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成都3月24日電(王明峰 王波)疫情之下,中小企業所受的沖擊首當其沖,急需各項政策特別是金融信貸領域的政策支持。在3月24日下午四川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召開的四川省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18場新聞發布會上,人民銀行成都分行副行長王永強介紹了針對中小企業信貸需求的金融支持政策。
王永強介紹,疫情發生以來,人民銀行聯合相關部委迅速出台30條金融支持政策,通過公開市場操作保持金融市場平穩運行,設立3000億元疫情防控專項再貸款,增加5000億元復工復產再貸款再貼現額度,定向降准釋放5500億資金,精准支持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此外,人民銀行成都分行牽頭出台了四川金融11條措施,通過再貸款再貼現、財政貼息、續貸展期等支持企業融資。
當前,支持中小企業的金融政策主要有以下幾項:
一是普惠金融定向降准政策。對普惠金融考核達標的法人銀行機構分別降低存款准備金0.5或1.5個百分點,增加銀行的可貸資金。四川有24家法人銀行符合定向降准條件,釋放長期可貸資金193.4億元,主要用於支持中小企業和民營企業。
二是疫情防控專項再貸款政策。這項政策支持對象實行名單制管理,主要支持全國重點企業名單內的醫用物品和生活物資生產、運輸和銷售企業,四川省納入全國重點企業名單的中小企業都可享受這一政策。銀行機構運用央行疫情防控專項再貸款資金,按照市場化、法治化原則給予企業貸款,貸款利率不超過一年期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減100基點,財政按貸款利率的50%貼息,企業實際承擔的貸款利率不超過1.6%。
三是復工復產再貸款再貼現政策。支小再貸款資金投向用途為普惠小微企業貸款(指單戶投信1000萬元及以下小微企業貸款,以及個體工商戶、小微企業主經營性貸款),重點支持受疫情影響較大的外貿、制造業、旅游娛樂、住宿餐飲、交通運輸等行業的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支農再貸款資金投向用途為涉農貸款,重點支持脫貧攻堅、春耕備耕、養豬等禽畜養殖、縣城小微企業復工復產等領域。這兩類貸款的利率都不高於一年期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加50個基點,財政還將對貸款貼息。再貼現資金則優先支持涉農票據、小微企業票據和民營企業票據。截至23日,四川已發放符合條件的貸款20.1億元。
四是復工復產優惠信貸政策。針對其他疫情防控、生活物資生產、運輸和銷售企業的融資需求,銀行機構通過單列信貸規模、簡化審批流程、提供優惠利率等方式給予支持。其中,對四川省確定的承擔保供任務的骨干商貿流通企業的續貸和新增流動資金貸款實行利率下浮,財政對新增流動資金貸款給予50%的貼息。
五是臨時性延期還本付息政策。對於受疫情影響面臨困難的中小企業,1月25日以來到期的貸款本金,根據企業申請,可通過貸款展期、續貸等方式,給予一定期限的臨時性延期還本安排,最長可延至6月30日﹔1月25日至6月30日期間需支付的貸款利息,根據企業申請,給予一定期限的延期付息安排,最長可延至6月30日,並免收罰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