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席卷而來的疫情,全國旅游行業遇到困難,而抗風險能力相對較弱的民宿業更是“雪上加霜”。小豬短租數據顯示,較往年同期,今年中國民宿行業訂單損失率約90%,許多民宿幾近絕收。“2020年民宿的未來在哪裡?”民宿從業者在思考。
被稱為“民宿第一城”的成都,多樣化的營銷正在展開,借助抖音推出創新產品、預售……一批年輕的民宿創業者們正在行業陣痛中尋求新生,“沒想到游客熱情很高,新的一批客人已經入住了。”剛剛復工開門營業的郭忠欣喜地發現市場傳遞的信號:訂單會遲到,但不會缺席。
最“寂寞的春天”
客流量斷崖式下跌
有的民宿40天零住客
“倘若沒有這場突如其來的疫情,2020年民宿市場值得期待。”對於成都鄉村民宿運營策劃人,也是成都漫鄉村民宿創始人的劉體勝來說,此話不虛。劉體勝用一組數據來佐証:去年成都、重慶、杭州、西安等多個城市的民宿房源量較上年同期增長100%以上,鄉村民宿2019上半年交易總額較2018年同期增長180%……原本這個春節對他來說也該是充滿希望的——他投資的民宿梨花藝宿將迎接新年第一個旺季。
然而從1月22日至今,梨花藝宿一直零住客。”劉體勝告訴記者,原本計劃正月初二開門迎客,但隨著疫情發展,初二上午做完了消毒等一系列的工作后就關上了民宿的大門,“梨花藝宿有23間客房,全部退訂了,停擺40余天,直接營收損失在15萬左右,但員工開支和維護費用一個不少,實際的損失可想而知。”
還能撐多久?是不少民宿運營者問劉體勝的第一個問題,甚至這幾天已經陸續接到5通電話,都是咨詢他能否接手其民宿經營的同行。
作為成都鄉村民宿業界的“老炮”,除了對自家的民宿運營管理外,劉體勝也對整個成都區域的民宿運營有著很多研究和觀察。
劉體勝告訴記者,在經歷了幾年的爆發期后,目前民宿市場上的“二房東”佔到6成以上,他們靠租房子來建民宿,如同餐飲生意,隻有持續不斷的訂單和穩定的現金流才能維系平衡。“突發的疫情,足以讓他們陷入困境,開業比停業要虧得多,絕大多數的民宿都處於停業狀態,這是最寂寞的一個春天。”
“真金白銀”的考驗
八成民宿為租賃物業
近半數月租超50萬元
日前,四川省旅游協會民宿客棧與精品酒店分會聯合西南交通大學公共管理與政法學院以及攜程旅行網、途家民宿、美團民宿等平台共同開展了四川省民宿客棧與精品酒店行業受疫情影響專項調查及應對策略研究。
途家民宿數據顯示,在2019年2月3日至2月7日民宿預訂量達105000單,退訂單達22000單,取消率僅為20.95%﹔而今年春節期間1月23日至2月24日近一月的訂單量僅為20000,退單量達9000,取消率高達45%。與去年同期對比,訂單量下降80.95%,成交單量驟降95.19%。
從美團平台門票度假及住宿數據看,今年從春節前最后一個周末以后訂單量便一路走低,除夕之后更是逐漸跌入冰點。從美團民宿平台數據看,四川省從2020年1月24日-2月23日的訂單量與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72.9%。
調查中,近70家企業表示2020年春季經營狀況與往年同比下降100%。2020年春節假期期間,在不計算通貨膨脹和今年春節期間酒店房屋普遍降價等情況下,民宿、精品酒店類企業的經濟收益隻有去年同期收益的14.1%。
“與此同時,工資發放、房租支付的壓力也很大。”四川省旅游協會民宿客棧與精品酒店分會執行會長張立告訴記者,通過調查發現,經營旅游民宿、精品酒店等住宿企業的經營用房84%是租賃物業,近半數企業月付房租費用多於50萬元,租金壓力對企業維持正常經營提出了不小的考驗。
創新營銷
探索民宿預售
緩解資金壓力
“受疫情影響,整體行業停擺,說大點就是整個社會即將面臨大型行業洗牌,傳統線下經營模式淘汰加速,單純靠口碑和平台預訂的銷售模式,以及農家樂式的產品肯定不行,怎麼活下去?”這段時間,大邑錦府驛創始人郭忠一直在思考。
帶著這樣的思考,郭忠帶領的團隊學習抖音拍攝的手法、內容的編寫、營造的效果,結合錦府驛自有的特色,將古風建筑、伴手禮、管家服務方式等融入其中,探索制作了《錦府驛復工傳》三部曲,不僅展示了新的民宿服務產品,還開辟了新的銷售渠道,收效頗佳。
“在朋友圈、小程序開啟線上提前預售后,我們3月6日就有了第一批的訂單,成都的小兩口周末在這裡晒太陽、住了一晚。”郭忠告訴記者,甚至剛剛接到了來自廣州的訂單,也是夫妻二人,想來成都看花海。郭忠說,與其等待春暖花開,不如自己動起來,抖音只是對“新領域”的敲門磚,后續還將有更多線上營銷渠道的嘗試 。
位於溫江的網紅鄉村民宿九坊宿墅從3月1日就發出了“疫情過后·從鄉村重新出發”的召集令:
計劃3月31日前預售今年夏季、秋季的所有房型,甚至原價4880元一天的包院價格,現在隻要2880元就能預訂今年任意時間的九坊宿墅包院服務。“通過預售旺季的房間,提前回收一部分預訂金,平衡民宿基本的支出。”九坊宿墅負責日常工作的“村長”喻波說,預售,正成為當下民宿業營銷的典型方式。
為了保持住有趣的內核,民宿主們也通過短視頻、直播等方式走出了多元化的營銷之路。
“在艱難的時刻,行業經營者依然保持著樂觀,對疫情過去后企業的恢復和發展抱有信心。”張立在調查中發現,在問及疫后對民宿及精品酒店行業信心如何的問題時,收到的近200份有效問卷中,有165份問卷表示對行業有信心,佔比超8成。
陣痛中的新生
多項扶持政策
助民宿行業渡過難關
“年輕的民宿創業者們正在行業陣痛中尋求新生。”劉體勝說,除特價預售促銷等營銷措施外,不少民宿業主希望出台扶持政策,如免息貸款、減免平台服務費、社保延遲交付等,減輕經營壓力。
這一呼吁已得到部分民宿熱門地區的響應,浙江德清縣就為証照齊全的民宿出台扶持政策。成都也出台了《關於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促進文化旅游業健康發展的若干措施》,給予項目補貼、貸款貼息、租金補貼等支持。
“民宿客棧等等住宿業在文旅行業是靈活的業態,對於旅游有著很大的促進推動作用。”張立表示,目前包括成都在內的部分城市已經出台了一定的稅收、貸款、社保扶持政策,降低企業資金壓力,旅游企業可認真研究各種相關政策,利用信貸渡過資金短缺難關。
在四川省民宿客棧與精品酒店行業受疫情影響專項調查及應對策略研究中,也建議有關部門加緊復工審查與批復、實施稅降費財政補貼、降低文旅企業融資成本,同時建議出台針對疫情防控下旅游住宿業復工復產的激勵政策,引導市場新秩序,規范市場經營環境,推動旅游住宿業可持續健康發展。(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記者 李彥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