚醒在外游子的鄉情,在外兒女的親情。

五年裡,周義雙一有時間便與老人拉家常,時間久了,老人也十分挂惦著周義雙。

找對出路,把產業發展作為挖貧根著力點,把老百姓增收摘帽作為落腳點,必須殺出一條血路。

——周義雙

剛到斗笠村時,很多百姓住的是土坯房,家徒四壁。行的是爛泥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腳泥。通過一個多月的摸底,周義雙的步履越來越沉重。

人們常說“種好自己的一畝三分地”。但這對於斗笠村的村民來說,連“一畝三分地”都是奢望。七十年代興建四五水庫,斗笠村水淹地較多,現有人均耕地不到五分,靠這點耕地和傳統的耕種方法,莫說致富,連解決溫飽都很困難。

出路在哪裡?周義雙時刻思考著,探索路子。

在村上研究發展方案時,周義雙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種植產業見效慢,從種子到票子,少則三五年,多則數年啊!怎能快速致富?”有人質疑。

“我們要走新型的、多元化的產業發展之路,才能真正擺脫貧困。”他堅持自己的觀點。

周義雙仔細分析斗笠村的現況,未來鄉村產業發展的方向……村委會一班子人被他的眼光折服了。

第一步棋,“走出去、請進來”。從2015年起,不懂農村工作的周義雙開始在如何發展農村產業方面進行探索和嘗試。他通過同學、戰友、朋友的人脈資源四處聯系,帶領村委一班人先后觀摩學習了三七種植、核桃栽種、水果栽培、龍蝦放養、生態鴨養殖技術,這些舉措,開闊了視野,拓展了思路,為形成的產聯合作社模式奠定了基礎。

由於斗笠村老百姓手中的土地有限, 干部群眾對新的種、養產業不熟悉,產業發展回報周期長,村上基礎條件差,一說到投資,本村群眾是力不從心、外來的投資者望而止步。

2018年初,村裡的集體經濟仍然為零!摘帽之年,3萬元集體經濟收入硬性指標從何而來?

面對如此嚴峻的形勢和壓力,在謀劃產業的同時,周義雙開始走笫二步棋。他依托幫扶單位的資源優勢,由村上組建勞務隊到川投水務大英公司和縣共用事業局從事管溝開挖、管道安裝和園林綠化方面的勞務服務,通過勞務輸出的形式讓村民增收,讓村集體得到實惠,打一場“短平快”的突擊戰。

功夫不負有心人,到2018年村上的集體經濟收入順利突破三萬元。

2018年3月,和煦的春風吹進斗笠村, 發展產業的機遇來了。縣水利局到斗笠村開展需求性調查,實施國家水土保持項目,助斗笠村開展基礎設施建設,整治山坪塘1口,新建生產便道9.2公裡、蓄水池3口,坡耕地改造538余畝﹔水土保持項目的實施給村帶來的變化是巨大的,生態得到了修復,農業基礎設施的改善,吸來了外地投資者的目光。

一天, 一群衣著朴素的人來到斗笠村。這群人東轉轉、 西看看。群眾一打聽,原來是阿壩州茂縣鳳儀鎮的陳永康帶著人來斗笠村考察合作項目。

陳永康在種植方面有著豐富的經驗, 已經開始產業化經營。周義雙不放心帶著人去陳永康在卓筒井的基地作了考察並核實。考察得知陳永康比較有實力,是一個干實事的企業家。

談判開始了,陳永康就土地面積,合作方式,勞務等方面提出了要求。

“土地、租賃費、租賃時間我們都可以保障”。支書代三全說。

“品質品牌、銷售物流及成立合作社等各個環節我們共同努力”。周義雙說。

說干就干。大英玉鑫麗景產聯式合作社很快成立,採取政府主導、“企業+農戶+村集體”模式投資,由陳永康投資100多萬元在斗笠村6個社種植脆紅李537畝。由企業統一栽植、統一管護、統一採摘、統一銷售。按照企業、農戶、村集體6:3:1的比例分紅。

接下來,斗笠村發展辣椒產業,建成2500平方米的辣椒育苗大棚,套種辣椒300余畝。發展有機蔬菜,全村套種海南南瓜、茄子100余畝。

2019年6月,第一批疏菜到了銷售季節,產量超出了預測。斗笠村村民看到了希望。但是,令人意想不到的事發生了。

由於市場疲軟,簽了訂單的客戶遲遲不來提貨,大量疏菜滯銷,老百姓的心一下掉進了“冰庫”。

“現在好了,都幾天了,沒有客戶上門,時間久了,蔬菜就爛在地裡吧,我說錢不好掙嘛。”村民們七嘴八舌,情緒激動,在基地務工的村民擔心拿不到工錢,人心不穩。

面對這種新情況, 陳永康心急如焚。

周義雙知道,打硬仗的時候又到了。他與村委會一班人一邊安撫群眾,一邊四處聯系銷路。朋友圈,電話,電腦網絡,所有現代的信息傳播手段能用的都用上了。

六月的大英已進入高溫期, 熱浪逼人,空氣中彌漫著塵土的腥味。

周義雙與村民們拉著蔬菜到縣城走街竄巷,沿街叫賣,但是由於沒有攤位,所以收效甚微, 聯系了幾家菜商都被婉拒, 菜商們都有自己的固定進菜渠道, 一般不收散菜。

眼看銷售蔬菜的黃金時間就要過去,從來不求人的周義雙靈機一動,拿起手機就給熟悉的企業老板和餐飲業主挨個打電話,並以近似“強賣”的方式把一車蔬菜送到了一個加工企業。

銷路在哪裡?周義雙冥思苦想。

天無絕人之路,路是闖出來的。

南充、遂寧、大英,周義雙和村委會一班人親自出馬,帶著村民一個一個市場去跑,一個攤位一個攤位去問。一瓶礦泉水, 路邊店一碗小面就是一天。看著這些,同行的村民十分感動。

“需要新鮮的綠色蔬菜嗎?” 周義雙厚著瞼推銷。開始接觸時,一些菜商愛理不理,當得知周義雙是國企老總在推銷貧困村“救命菜”后,菜商們十分感動,紛紛表示合作意願。

真情終於叩開了市場的大門。

“你就是一個駐村工作隊員,這樣舍死忘命地跑,圖個啥?”有朋友善意提醒。

“什麼都不圖,就圖個讓老百姓日子好過一點。”他坦然地說。

當年7月,斗笠村蔬菜產業銷售量達80噸,產值50萬元,人均增收800元,周義雙在老百姓心中奠定了自己的位置。

“現在,斗笠村已經形成了優質脆紅李600畝,辣椒等蔬菜產業已初具規模,2020年,預計產出優質辣椒100噸﹔茄子、南瓜、百香果預計產出80噸,蔬菜銷售額爭取比去年實現翻一翻目標。截止今年2月,村民已通過勞務從合作社獲得70萬元的收入,預計今年村集體經濟可增收6萬元。”周義雙對末來充滿信心。

扶貧先扶志,治窮先治愚,惠民文化,滋養文明,鄉村也要有自己的文化。

——周義雙

斗笠村。白波攝

脫貧致富,根基在人,行動在意識,怎樣才能聚攏農民的精氣神?

周義雙與村委一班人打開了“組合拳”。

推進新時代文明實踐建設。開展政策宣講、扶貧幫困、文化惠民等文明實踐活動。持續推動“六村共建”。深入開展文明村、衛生村、平安村、美麗宜居村、產業富民村、黨建示范村“六村”創建,扎實開展“農村垃圾清理”“文明鄉風提升”“農村綠化美化”等工作,不斷改善農村人居環境,著力提高鄉村社會文明程度。

開展“推動移風易俗、樹立文明鄉風”活動,將移風易俗納入村規民約,引導群眾自覺破除陳規陋習。

思想觀念落后,這是貧困戶致貧的重要原因。周義雙借助榜樣力量,以典型引領激發貧困戶戰勝貧困的斗志,增強脫貧信心。開展先進典型選樹活動,不斷激發貧困戶自力更生、主動脫貧、積極作為的內生動力。

文藝是時代前進的號角,最能代表一個時代的風貌,最能引領一個時代的風氣。

一天,村支書代三全找到周義雙。

“周書記,有一件,看看您能不能幫忙。”

“有什麼事, 你說。”

“我們現在生活比過去好了, 但文化生活也得跟上,我們准備成立一個舞蹈隊, 現在人員已經有十來個了,就是缺少統一的服裝。”

“這是一件大好事呀,我支持你們。”

周義雙向公司匯報村裡的想法,總經理劉鬆果十分認同,當即拍板捐款定制統一舞蹈服裝。

舞蹈隊很快成立起來,村上每逢重大節日,舞蹈隊都參加表演,有時鄰村的群眾有什麼喜事都要請村舞蹈隊去表演,儼然成為了鄉村一道靚麗的風景。

為了更好地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文化需求,引領健康文明的生活新風尚,讓文化建設惠及民生,周義雙與村委一班子人不斷加大文化設施投入,創新文化活動載體,豐富文化活動形式,大力開展群眾性文化活動,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導群眾感受文化魅力,增強文明意識。

推動綜合性文化服務室建設,打通了公共文化服務群眾“最后一公裡”。

開展文化下基層扶貧系列活動。組織開展 “舞台藝術送基層”活動,組織文藝志願者到村文化廣場開展慰問演出,開展“送萬福進萬家”活動,組織書法家義寫春聯贈送村民。

在周義雙簡陋的辦公室挂著一幅周義雙自創自書的書法作品:炕上田間問暖寒,深思遠慮諾宣言。扎根蹲點摘窮帽,攜手村民換笑顏。筆力蒼勁、古朴,寓意深遠。

代三全說:周書記拿出了自己平時收藏的書畫作品裝裱好挂在村支部辦公室,還做了許多豐富村上文化生活的事。

周義雙愛好較廣,既是中國楹聯學會會員,也是當地的書畫界骨干。

就是這一點普通的愛好,周義雙也會在斗笠村發揮到極致,周義雙的目標是讓斗笠村群眾文化生活更加精彩,更加富有文化內涵。

為此,周義雙向公司爭取資金3萬多元,給村上適齡兒童購買學習用品。在全村范圍內制作了幾百幅感恩奮進、傳統文化、政策宣傳方面的文字和圖像。親自設計寓意“托起斗笠,展翅高飛”的斗笠村路標,由全國著名書法家何開鑫題字、國家非物傳人徐興國制作。邀請專業人士免費為斗笠村寫聯作賦,請縣內國學大師作了斗笠村賦,積極倡導穩步推進“原鄉笠影”鄉村旅游規劃。為了宣傳斗笠,周義雙親自制作斗笠村宣傳片20余個,累計播放量達到近30萬人次。

如今的斗笠村,隨著“精神扶貧”力度的不斷加,貧困群眾思想觀念變了,精神面貌新了,決勝貧困的信心也更足了。而這一切所催生的便是鼓足干勁,向著美好生活願景,勤勞奮進的鏗鏘足音……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務必作為。我的崗位在斗笠村,為了讓村民看到曙光,我必須義無反顧的沖鋒在前。

——周義雙                      

周義雙奮戰在疫情防控一線。白波攝

2020年1月,新冠肺炎疫情在武漢暴發,全國蔓延。

深圳,遠東婦幼兒醫院。周義雙陪伴女兒、出生幾天的孫女兒。

從大年三十晚開始,他就開始密切關注疫情的發展。經歷過非典和5.12地震的他心裡明白,這是一場硬仗!

大英脫貧攻堅領導小組辦公室和大英縣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辦公室先后下發文件,要求駐村干部積極投入到幫扶村的疫情防控工作當中。

“召回令”一下,周義雙假期未滿,便毅然選擇回歸。妻子女兒也知道,在這樣關鍵的時刻,無論怎樣都阻擋不了他投身抗疫一線的決心,就連剛剛出生還住在醫院的小外孫女也打動不了他的“鐵石心腸”。

周義雙迅速收拾行囊,匆匆離開深圳。

飛機在太空中穿雲破霧, 徑直向西,周義雙把定扶手,看了看腰間的安全帶,身子微靠椅背,舉道遐望。藍天,白雲,那麼干淨,尤如水洗一般,一座座峰巒一條條河流從機翼下掠過,他無心欣賞這些美景,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新鮮空氣,微閉雙眼,人在機上,心已經飛到了斗笠村。

回到斗笠村后,周義雙與村委干部們馬上召開緊急會議,並立即投入內防擴散,外防輸入鄉村疫情防控戰斗中。   

代三全說:“周書記,您假還沒有休完,昨又回來了?”

“我早就把斗笠村當成了我的家。現在村裡正是需要我的時候,我咋能在這個時刻缺席?”周義雙說。  

村裡入口多,人員流動大,安全防控存在漏洞。周義雙就和村委會商量,隻在村轄區留兩個通道,其余的大路小道,一律嚴密“封鎖”。

春節期間,返鄉人員復雜,車輛流動密集,管控難度大,周義雙就堅持不間斷巡查,既站崗放哨,又巡邏吹號,筑起了一道生命保衛戰的流動防線。

晚上,周義雙住在村上簡陋的宿舍內,睡不著或是被冷醒的時候,他就起來夜巡,仿佛又回到他30多年前的軍旅生涯。

此時此刻,望著冷月寒星,他才會想起遠在天邊的親人,並在心裡默念:對不起家人們!不能守候你們,我隻有用余生來彌補,但是錯過了守護父老鄉親和守衛黨的威信,那將是我永遠的痛!

生活上雖然清苦,但他內心卻感到無比充實,因為他的根,深植在他無限熱愛的土地。

一天,一個他非常熟悉的村民找各種理由執意要出村,周義雙嚴肅地說:“疫情形勢這麼嚴峻,國家有政策,上級有要求,大是大非面前任何人都要遵守規定,有什麼困難我們可以幫你,但是你絕不能出去。”

村民聽了這番話, 非常不情願的放棄了出村。

有人調侃他:“平時你人緣這麼好,這下可把人得罪完了。”

周義雙笑著回答:“這是人命關天的事,我不怕得罪人。”

由於外出務工人員都回來過年了,斗笠村全村有800多人,防控難度相當繁重。

為了確保萬無一失,他不僅積極參與逐戶排查,還勇於承擔重點人員的管控任務,對返鄉務工的特殊群體實行天天遍訪,要求其在家自行隔離,配合醫務人員定時檢測體溫。

疫情發生以后,周義雙始終牽挂著斗笠村群眾的生活和安危,積極履行承擔政治責任和社會責任,共同筑牢疫情防控堅強防線,全力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和脫貧攻堅戰。

村裡缺少消殺藥品,周義雙就帶頭捐款組織捐贈,村民沒有口罩他就把自己的送給需要的人。

農時不等人,春耕春播誤不得。對於農村來說,庄稼就是命根子,對於斗笠村來說,產業發展就是生命線。周義雙時常告誡大家:我們村的產業發展,事關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容不得有半點閃失。

為了搞好新冠疫情防控,周義雙在村上一住就是將近2個月,身體削瘦了許多,身邊的朋友心疼地勸他:老周,工作要做,但要好好保重身體。

周義雙在他的抗“疫”日記中記道:從2月12日駐村已經過去一個多月,感覺自己真正做了一次鐵人,除有兩個周末晚上回家換洗購物,全部是24小時吃住在村上。每天走遍六個社是自己給自己強加的壓力。天天向村民宣傳不要出門,而我卻成了不得不出門的那個人,我想這也算逆行吧。我用十年時間增加體重5公斤,卻在一個月之內消耗殆盡!在特殊的時期,每天行走十幾公裡,穿梭於“疫”情不明的幾百人洪流中,要說不怕,那是假的,因為我也有家有室。但我姓“軍”,軍人的天性就是戰斗!因我是黨員,黨員的作用就是先鋒!苦了一個月,換來了一個村的平安,零感染、零確診就是最好的成績單。為了這個“零”,我覺得一切都值! 

尾 聲

五年,絕非彈指一揮間,人生有多少個五年?村上的班子和第一書記先后換了三次,周義雙卻選擇——堅守!鞋子磨破一雙又一雙,身上的傷痕添了一道又一道,腳下的路踏過一遍又一遍……

一幕幕,斗笠坡作証。一件件,老百姓記得!村支書代三全說:周書記將“把斗笠村當故鄉,視貧困戶為親人”當作幫扶座右銘,將“努力到無能為力,拼搏到感動自己”作為扶貧宣言,並全身心地投入到“村退出,戶脫貧”工作之中,與斗笠村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和當地群眾都結下了深厚的情誼。

五年來,他的身份就是一名無位有為的普通駐村扶貧工作隊員,老百姓卻親切地稱他“周書記”。

五年時間,近兩千個日日夜夜,除公司重大決策,縣上重要會議,重要工作外,周義雙把根扎在了斗笠村,把心交給了老百姓!

五年扶貧,五年堅守,見証了斗笠村的鳳凰涅槃,浴火重生。

鄉村振興貴在先行,鄉村旅游需要樣板。立足長遠,周義雙和村委一班人已經共同規劃出了幾十個景點構想。

2019年5月,周義雙親手編制起草的斗笠村鄉村振興和鄉村旅游四年規劃已經完成,規劃力爭把斗笠村建設成為一個風格獨具、魄力無限的鄉村旅游示范區。

周義雙曾寫下一首小詩:

我想

用鏗鏘的步履

去叩開春天的大門

我想

化著春風細雨

去潤育斗笠的傳奇

我想

借菩薩的心腸

去護佑鄉土的安寧

我想……

這首詩也許是他內心深處的真獨白吧。

 

作者簡介:

白波,男,漢族,大專文化,遂寧市大英縣人。作過農民、工人、市級黨報駐站記者,現供職大英縣水利局。2012年出版水利題材長篇報告文學《情滿江河》,2019年出版脫貧攻堅題材長篇報告文學《追夢紅土地》。中國水利報特約記者,四川省民間藝術家協會會員,四川省作家協會會員。  

(責編:羅昱、高紅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