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8日,記者從四川省應急管理廳獲悉,截至目前,全省565家危險化學品生產企業中,已有近6成的企業實現正常生產。
如何統籌抓好危化企業的疫情防控與復工復產安全生產工作?記者了解到,此前,省安辦、省應急管理廳對復工復產工作作了部署,要求依法嚴格執行“疫情防控措施不到位、相關証照不齊全、風險隱患排查不徹底、安全設備設施不全、重要崗位人員不齊、安全培訓不到位”的“六不復工”原則。同時,企業在復工復產之時,要做到安全責任、管理、投入、培訓和應急救援“五個到位”。
為督促企業落實主體責任,各地應急管理部門通過多種方式開展督查。瀘州市應急管理局每天都會運用“智慧監管”系統開展遠程抽查。“對危化企業,我們將著重關注重大危險源區域監控有無異常,溫度、壓力等重要工藝參數監測數據是否正常,預警報警信息是否進行及時處置等。”該局危化品監管科負責人介紹,除了及時發現問題、督促整改,該局還將對遠程巡查和重點抽查情況進行線上分析研判,加大對安全管理不到位復工復產危化企業的線下監管執法,把事故風險消滅在萌芽狀態。
與此同時,全省應急管理部門把指導服務與監管執法有機融合,主動上門指導幫助企業復工復產。眉山市組建復工復產服務隊,上門指導企業疫情防控、現場安全隱患檢查、從業人員安全教育培訓等工作的落實。綿陽市採取“一廠一策”“安全專員”“消防+專家”入駐等方式,圍繞復工安全培訓、消防安全、技術控制、防疫措施等方面,逐一給企業提供專業技術服務。巴中市採取一對一監管、專人入駐企業等方式,圍繞復工安全培訓、安全管理制度制定、生產過程控制等8個方面,逐一提供專業技術服務。(任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