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正處於控制疫情擴散的關鍵時期,減少出行、居家隔離生活已成為全國人民共同響應的防疫行動。目前已公布重症或死亡的新型冠狀病毒患者多為患有“三高”等慢性基礎疾病的老年人。這些群體在感染病毒后,由於自身的合並症及器官損害的發生,使病情變得更加復雜,對人體產生更大危害。那麼,疫情下慢病患者該如何管理健康?
>>疫情之下,慢病患者需牢記!
應加強對原有慢性疾病的監測(如血壓、血糖等),並做好記錄。服用的藥物也應完整記錄,以便網上咨詢或就診時所需。同時,觀察體溫變化,注意有無咳嗽、胸悶、呼吸困難、乏力、惡心嘔吐、腹瀉、肌肉酸痛等可疑症狀。若有異常,及時就醫。
就醫途中要全程佩戴口罩,有條件的盡量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就醫過程中應盡量保持與他人的距離,觸摸醫院內物品后及時洗手或消毒,盡可能減少在醫院的逗留時間。就醫后及時回家,所佩戴的口罩應棄用,並做好自我觀察。
>>老年人正常外出時選擇一次性醫用口罩即可
在新冠肺炎流行期間,建議選擇合適的口罩類型。
老年人正常外出時選擇一次性醫用口罩即可,回家之后將口罩置於干淨、通風的地方,可以重復使用。如果出現臟污、變形、損壞、有異味時,需要及時更換。
不建議老年人使用N95或KN95等防護口罩,因為其密閉性太強,呼吸阻力較大,長期佩戴后可能出現缺氧而導致的胸悶、氣短、憋喘等呼吸困難症狀。患有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統疾病的老年人更要謹慎。
不推薦使用棉布口罩、海綿口罩。
>>慢病患者長期服用或滴用的藥物用完了,擔心去醫院交叉感染,不想去醫院配藥,有什麼其他辦法嗎?
不建議患者自行隨意停藥,應聽從醫生指導,堅持長期服用藥物。如擔心前往醫院導致交叉感染,患者可考慮去家附近的社區醫院及零售藥店續方配藥,或通過藥店或有資質的線上渠道等途徑購買,配取足量足療程(3個月)的藥物。
務必嚴格按照醫囑購買藥物,避免買錯劑量或規格,影響治療效果。
確保正確的藥物劑量和服用/滴用次數非常重要,隻有選對用藥時間和方式才能保証治療效果。慢性病是持久戰,堅持長期正確服藥是治療的基礎。
健康知多點——慢病患者處方用藥量放寬至3個月
在特殊時期,為方便患者到醫療機構買藥,尤其是慢病患者的長期用藥,國家醫保局將積極支持“長處方”,實現“便民辦”。支持醫療機構根據患者實際情況,合理增加單次處方用藥量,減少病人到醫療機構就診配藥次數﹔對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經診治醫院醫生評估后,支持將處方用藥量放寬至3個月,保障參保患者長期用藥需求。
綜合自人民網-人民日報、人民網-人民健康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