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蔬爭鮮

2020年02月20日09:48  來源:廣州日報
 
原標題:春蔬爭鮮

兒菜

香椿

韭菜

豌豆苗

春菜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春雨灌溉了世間萬物,自然的生命蓬勃發展。鮮嫩的芽苗從沉睡的土壤中醒來,破土而出,那欲滴的青翠,直叫人欣喜滿面。採擷春蔬來,餐桌春色添。當下,市民多居家用餐,讓一抹春色掃去沉悶,為住家飯菜帶來更多盎然生機。

兒菜:

纖維豐富 有助解膩

這名字讓人一讀起來就覺得有故事。之所以叫“兒菜”,完全是外貌決定的,葉環抱著翠綠的芽包,就像孩子們將母親圍繞在中心圈裡一樣,因此也還有母子菜、抱子芥等別名。外葉濃綠略發黃時,表示已經成熟了。據廚師說,農民在秋天播種,春天裡兒菜成熟,採收高峰期為三四月份,2月份也可提前採收,這是四川地區的特色菜,是纖維豐富、有助於解膩和促進結腸蠕動的保健菜。這個季節在廣州的一些菜市場可以買到。

它有芥菜的清香甘甜,肉脆無渣,這興許就是應季帶來的好處。將它切開來,能見裡頭的潔白嫩,乍一看,綠白相間。吃法方面,涼拌、腌泡、炒、燴、炸、涮、水煮等皆可。四川人王丹梅告訴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她家一般用兒菜來做湯或泡菜。

做法通常是去莖,不用削皮,清洗干淨,也可不切開整個制作。在鍋中煮開水,將兒菜放進去煮熟,熟到筷子能戳進去。熄火撈起晾著。再用醬油、鹽、辣椒醬和油調成蘸料,放上一點切碎的姜蒜,就這麼簡單。願意折騰的,不妨專門煮份雞湯,用它浸潤兒菜,那兒菜便多了幾分肉香。雖說近日要轉暖,但早晚溫差大,晚間在家做份臘肉煲仔飯吃,兒菜也是很好的配搭。

香椿:

“非主流”的獨特異香

就在兩日前,廣州的菜市場上冒出了香椿。喜歡吃的老饕喜上眉梢,心裡念叨著:終於等到你啦!香椿非本地物種,但是走進本地已有多年,至少也有十余年,每逢春季它飄然而至,滿足了饞嘴貓們口腹之欲。但香椿也是選人的,獨特而具記憶點的異香注定了它的非主流,喜愛者與不愛者參半。香椿在全國有多個產區,近些年以雲南貨源居多。

香椿有紅綠兩種,價格相去近半。記者在一個菜市場看到,100克的紅香椿賣到16.9元,而同等重量的綠香椿隻要9.9元。吃法多樣得很,最常規的莫過於加入雞蛋液中打勻同煎。西貝莜面村的廚師教路,還可以試試“油潑香椿面”的做法,大家在家不妨一試。在餐廳裡,會用莜面來做這道菜,若是市民在家中改用一般面條亦無妨。煮熟的面條撈起放在約15攝氏度的器皿中攤涼,再配上油炝香椿——將麻油燒到250攝氏度,倒入清洗干淨、盛裝香椿的器皿裡,一邊倒一邊攪拌香椿,大概持續3分鐘,用這瞬間的高溫來鎖住香椿風味。此外,也可做成香椿拌豆腐、酥皮香椿、香椿素菜卷等。

豌豆尖:

烹法要“保它清白”

閉上眼,當聽到春天的名字,腦海中最快浮現出來的是豌豆尖或豌豆苗的名號,舌尖馬上涌上來它們的滋味。這二者都是出自豌豆,但豌豆尖比豌豆苗更加講究精細,取嫩莖葉的尖兒,因此,它的價格也要比豌豆苗貴上一倍不止。記者在市場見到,200克的豌豆尖兒就要賣到12.9元,而同等重量的豌豆苗隻賣5.9元。

在四川各地都有產豌豆苗和豌豆尖,最早從冬末就開始採擷了,一直持續到來年春末,這會兒不正是當時?豌豆尖的那種清鮮,是初春草木蓬生的朝氣,如同清水出芙蓉的江南女子,眉清目秀,素雅淡然。它的這般氣質讓人不忍用它配搭渾濁之食,通常採用“保它清白”之烹法,或素炒、或煮湯。如是吃清湯面時丟入一小撮,整碗面立馬添了清鮮之味。

韭菜:

頭茬為佳 小火快炒

杜甫有詩:“夜雨剪春韭,新炊間黃粱”。頂著初春雨水冒頭的新韭,風骨清瘦,質地細嫩無渣。稍微撕開一道口子,那韭香氣息扑面而來,讓人恨不得馬上切碎了它,做成韭菜餃子吃。惠食佳大公館的大廚發哥說,最好吃的韭菜是第一茬。每割一次,韭菜葉會一開二, 二變四,愈割愈茂盛,但葉子的纖維也變得越韌。韭菜要做得好,建議“小火快炒”,不需要飛水,最重要是動作要快。清炒或者配搭河鮮炒,都是絕佳的春天菜肴。過了三月,韭菜就容易起渣了。

春菜:

名副其實 化油開胃

它的名字已直白地告訴所有人:“我從春天來”。春菜是潮汕地區家家戶戶常吃的品類,有著“萬物回春”之意。現在,它也登陸廣州的菜市場了。

春菜屬於芥菜類,相對大株,但是它的菜莖並沒有一般芥菜那麼粗,幼細得多的莖上,葉片尖長,紋路清晰呈齒狀。做法以炒和煲湯為主,最常見的是與豬骨一起煲,它能化解油脂,甘香可口,是打開胃口的一劑“良方”。

文、圖/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曾繁瑩

(責編:袁菡苓、高紅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