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議“三返”人員出行備齊用全三類“健康賬”

四川中醫藥高等專科學校黨委書記、中國醫學職教整合聯盟理事長 秦曉明

2020年02月25日09:34  來源:人民網-四川頻道
 

目前,我國各地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正處於膠著對壘狀態。因生產和生活所需,必然匯聚起返崗、返工、返學(以下簡稱“三返”)的人潮涌動,既給疫情的擴散與傳播增添了多重風險,也給各類管理與服務帶來了嚴峻挑戰。因此,備齊用全“三返”人員健康常識的“基本賬”、健康管理的“固定賬”、健康教育的“增值賬”,能為共同抗擊肺炎疫情匯集起強大力量。

關口前移 學用結合 備齊用足健康常識“基本賬”

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目前國民的健康素養與自我防護的總體意識還不足,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應對措施與能力存在短板與滯后。如果“三返”前期准備不足,極易影響和降低前期已有的防控工作成效,甚至可能出現局部或多點群發、頻發、屢發的病變,加重危害城鄉群眾的身體健康與生命安全,加大危害社會生產與生活的發展穩定。中醫與西醫對人類疾病的治療雖各自擁有不同的理論體系和治療方式,但對於疾病與患者都有著防重於治、防治結合的共同特點。備齊用足個人及家庭的健康常識基本賬,要充分發揮中西醫結合與各類學生在家庭單元中“小手拉大手”的親情作用、小區鄰裡“一手暖千手”的幫扶作用,實現防控疫情上的“五個轉變”——把“要我參與”變“我要參與”﹔“零星參與”變“系列參與”﹔“隨意參與”變“科學參與”﹔“單個參”變“多項參與”﹔“個人參與”變“團隊參與”。在人員出行的准備上,盡量運用大數據、網格化、雲平台的全員管理,實現三個環節的閉環式運行——疫情來源人人皆知曉﹔疫情危害家家能明了﹔疫情防護個個都做到。

“三返”人員在出行之前就有街道社區、村民自治、專業骨干等基層組織多種力量的引導與幫助,通過電視屏、公告欄、宣傳欄、村喇叭、手機報等多渠道、多時段、多層次的健康常識灌輸,迅速建立起完整且人人擁有的健康常識賬本並自備隨用,是切斷本次疫情傳染來源、阻斷傳播途徑、保護易感人群的特別力量。

重心下移 疏堵結合 備齊用好健康管理的“固定賬”

本次新冠肺炎疫情具有毒性強、傳播快、危害大等特點,容易出現二代乃至三四代的新發病人,還可能出現焦慮、恐慌等心理疾患的后發病人。無論是從目前內防擴散、外防輸入以及降低發病率、減少死亡率的緊迫需要,還是防止心理疾病等后續其他的疾病出現,都應重心下移、疏堵結合,才能防患於未然。

“疏”即是要通過通俗易懂的語言和文明便捷的行動,引導城鄉群眾防控知識早了解、防控技能會使用、防空效果會評估,自覺服從和落實各級黨委、政府對防控工作的部署與要求﹔通過建立簡易准確的健康証明或者健康檔案攜帶出行。“堵”即是在“三返”人員出行前,從源頭研判上不留死角和盲區、堵住漏洞與缺口,還要對出行的線路與方式、出行的時間與同伴採取協商一致和嚴格管控的措施,施行分時段、分區域、分類別、分梯次有序出行、錯峰出行、平安出行。重點對出行人員的健康狀況持續半月全面摸排以及是否去過疫區或與患者有過密切接觸史的流行病調查,進行逐個自我填報與統一篩查相結合,納入到后續限乘火車、飛機、輪船等公共交通的個人誠信評分體系與社會公德建設中,堅決避免和防止帶病出行。

風險平移 遠近結合 備齊用活健康教育的“增值賬”

我國是世界上疫源性疾病最多的國家之一,參照國際統一標准與我國實際已確定的急性和慢性法定傳染病達39種,加之工業化、城鎮化的加速和人口遷徙流動與老年社會提前到來,我國正面臨著傳染病和慢性病多發的雙重壓力。健康教育是一項有組織、有目標、有計劃、有步驟的健康促進系統工程,是提升公共衛生服務水平與質量最普遍和最直接的通用方式。

本次疫情的發生,暴露出個別地方與人員健康教育缺乏、社會公德缺失、公共管理缺位等多個薄弱環節和症結。我們既要針對現階段扑滅疫情的需要,織好健康教育的網絡與平台,還要在痛未定時就超前研判、多種途徑來總結與反思這次全民戰疫發生的危害與傷痛而舉一反三,既要增強戰勝疫情的信心,還要立足長遠,用政府主導、市場主體、專業支撐、持續改進的專業方式,把健康教育列入國民教育的綜合實力中去統籌謀劃,推動多管齊下和分類實施。比如:從今年起,逐年增大人均公共衛生均等費用並提高健康教育所佔的比例﹔完善和提高基層公共衛生服務的設施與能力,在各級各類公立醫療機構和醫學職業教育機構中強化健康教育的內容與職能﹔將健康教育納入各級黨校和各類管理機構公共安全應急管理的培訓之中﹔在各級主流媒體中持續刊播健康教育的專業知識與技能﹔在“文明城市”“文明單位”“文明家庭”的創建中強化健康教育考評體系與權重分值﹔對《傳染病防治法》等相關法律法規進行必要的修訂與完善﹔把后續的健康教育納入到對地方各級管理部門的年度考核之中,實行通報制、督辦制、限時整改制直至一票否決,為全民健康保駕護航。

(責編:高紅霞、羅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