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涉疫醫療廢物是如何安全處置的?千度高溫焚燒

2020年03月04日07:53  來源:四川日報
 
原標題:千度高溫焚燒 涉疫醫廢安全處置

  涉疫醫療廢物是如何安全處置的?本報記者探訪四川大學華西醫院、成都市醫療廢物處置中心,見証涉疫醫療廢物收集、運輸和處置全過程

  “您好,醫療廢物轉運車還有半個小時左右到,請及時把涉疫醫療廢物搬運到指定地點。”3月3日上午9點30分,四川大學華西醫院涉疫醫療廢物保潔員陳其明一邊接電話,一邊拿起護目鏡、防護服等防護用品。

  戰“疫”期,如何高效、無害化處置涉疫醫療廢物?3月3日,記者從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出發,跟隨醫療廢物轉運車,走進成都市醫療廢物處置中心,探訪我省涉疫醫療廢物收集、運輸和處置全過程。□本報記者 殷鵬 付真卿 范芮菱

  收集

  三層包扎多次消毒,定人定點及時轉運

  當天上午9點,四川大學華西醫院涉疫醫療廢物存放間,首先映入記者眼帘的是12個並肩高的亮黃色大桶。“這是今天醫院收集的涉疫醫療廢物,共64.6公斤。”陳其明說。

  將口罩、護目鏡、防護服等防護用品穿戴好后,陳其明等人將這些涉疫醫療廢物搬到指定地點,並用消毒液仔細消毒。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保潔隊有30余名保潔員負責疫情相關區域。四川大學華西醫院物業管理科科長馮一表示,為增強疫情防護知識,華西醫院感染管理部對他們進行了4輪培訓,包括病毒的傳播途徑、醫療廢物如何處理、防護服如何穿戴等。

  “這些醫廢桶,並不像想象中那麼危險。”馮一介紹,醫院發熱門診、隔離病房等產生的涉疫醫療廢物,要被相關科室工作人員進行兩層包扎和多次消毒。保潔人員接手后,又會對其進行第三層包扎,並運回暫存點進行再次消毒。次日上午,被專業處理公司運走前,還會再次消毒。

  上午10點10分,成都翰洋環保實業有限公司的醫療廢物轉運車到達指定地點。12個醫廢桶被裝上車,駛向下一站。

  運輸

  四個攝像頭全程監控,車輛超速會自動報警

  防護服、護目鏡、口罩、手套……醫療廢物轉運車司機郭俊先也是“全副武裝”。

  按照安排,當天一早,郭俊先和押運員搭檔陳吉超要分別到成都市第一人民醫院、四川大學華西醫院、成都市公共衛生臨床醫療中心接運涉疫醫療廢物。華西醫院是他們轉運工作的第二站。

  進行了車輛消毒、數目清點等工作后,轉運車緩緩向成都市公共衛生臨床醫療中心駛去。

  記者留意到,隻要道路通暢,轉運車都盡量保持50公裡左右的時速。“盡量減少途中停留時間。”郭俊先說,他們每個月都有專門的培訓,一旦出現交通事故等問題,都有一套應對程序。

  行駛過程中,GPS監控員張元貴也在車隊辦公室電腦前監控著。原來,郭俊先的車上裝有4個攝像頭。其中,2個裝在車頭、車尾,2個裝在駕駛室內。“可以檢測車輛的實時狀態。要是駕駛員打瞌睡、抽煙,車速超過75公裡/小時,后台系統都會自動報警。”張元貴說。

  “我們的45輛醫療廢物轉運車全部安了這套系統,能實現24小時不間斷監控。”成都市醫療廢物處置中心車隊隊長陳小軍說。

  處置

  即到即處,高溫焚燒爐24小時不熄火

  12點15分,載著收運來的46桶醫療廢物,轉運車駛入位於成都市龍泉驛區洛帶鎮的成都市醫療廢物處置中心。這是成都唯一擔負涉疫醫療廢物處置任務的處理點。

  完成沖洗、消毒等程序后,醫療廢物轉運車通過專用通道,停在疫情醫療廢物定點卸料處。車剛一停穩,工作人員又對車輛進行再次沖洗和消毒,隨后稱重、卸料。機械手抓住涉疫醫療廢物桶,再通過提升機將其送至焚燒爐進行焚燒。

  通常情況下,在800-850攝氏度的高溫下焚燒,可確保病毒殺滅。但在這裡,焚燒爐一燃室上部實時溫度達到1147.8攝氏度。“適當提高爐膛溫度,確保萬無一失。”成都市醫療廢物處置中心機動班班長張定高說。同時,焚燒爐24小時不熄火,所有涉疫醫療廢物即到即處。煙氣經淨化處理后達標排放,無害化處理后的焚燒飛灰則交給成都市危險廢物處理中心按要求填埋。

  截至3月2日,成都市醫療廢物處置中心已處理涉疫醫療廢物117噸,且周邊十公裡范圍內,四個空氣(質量自動監測)子站的PM10、PM2.5等6項實時監測指標數據正常。

  新聞多一點

  今年新增18家醫療廢物處置中心

  推動形成醫療廢物規范處置長效機制,四川已在謀劃。3月3日,省生態環境廳相關負責人表示,將提前做好基礎設施建設。

  目前我省醫療廢物集中處置中心35家,年處理能力約10.1萬噸。“到今年年底,我省將新增18家醫療廢物集中處置中心,年處理能力將增加到13萬噸左右。”省固體廢物與化學品管理中心相關負責人表示。

  運輸途中出現事故怎麼辦?個別處置中心臨時出現故障又怎麼辦?目前我省已在著手起草《四川省醫療廢物集中處置應急預案》(暫定名),做出全面系統且具有操作性的應急指導。此外,今年我省還將開展醫療機構廢棄物專項整治行動,重點整治醫療機構不規范分類和存貯、醫療機構外醫療廢物處置脫離閉環管理等行為。(殷鵬)

(責編:羅昱、高紅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