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你是否發現,當線上點餐后,將餐點送到家門口的,不光有外賣小哥,還有越來越多的閃送員。若你一大早去超市,興許會碰見外賣小哥正在商超裡“跑腿”代購。
事實上,疫情期間,在各大外賣平台上,以文件、手機、鑰匙等業務為主的閃送員正成為不少商家外賣配送的選擇﹔而美團等傳統外賣平台,跑腿類業務也增長迅猛——一場“跨界”,正在兩個不同的門類之間上演。
■閃送“進軍”外賣
餐飲配送佔業務比例上漲超兩成 全城外賣都可送
從閃送員手裡接過外賣,正成為疫情期間不少成都人的新體驗。
“之前我們合作的商家主要是一些大型的連鎖火鍋店,數量並不多,大約有二三十家。”閃送成都業務負責人黃經理介紹說,年后到現在,新增的餐飲合作商家已經超過100家,而且這些都是已經充值購買並使用過他們配送服務的商家。這裡面,既有美團等外賣平台上的商家,也有通過微信、電話等線上方式接單的商家。
“以前,餐飲配送大概佔總業務量的百分之七八,現在已經漲到了百分之三十左右,”黃經理表示,以前主要送的是像文件、鑰匙、手機等物品,外賣也主要集中在火鍋,而現在的外賣門類可以說是“遍地開花”,火鍋、燒烤、烤肉、烤魚、中餐等都有。“雖然現在單子的總量隻有之前的百分之六十左右,但外賣日均的單量,已經是之前的兩三倍了。”
對於外賣配送業務大幅增加的原因,黃經理表示,首先是因為堂食轉為外賣,越來越多的商家開始提供外賣服務,配送需求增加﹔同時,因為相比傳統的外賣配送,閃送沒有距離上的限制,“這兩天,最遠的一單是從玉林送到簡陽,配送距離超過50公裡。像這種情況,傳統外賣大多都送不了。在這方面,閃送相當於是傳統外賣配送的一個補充。”
“我們的外賣單子,一般有兩個特點,除了剛才說的配送距離遠,還有一個是單價相對較高,一般客人消費金額在200塊以上,配送費一般在20元以上。”黃經理表示,送簡陽那單的運費大約120元左右,下午五點閃送員接單,七點左右送到。“整個大成都范圍都送,距離較遠的一般會派給摩托車騎手。”
有漲也有跌。與以往慣例不同的是,今年情人節閃送禮物的訂單少了。黃經理說,今年情人節單量從5位數縮水到了4位數,大概隻有之前的四分之一左右。
對於未來,黃經理表示,商家多了線上的銷售渠道后,外賣的業務應該也會持續下去,而閃送的配送服務也會繼續。黃經理認為,全城外賣都可以點,無距離限制,這也讓消費者無意間形成新的點餐習慣,閃送員“跨界”將成為一個新趨勢。
■外賣小哥到超市“閃購”
美團上餐飲訂單下滑 超市“閃購”訂單增長迅猛
除了閃送這樣以跑腿業務為主的平台跨界送外賣,美團等傳統外賣平台,疫情期間也跨了界,跑腿類業務增長迅猛。
“外賣小哥等配送員的數量是足夠的。”美團配送業務相關負責人劉先生表示,成都市節后配送運力已經恢復到了節前的六至七成,而往年這個時候,大約是春節前的八成左右。為了盡可能快速地讓客人吃上飯,外賣配送有距離限制,大多數情況下,在商家周圍的3至4公裡,少部分會超過5公裡。
該負責人表示,近段時間,餐飲類訂單較以往出現了下滑,但是米面糧油、蔬菜水果生鮮類等超市“閃購”訂單增長迅猛。成都超市 “閃購”訂單量排名全國第六,環比增幅約289%。熱銷單品包括口罩、土豆、飯掃光、香辣大頭菜、葡萄、筍、玉米等。隨著企業的復工,總體來看,訂單數額正在穩步上漲。為此美團成都成立了“成都揀配一體項目組”,組織人力在疫情期間為需要幫助的重點超市商家提供無償揀貨、包裝等幫助。
“現在很多市民會在頭天晚上或者第二天一大早下訂單,包括蔬菜、肉類以及零食飲料等,訂單量和每單的購買量都比較大。”該負責人介紹說,像永輝等超市開辟了專門區域,商場工作人員一大早會先把大致數量的對應商品放到該區域。而外賣小哥一早就會去協助他們按照訂單分揀、打包、核對商品。
對於近期超市類訂單猛增的現象,美團外賣正加強與成都本地超市、菜市的合作,積極增加更多品類,讓成都市民更方便地享受到“萬物到家”的即時配送服務。與此同時,美團正積極地和騎手駐地的社區溝通,在保証防疫安全的前提下,有組織、有計劃地組織騎手返工。1月20日到2月23日,美團外賣配送平台已新招聘7.5萬個外賣騎手,其中一半以上在本省就近就業,六成以上來自工廠工人和服務業從業者。
■閃購、閃送、外賣或將融合發展
傳統外賣小哥將被賦予更多功能
疫情過后,“跨界”配送的現象是否會持續下去?對傳統外賣格局又將產生怎樣的影響?“閃購”會不會成為更多人的新選擇?
戴德梁行成都公司商業部主管孫強認為,相比之前閃送、外賣兩者業務區別明晰,交叉較少,最近出現的“跨界”配送現象是在此次疫情的“黑天鵝”影響下產生的全新消費場景。其本質在於實現了資源更有效的分配,特別是此前盒馬模式的成功,已經表明消費者能接受生鮮配送。而此次第三方配送的興起,將為更多商家建立起線上銷售渠道,讓消費者的選擇更多。
同時,孫強認為通過閃送進行配送將會為商家提供多一種選擇。“未來的商業一定是線上線下相互依存,互為轉化”。此次的變化,不僅讓更多傳統商家或主動、或被動地接受了新的商業模式,還改變了傳統外賣隻配送食品的模式,可謂一舉兩得。這個新模式興起后,面臨的是巨大市場和流量,會更大地擴展外賣的功能。
“可以預測,疫情結束后,閃購、閃送、外賣這三者會進行融合,而這個市場將成為眾多資本搶佔的市場。”孫強表示,從目前美團和餓了麼APP來看,商超這個入口已經開放,裡面的商家收錄數量已具備相當規模,配送費也相對合理。孫強說:“我相信,未來這個市場的流量會繼續增加,傳統外賣小哥會被賦予更多的功能,為消費者提供更為便利的服務。”(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記者 葉燕 林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