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新聞發布會現場。圖據四川發布 |
人民網成都3月2日電(王明峰 王波)今日下午,四川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採取網絡發布會的形式舉行了四川省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12場新聞發布會。會上,四川省發展改革委黨組成員、副主任胡玉清就四川重點項目復工開工情況作了介紹。
胡玉清表示,按照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關於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決策部署,四川積極應對、迅速行動,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時,按照分區分級、精准施策原則,打出“組合拳”,扎實推進重點項目的復工開工。
四川省政府先后出台了分類有序推進全省重點項目復工開工7條、緩解中小企業困難13條等措施,印發了《對參與疫情防控相關中小企業實施臨時電費補貼的通知》《實施靈活水電氣價格措施支持有關用戶抗擊疫情影響和平穩健康發展的通知》,通過在線平台實行“不見面”網上審批、“政務專遞”送達,已在線辦理項目3112個,其中與疫情防控相關的口罩生產線、公共衛生能力提升項目等142個,會同農發行、農行、中行等金融機構出台了加強金融服務支持重點項目復工開工的措施。
各地創新舉措,務實推動重點項目復工開工,如成都市採取“復工援助值守熱線+復工保障平台+項目服務專員”的方式,及時協調解決復工開工的困難問題﹔廣安市對2月底前復工開工的重點項目,給予疫情防控專項補助,對一季度投資進度達標的重點項目,視情況分別給予15萬元、10萬元、5萬元補助﹔瀘州市派駐醫療服務隊提前指導重點項目疫情防控,確保施工現場疫情防控全面到位。全省上下超常付出、攻堅克難,做了大量艱苦工作,重點項目復工開工取得了明顯成效。
截至3月1日,四川省重點項目的484個續建項目和84個已開工新項目中,已復工或部分復工527個,復工率92.8%。其中,天府國際機場、成自宜高鐵、綿九高速等188個基礎設施項目已復工,復工率達到87.9%﹔紫光成都集成電路基地、成都京東方第6代生產線、中國(普光)鋰鉀綜合開發等271個產業及創新平台項目已復工,復工率達到97.1%﹔華西第二醫院錦江院區、成都大運會體育中心及大運村、省婦女兒童中心等35個民生及社會事業項目已復工,復工率85.4%﹔成都東安湖改造、樂山三江流域生態涵養、毗河流域水環境綜合整治等33個生態建設及環境保護項目已復工,復工率達到97.1%。
成都、遂寧、綿陽、眉山、樂山、宜賓等13個市復工率已經達到100%。如,機場方面,成都天府國際機場國航基地、東航基地、川航基地、空管工程等項目已復工,全施工區域內復工企業35家,返崗達到6246人﹔鐵路方面,全省在建重點鐵路項目共10個,已全部復工,累計返崗18942人、返崗率達到56%。其中,成昆鐵路擴能改造工程已復工25個標段、90個工點,返崗9609人、返崗率達到78%﹔成自鐵路已復工7個標段,返崗1565人、返崗率86%。
此外,胡玉清就下一步工作安排作了介紹。
他表示,下一步,四川堅決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認真落實黨中央、國務院的各項決策部署,牢牢把握“雙重任務”,切實把分區分級、精准施策要求落到實處,統籌做好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堅決打贏“兩場硬仗”、奮力奪取雙勝利。
一是抓緊推動全省重點項目全面復工開工。積極組織各地各部門進一步加大重點項目的復工強度,保障更多務工人員有序返崗。盡快下達省重點項目疫情防控專項補助資金,支持項目建設企業完善落實疫情防控措施。積極推動成都至西寧鐵路、都江堰至四姑娘山山地軌道交通、省腫瘤診療中心等10個具有一定標志性、影響力較大的重點項目,力爭3月底前陸續開工。
二是大力推動重點領域補短板。為有效對沖疫情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影響,緊扣補齊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短板目標,聚焦開放大通道、民生社會事業、開放大平台、污染防治、清潔能源基地、城鎮基礎設施、鄉村振興、新型基礎設施、關鍵核心技術攻關等9大重點領域補短板,分別明確細化了年度任務、重大項目、重大工程,已研究擬定了《大力推動基礎設施等重點領域補短板2020年工作方案》,省政府即將印發,並適時召開全省補短板工作電視電話會議。
三是加強要素保障服務。用好國家已經下達四川的中央預算內投資和專項資金,加快使用國家提前下達四川並已全部發行完畢的政府專項債券,積極推動利用企業債、公司債等工具融資。加快2020年省預算內投資安排,6月底前基本下達完畢。加大重點項目在土地、資金等方面支持力度,做好水電油氣運、建材等要素保障。
四是持續推動重點項目市場化融資。強化綜合金融服務,搭建銀政企融資對接平台,會同銀行、券商、基金等機構,加大對重點項目的金融支持力度,優先向交通、能源、疫情防控等符合條件的項目傾斜,積極提供專項融資服務。持續開展全省重點項目融資對接和輔導培訓。
五是強化項目謀劃儲備。印發《2020年全省加快前期工作重點項目名單》,177個具有全局性、基礎性、戰略性,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和投向,擬於未來2—3年開工建設的項目,作為加快前期工作重點項目,進一步做實做深做細項目前期工作,推動項目“早成熟”“早開工”。結合“十四五”規劃編制,搶抓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重大戰略機遇,精准對接國家重點投向,從暢通進出川高鐵大通道,推進成渝地區城際軌道交通互聯互通,加快新一代信息技術設施建設,完善生態水網等方面,深入謀劃一批關系四川省長遠發展的重大工程項目,爭取更多納入國家即將編制出台的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規劃《綱要》和國家“十四五”規劃《綱要》等重點專項規劃。
六是加大協調調度力度。對700個省重點項目,常態化開展“日調度、周通報”,特別是針對100個省級重點推進項目,實行“一項目一企一策”,整合各方資源,聯動協同推進項目加快建設,形成更多實物工作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