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企合作 押金回收瀘縣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助力生態文明鄉村建設

2020年04月01日12:15  來源:人民網-四川頻道
 

又到春耕季節,農業生產中產生的農藥包裝廢棄物將如何處置,又成了一件煩惱事兒。不過,瀘縣自1月1日實施押金制以來,很好地將這一煩惱事兒迎刃而解。

在哪買在哪退 每個可獲得1元錢

“我購買玉米苗防虫藥。”3月27日,瀘縣嘉明鎮獅子村4組村民聶華夢來到加明鎮鎮曾文燕農資經營部門市說。

“根據你的面積,要兩瓶(阿維高氯),加上押金共12元,你把瓶子退回來,我退你2元。”店主曾文燕耐心地解釋說。

農資經營部門前擺著兩個塑料桶,“農藥包裝廢物回收”十分顯眼,桶中裝著回收的農藥塑料瓶、塑料袋、玻璃瓶。在櫃台牆壁上貼著重要通知、承諾書、致農民朋友的信:2020年1月1日起,農藥包裝(瓶或袋)在哪買在哪退,每個可獲得1元錢。

“不干(同意),才10塊,你就多收2元。”前來購買農藥的村民李某直搖頭。“根據規定,賣農藥要收取1元的押金。等你們趕場天來退瓶子、袋子的時候,我再退回押金,以避免農藥包裝廢棄物隨處亂扔。”曾文燕耐心地解釋說,不管如何解釋,李某就是不同意,隻好不賣給她。

“政策才開始執行,有一定的難度。老百姓怕麻煩,不願意回收農藥包裝廢棄物。”嘉明鎮農技站劉華忠介紹說。

過去每到農藥用藥高峰,田邊地角、溝邊塘邊,總有農戶亂扔的農藥包裝廢棄物,給環境衛生造成極大隱患。所以,縣上要求農藥經銷商辦理農藥經營許可証,必須要在經銷點擺放回收桶、建立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制度和回收台賬,達到條件才核發許可証。如何讓群眾改掉隨手用隨處丟的習慣,仍然成為一個難題。

政企合作 建立押金回收系統

“我們建立適合瀘縣的農藥包裝物押金回收系統。”北京盈創再生資源回收有限公司項目經理劉長庚介紹說,該系統充分利用信息化資源,完善政府監管平台,對現有“農資進銷存管理系統”補充“回收管理”,實現“進、銷、存、回”全流程可追溯的信息閉環,實現全鏈條有效監管,實現農藥包裝物押金回收的標准性、可溯源、規范性。

“2019年,瀘縣按照政府引導、企業負責、農戶參與、市場驅動原則,從北京盈創再生資源回收有限公司引進農藥包裝廢棄物押金回收軟件系統,實現農藥包裝廢棄物的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瀘縣農業農村局植保植檢站站長賀利介紹。

瀘縣從2020年1月1日起在全縣推行押金制,堅持“誰經銷、誰使用、誰回收”、“不交押金不賣藥、不做台賬受處罰”的原則,促使農戶將農藥包裝廢棄物交到指定回收點。

在瀘縣益良種養專業合作社門口擺放著兩個農藥包裝廢棄物塑料,柑橘基地裡,社員們正在柑橘進行春季病虫害防治。

“我們進行有機種植,對農藥使用的要求管理更嚴格。”社長曾一良介紹說,“我們每次打完藥,都要把農藥包裝廢棄物集中回收堆放到桶裡,收滿以后,把所有的廢棄物拉到回收站專門處理。”

“針對用藥量大的專業合作社、種植大戶、家庭農場,我們就實行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與農業扶持政策、各類認証、榮譽挂鉤制度,誰使用,誰負責回收,否則,他們就無法享受相關涉農政策。”瀘縣農業農村局植保植檢站副站長賈敏說,對不在農資店進藥的專合社、家庭農場、種植大戶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採取了比押金制更嚴格的措施。

效果初顯 助力生態文明鄉村建設

“農藥包裝廢棄物給環境帶來了不可磨滅的災難,我們必須堅持執行農藥包裝廢棄物押金回收處置方法來控制,各鎮(街道)必須嚴格監督管理,對農戶、農藥經銷商和種糧大戶等加大力度宣傳培訓,為打贏環境保衛戰夯實基礎。”縣農業農村局副局長田力介紹。

瀘縣實施押金制后,農藥廢棄包裝物回收率大大提高了,押金回收制度是農藥包裝廢棄物實現有效回收的低成本的經濟制度,可以完善生產者責任延伸制度,並擺脫了單純依靠政府財政補貼作為回收成本支撐的傳統模式,押金制回收模式提供了長效的利益驅動,促進回收工作可持續發展。

“下一步准備結合鄉村環境治理,給各村壓責任,不達標的村不安排農業優惠政策。”田力認為,盈創與瀘縣政府的合作,既是對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處置模式的創新探索,也是對“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綠色生態責任的踏實踐行。隨著這一模式推廣,生態文明建設將得到提速。(余翔 曾佐然)

(責編:袁菡苓、高紅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