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雖冷,但已有春的氣息。2月17日上午,阿壩州確診的唯一 一名新冠肺炎患者治愈出院。至此,阿壩州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實現“清零”。
在四川省當天的疫情通報中,成都市無新增病例,這是自成都市出現首例確診病例以來出現的首次零增長。在全省,已有18個市州實現確診病例零增長。
自我四川發現首例輸入性新冠肺炎疑似病例以來,全省醫務人員一直奮戰在抗擊疫情的最前沿,以“最美逆行”的搏擊姿態,堅守崗位、日夜奮戰,守護群眾平安健康。
出征 疫情就是命令
這是一場必須打贏的疫情防控阻擊戰。疫情發生后,我省迅速建起集醫療救治、流行病學調研、加強科研、跟蹤世界新成果、借鑒全球好經驗於一體的疫情分析研判機制,在防控上爭取主動和先機。
疫情就是命令。各個醫院緊急行動,成立應急指揮小組、專家小組,緊急開展預檢分診、啟動發熱門診,開設隔離病房。
廣大醫務人員匆匆告別家人,沖向防控一線,沖向危險的戰場。
“再危險也要向前沖。”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全體人員放棄春節休假,紛紛請戰。四川省人民醫院、成都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廣元市第三人民醫院等醫院醫務人員紛紛自願報名加入疫情防控阻擊戰。
在偏遠的廣元市青川縣馬公鄉,鄉衛生院院長李長安一直堅守在交通要道上的疫情檢測站,“我守在這兒,就是為了大家的健康。”
大年三十,蓬安縣人民醫院醫生彭琳臨危受命進入隔離區,與同在一個醫院的丈夫趙鴻江難以相見。
因為大愛,他們直面困難、義無反顧。
1月25日,正月初一。我省由138人組成的首批援助湖北醫療隊完成集結,正式出征武漢戰“疫”第一線。“打勝仗、零感染!這是這支隊伍必須完成的兩大目標。”我省第一批援助湖北醫療隊的領隊劉成說,在如此緊迫的時間完成集結,這是我們四川人的力量,“川軍”就是要有“能打仗、打勝仗”的精氣神。
1月28日下午,我省第二批援助湖北醫療隊150名隊員啟程出征。在廣元援助湖北醫療隊出發現場,一名男子站在大巴車邊,大聲朝車裡的妻子喊:“趙英明,平安回來!你平安回來,我保証包一年的家務!”
我省還有許許多多像趙英明一樣的疫情中的逆行者。
“我和其他護士不一樣,我是汶川的呀!我必須去!”面對疫情,四川省第四人民醫院護士佘沙三次請戰,2月2日如願隨四川省第三批援助湖北醫療隊出征。
目前,我省已向湖北派出8批次共計1200余人的醫療隊伍,他們日夜奮戰在定點醫院、方艙醫院等抗擊疫情的主戰場。截至2月14日24時,1批-6批援助湖北醫療隊管理住院病人882人,其中危重症249人,共治愈131人。
戰斗 病房就是戰場
“劉老師,21床情況危急。”2月13日8時,武漢市紅十字會醫院12樓病房通道裡傳來護士急切的喊聲。
西南醫科大學附屬中醫醫院急診科主治醫師、我省援助湖北醫療隊隊員劉操放下手中工作,快步沖到病床前。氧飽和度30%、呼吸急促,眼前,是一名危重症病人。經過全力搶救,這位60多歲的病人身體狀況在中午總算平穩下來。
醫院就是前線,病房就是戰場!1月31日20時,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主任梁宗安走出成都市公共衛生臨床醫療中心。在這裡,他一干就是10個小時。疫情發生以來,這已是常態。
很長一段時間,成都市公共衛生臨床醫療中心醫務人員沒睡好一個覺,精心照料每一名患者,會診、討論、調整方案……1月29日,四川首例新冠肺炎患者在成都市公共衛生臨床醫療中心治愈出院﹔2月2日,6名新冠肺炎患者經成都市公共衛生臨床醫療中心全力救治后解除隔離。
“累點沒關系,隻希望更多患者平安。”成都市公共衛生臨床醫療中心新冠肺炎應急隊隊長楊銘說。
每一分、每一秒,醫務人員在“最美逆行”中披荊斬棘,用生命守護生命。省衛健委副主任宋世貴介紹,我省按照疑似病例、確診病例、重症病例和危重症病例四個層級,分類制定救治方案。其中,尤其強調對重症和危重症患者實行“一人一案”的精准治療。
更多的嘗試進入病房。截至2月14日24時,在全省報告的470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中,中醫藥參與救治率達到90%。在前期臨床研究基礎上,我省已推出療效確切的“新冠1號、2號、3號”醫院制劑,在全省205家醫療救治定點醫院調劑使用。
更多的力量進入戰場。2月11日下午,一場5G遠程會診在四川大學華西醫院開啟,患者是一名遠在綿竹的嬰兒,這也是省內年齡最小的新冠肺炎無症狀感染者。目前,5G遠程會診系統首批已覆蓋全省27家醫療機構,保持24小時緊急遠程會診響應機制。
截至2月17日零時,我省累計報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確診病例495例,涉及21個市州,其中,已治愈出院136人。
希望 信心凝聚力量
“你要好好的,聽醫生的話,你一定會好起來的。”2月14日上午,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東院,四川大學華西醫院援助湖北醫療隊接管的病房裡,一對八旬夫婦相互鼓勵。
2月17日10時,又一名新冠肺炎治愈患者走出遂寧市中心醫院傳染病院區,“是醫生護士給了我希望,他們是我的恩人。”
“四川加油,武漢加油”,四川醫務人員防護服上寫著類似這樣加油的文字。他們的到來,不僅帶來寶貴的醫療資源,更在武漢的病房裡傳遞著希望。
信心,來自醫務人員日夜堅守,以生命擔使命。
從1月17日至今,楊銘連續駐扎在成都市公共衛生臨床醫療中心。在這連軸轉的一個月,這位44歲的女醫生已陪伴30余名新冠肺炎患者康復出院。“希望我們的忘我工作,能換來更多人的平安!”楊銘說。
信心,來自多條戰線攜手,將病毒的面具層層剝離。
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微生物檢驗所40多名職工全員上崗,每天在實驗室與病毒展開直接“對話”﹔在省人民醫院的門診大樓,全新改造3個單向進入通道(醫務人員通道、普通病人通道、發熱和疑似新冠肺炎患者專用通道)開啟運轉,我省醫院三級預檢分診、“三通道”管理等防控措施讓病人多了份安心。
信心,也來自身處漩渦之中的樂觀面對。
2月10日,伴隨著《火紅的薩日朗》音樂,在四川醫療隊入駐的武漢客廳方艙醫院,醫務人員和患者一起跳起了壩壩舞。
2月14日下午,宜賓市第二批3例新冠肺炎患者治愈出院。“吃好、睡好、配合好治療,樂觀的心態是最強大的戰斗力。”為慶祝這次勝利,一名出院患者特意換上了新衣。
信心,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凝聚起磅礡力量。
一抬頭,發現樹上的花已開了,紅的、白的、淡黃的……2月14日,走出工作了20多天的醫院,西南醫科大學附屬中醫醫院呼吸內科護士、我省第一批援助湖北醫療隊隊員李婧驚喜地發現了武漢街角的一片花海。
“春天,就這樣悄悄地來了,在不知不覺之中,在經歷了風雨之后。”在一篇戰“疫”日志的結尾,李婧寫下這樣的文字。(記者 黃志凌 袁敏 石小宏 范芮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