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擊疫情 安心居家有妙招

成都市精神衛生中心心理治療師 何江軍

2020年01月29日16:55  來源:人民網-四川頻道
 

時值全國上下開展抗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的攻堅克難時期,大家積極響應號召,盡量減少了外出,如何調整居家的心態呢?可以從如下八個方面來考慮。

一是梳理家中情況,增強居家底氣。

疫情來襲,知己知彼才能穩如磐石。可以梳理家中成員的健康狀態、生活物資的儲備、防護用品的准備、應急物品的配置和急需外出辦理的事項等,並在成員間及時的通報。家人心中控制感增強了,安全感也就會更實在。

二是關注官方信息,避免從眾跟風。

疫情防控屬於重大社會公共衛生事件,各種謠言、小道消息和來路不明的視頻,往往經不起考究。要少交“智商稅”,獲取官方渠道的信息。如家人分享可能是謠言的消息,不要急於義正言辭的否定,容易刺傷其自尊心。可以先肯定其“好”的出發點,再委婉分析,柔化引導。

三是出門主動防護,避免激化矛盾。

外出,意味著穩定狀態的打破,容易引起家庭成員緊張。確需外出的人員應量力而行,特別是體質虛弱或有疾病在身者不要一意孤行。出門前應主動配好個人防護,主動告知去的地點和做的事情,讓家人放心。避免使用“不要管我”“沒你事兒”等話語,增加家人心理的不滿情緒。

四是回家及時免疫,做好信息通報。

平安回家,但也容易帶“菌”回家。外出者應在家門口,可以當著家人的面,進行消殺處理。進屋后,可以主動告知家人出門后看到的情況,讓家人知曉,避免信息缺失帶來的心理恐慌。告知信息時要注意,由於家庭是相對封閉的環境,每個人的性格氣質也不同,容易誘發負面情緒的發酵,所以應在客觀的基礎上,陽光、正向的通報信息。

五是積極營造氛圍,保持適度空間。

這個春節期間既然已經很“特別”,哪就好好“特別”的過。消除慣式“新春佳節”,主動創新“歡樂祥和”,聚焦家庭內的生活節奏,穿插一些成員喜歡或曾經計劃的活動,比如唱歌、書畫、廚藝、講故事、瑜伽、健身等,讓有限的空間變得豐富多彩。注意在集體活動外,應適當給成員留出個人活動的時間和空間。

六是注意包容理解,減少沖突狀態。

心理學研究發現,長期封閉的環境,讓人容易情緒低落、心情煩躁、自我評價偏低、注意力難以集中等。加之,來自於新聞媒體報道的想象暗示,疊加家庭成員進出的現實擔憂,都容易讓人積累不良情緒。因此,要注意提醒家人,在特殊時期,多感恩陪伴,寬容溝通中的不當,及時協調消除隔閡。

七是梳理未來規劃,做好多種准備。

越有多種預案,越有彈性的預期,越能減少心理的危機感。可以採取全家頭腦風暴的形式,把近期可能的情況都納入考慮,面對疫情做好短期、長期的規劃,涉及工作、經濟、人際和生活等多個方面,做到不管風吹浪打,勝似閑庭信步。

八是關注特殊個體,緊急情況求助。

對一些特殊家庭,比如家中成員曾有精神分裂症、抑郁症、躁狂症和癔症等精神類疾病或正處在康復期,或者有成員因冠狀病毒肺炎被隔離觀察等,應高度重視家人的精神狀態情況,及時向當地精神醫療機構獲取專業幫助。

(責編:李強強、高紅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