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0余封投稿生成“2020窗口檔案”

2020年03月24日09:28  來源:北京晚報
 
原標題:透過窗口看疫情百態

  兩個月來,很多人因為疫情宅在家裡,窗口成了觀察世界的通道。由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和清華大學新聞傳播學院聯合主辦的“2020窗口檔案”影像征集活動自3月5日啟動以來,得到了社會各界的積極響應,目前共收到國內投稿1300余封。接下來,主辦方將對投稿進行三輪評選,獲選作品將在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展出並頒發証書,同時推出在線展覽。

  透過窗口,記錄歷史留下檔案

  受到疫情影響,全國很多美術館、博物館都關閉了,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也從1月24日起閉館至今。

  “這麼嚴重的疫情,博物館不能工作,大家都很焦慮,於是就召集了很多老師和藝術界的好朋友一起討論,看線上展覽怎麼做。”本次征集活動策展人、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副館長蘇丹告訴記者,當時大家都認為,不能只是簡單地把線下展覽搬到線上,而是要主動策劃一些超越現有展覽空間和內容的活動。

  在蘇丹看來,藝術博物館具有記錄人類歷史的社會責任和功能,而眼下的這場疫情顯然已經成為人類歷史上的一次重大事件,它不僅涉及全世界范圍,並且已經從公共衛生話題上升到了影響國際經濟、外交的復雜問題,甚至影響到了文明的進程,也催生了一些變革,“如果我們能把它記錄下來,幾十年后,再回看這些影像檔案,就能夠提醒我們自己,不要忘記歷史,要把我們這個世界維護得更好。”

  用影像記錄歷史,在當下也有特殊價值,“人類歷史上還從來沒有過這麼多人集體禁足在家的情況,這帶來了很多景觀的變化,街道沒人了,廣場空曠了,學校大門緊閉,每家的燈光到了晚上都會點亮。”透過窗口,這一切變化成為我們的共同記憶。

  最終,“2020窗口檔案”定義了本次活動的主題,“窗口”是限定,“檔案”是根本。“二十多年來,我從未這樣長時間待在家裡,窗戶對每個人的意義不言而喻。但窗口的意義絕不僅於此,它還是收集歷史信息的工具。記錄是一份責任,對自己對歷史都是一樣重要……”蘇丹注意到,不少普通市民早已自發地在社交媒體上發布自己在疫情期間拍下的照片、視頻,這不僅成為大家了解社會的窗口,也為隔離中的人們帶來了一些分享的快樂,“我們的征集活動,就是希望通過適當的引導,讓這種記錄更嚴肅,更有歷史文獻性。”

  在策展說明中,他這樣寫道:“圖像轉向的時代到來之后,進而真正進入至一個‘人人都是藝術家’的大數據時代,留檔的權利開始為個體所享有。於是,在建檔的過程中,每一個個體都被手機和互聯網賦予更多的機會來捕捉歷史的碎片。作為藝術博物館,當下的職責便是通過策展人縝密而巧妙的構劃,向全社會發起號召,動員所有民眾去參與這個‘檔案’的構建。”

  不煽情不擺拍,評選看重紀實性

  “2020窗口檔案”影像征集活動由一百余位文化藝術界人士聯合發起,目前已收到國內投稿1300余封。其中除了藝術家的參與,更多的作品來自普通網友,“對於本次活動來說,藝術性不是首位的,紀實性和事件的獨特性才是首位的,所以說,普通人的記錄更有意義,它的客觀真實會彌補形式上的不足。”相對於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以往的展覽來說,這次征集活動更加接地氣。

  普通人窗口中的世界展現著完全不同的面貌。其中,讓蘇丹很感動的一幅攝影作品,是一名四川的僧人在窗前的背影,他正在面對著大山誦經,“這張照片拍得很普通,但代表了特別美好的心願,很多人可能都在這麼做。”再比如,有一幅作品拍的是一位在北京的藝術家和她兩個在南京的孫子,通過手機視頻窗口對話。“這就超越了我們對窗口的傳統定義,是互聯網思維。”

  為了收集到更多不同維度的影像檔案,蘇丹也去了很多機構採訪。“我到了一家養老院,了解到很多感人的故事。因為老人是高危人群,所以養老院在一月中旬就封閉了,家屬不能探視,很多老人就會鬧情緒,那些工作人員就一直沒回過家,留下來陪著老人,紓解他們的焦慮。”他還去了一家大型餐飲公司,“一方面公司的經營受到巨大沖擊,另一方面他們還要承擔為社會服務的責任,挑戰非常大,他們的員工也給我們提供了很多視頻、照片。”

  目前,征集活動的國內部分已經收官,將由初審委員會甄選出入圍作品。接下來的復評環節,將面向公眾開放網絡評選,而在四月初的終評階段,終審委員會將最終評選出進入線上和實體空間展覽的作品。“我們希望更多普通人能參與到評選中來,評選標准絕對不會完全以視覺效果來衡量,我們喜歡的不是煽情或擺拍的東西,更傾向於紀實。”蘇丹透露,未來計劃把這個展覽做成巡展,讓更多的博物館加入進來。

  與此同時,此次活動也開始向海外征集作品,目前已經將征集帖發到了意大利、伊朗、韓國等疫情嚴重的國家。“意大利人在窗口唱歌的畫面感動了很多人,已經有一位85歲的意大利藝術家給我回信,會讓他的朋友們也參與到我們的征集活動中來。”

  在嚴峻的疫情之下,藝術正在以各種各樣的方式為戰疫鼓舞士氣、記錄歷史。“我們現在談的藝術,已經不再是過去的宣傳工具,而是一種理性和情感雙重驅動的特殊思維方式,它是具有強大社會能量的。”蘇丹認為,藝術能夠塑造人,讓公眾共同參與到一項意義深遠的藝術活動中去, 也能讓參與其中的每個人受益,“相信每個人制作檔案的過程就是一種強化檔案意識的學習,這可以看作是公民素質教育的一個部分。而公共教育也是當代藝術博物館的一項重要使命。” 北京晚報記者李俐

(責編:高紅霞、羅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