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4處文物建筑入選國家文物局首次發布的《文物建筑開放利用案例指南》

2020年01月20日08:45  來源:廣州日報
 
原標題:文物活起來 鄉愁留下來

  永慶坊李小龍祖居。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莫偉濃攝

  萬木草堂 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廖靖文攝

  2019年12月5日,國家文物局首次發布《文物建筑開放利用案例指南》(簡稱《指南》)。這部《指南》僅選取了40余處文物建筑,廣州就有4處,分別是陳家祠、永慶坊、萬木草堂和臥雲廬。12月11日,廣州市文化廣電旅游局印發《廣州市文物活化利用試行辦法》及《文物建筑活化利用技術措施指引》提出,廣州市、區人民政府可通過一系列具體措施支持和鼓勵不可移動文物建筑的合理利用,包括拓展文物合理適度利用的有效途徑,創新文物合理利用模式等。

  本月初,國家文物局公布《文物建筑開放導則》,明確支持文物古建對外開放,鼓勵各級地方人民政府出台促進文物建筑開放的激勵辦法和保障措施。

  當“活化”和“開放”成為文物古建領域的關鍵詞,一系列問題也來到台前:開放與保護的關系如何平衡?政府與民間的資源怎樣互補?專業與大眾的口味能否調和?古老與當代的風貌如何協同?廣州這座擁有近4000處不可移動文物的歷史文化名城,究竟如何實現“老城市新活力”,讓城市留下記憶,讓人們記住鄉愁?

  案例聚焦

  建博物館 陳家祠成“流量大IP”

  政府托管 萬木草堂“潮”了起來

  “近年來,廣州不斷推進不可移動文物保護利用工作,積極探討文物活化利用模式的多樣化。”廣州市文廣旅局文物處負責人表示,其中一種重要的模式就是政府直管,建設專題博物館或原址保護展示。這種模式對於一些產權比較清晰的文物場所來說效果很好。

  政府直管 專題博物館建起來

  通過這一模式,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楊匏安舊居得以保護修繕以及活化利用。楊匏安舊居是其1918-1927年間在廣州工作的主要居住地,也是早期中共黨團組織在廣東的重要活動據點。由於歷史原因,該建筑長期缺乏有效管理和維護。自2018年12月以來,在多個職能部門的支持下,楊匏安舊居完成住戶安置並移交給市文廣旅局管理后,該局組織實施文物修繕、陳列布展和標識系統建設工作,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組織制定周邊環境整治方案,越秀區具體實施周邊環境整治,2019年4月30日正式對外開放。僅開放前20天,進館參觀團體就達58批次,總人數累計8365人次,目前這裡已成為紅色教育和紅色旅游的重要地點。

  入選國家文物局《文物建筑開放利用案例指南》的陳家祠更是這一模式的成功范例。如今的陳家祠,不僅是收藏廣東地區民間手工藝產品最全的優質博物館,還通過建研究和教學基地、開設書院演講、舉辦非遺現場活動等互動性、體驗性強的活動把嶺南優秀文化故事講好。去年,民間工藝館參觀量達到145萬人次,文創產品全年銷售額達688萬元,成為廣州文博界的“流量大IP”。

  連片改造 “激活”新河浦老街區

  另一種模式是政府統籌進行整體改造。即對於歷史文化資源比較聚集的片區,依托不同類型文物資源,推動區域性文物資源整合和集中連片保護利用。比如年輕人喜歡去“打卡”的“新河浦”,這片歷史文化街區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中共第三次全國代表大會會址,也有廣州市文物保護單位東山浸信會舊址、隅園等。從2007年開始,社區綜合整治工程啟動,對河涌、主要道路、公共空間等按照景區化標准和要求優化,一系列規劃編制完善,以更好地保存街區歷史文化肌理,合理規劃街區空間布局。

  這種讓歷史文化“活”起來的嘗試激活了街區內的老建筑。比如,馨園原為民國時期廣州警察署長的宅邸,通過引入民間資本介入將其租下,重新布局現代化水電設施,融入現代嶺南風味元素,引入文化藝術、會議商務等新產業,老建筑煥發蓬勃生機。

  企業投入 萬木草堂有“潮”玩法

  去年12月30日,“山外山——劉釋之范白詩書畫作品展”在中山四路的萬木草堂開幕。古雅的墨跡懸挂在古色古香的壁面,與周遭的天井、綠植、雕塑、屋瓦構成極為優美的畫面。通過一系列創新活動,“萬木草堂”作為一個多元載體,在北京路文化核心區發揮了重要作用。

  引入企業投入資金,政府托管,是廣州探索文物活化利用的第三種模式。萬木草堂過去雖然頂著“戊戌變法策源地”的光環,但真正入內參觀的市民很少。越秀區幾年前委托所在區域的越秀區文德文化商會對其進行管理,活化利用為萬木草堂陳列館。

  越秀區文廣旅體局文物博物管理科負責人告訴記者,國家文物局發布的《文物建筑開放利用案例指南》裡將萬木草堂的經驗總結為“功能適宜”“社會活動”和“管理運營”,實際上就是將原功能與新功能混合實現了“品牌效應”:草堂內保留書屋的布置,很多學校在此舉辦開筆禮﹔創設聲音博物館、3D全息投影文創課程等更是將文化和科技結合起來的“潮”玩法。

  社會參與 永慶坊激發社區活力

  而對於私人產權或產權關系較為復雜的不可移動文物,廣州則採取政府支持、吸引社會力量參與的模式進行保護利用。

  2015年12月,荔灣區將永慶坊地塊選作“廣州最美老街”恩寧路項目的更新試點地段,通過體制機制的創新以及更新方法的嘗試,依托社會力量恢復老街活力。2016年,萬科中標永慶坊舊城改造,對片區近8000平方米進行一期“微改造”﹔同年9月,永慶坊文化創意街區開業。這裡在保留嶺南特色風貌的舊建筑同時,引入了文旅商業、眾創辦公、創意產業,讓市民、游客找到各種符合個性化口味的玩法。

  對此,《文物建筑開放利用案例指南》中評價,永慶坊“保育歷史文化,活化利用舊城”的理念保護了街區和肌理。而通過尊重居民意願、合理置換居住人群的方式,使人口得到優化,增加了社區活力。

  活化文物 打造公共文化設施

  日前,記者走進廣州花都區炭步鎮塱頭村。在由老屋小院改造而來的“慧德書院”裡,主人費凡正在烹茶待客。他告訴記者,希望通過將傳統國學教育和當代的夏令營、親子營等形式結合,讓孩子們在游學中體驗到傳統文化之美。記者了解到,塱頭村很多文物建筑都結合文化傳承的需要,基本延續文物建筑原有的功能來進行活化利用。比如,谷詒書室辟為炭步鎮中小學德育活動基地,開起了國學講堂﹔南野公書舍辟為曲藝社等。炭步鎮旅游辦經理駱鳳和表示,古村的活化從兩方面入手,一是整體保護修舊如舊﹔二是在保護的基礎上利用,創新激活文脈。

  這是一種政府引導、建設基層公共文化服務設施的模式。入選《文物建筑開放利用案例指南》的白雲區臥雲廬等文物建筑就是在這樣的模式下得以活化,成為公共文化服務設施。

  基層思考

  市民分享文化遺產紅利

  白雲區文物博物管理中心業務部部長冼永城

  冼永城回憶,2008年左右,廣州與佛山兩地提出廣佛同城化,處於廣佛同城橋頭堡的金沙洲備受重視,作為廣州市第七批文物保護單位的臥雲廬開始修繕,竣工后交由金沙街道管理。由於建筑造型特別,又是文物,成了金沙街的地標。

  “我們文物部門認為,文物空置著,不但對文物建筑本身造成危害,更是浪費了優秀的文化資源”。冼永城說:“應該讓市民共同分享文化遺產帶來的紅利,必須要讓文物活起來。”在白雲區文物部門的倡議和引導下,金洲街文化站與一家文化傳播企業聯手,將臥雲廬合作開辟為廣州首個社區藝術館——金沙社區藝術館。金沙街辦事處在藝術館必要的硬件建設上投入資金,文化公司負責日常管理和組織開展藝術交流等活動。2012年1月至今,臥雲廬已接待前來參觀的市民游客近50萬人次。

  採訪中,住在旁邊樓盤中的居民林秀君告訴記者:“我爸爸有時會到臥雲廬裡學書法,老人家很開心。平時我也經常帶孩子去看展覽。臥雲廬已經成為我們金沙洲的重要景點之一啦。”

  專家點評

  文化符號融入當前時空

  廣州美院副教授,中國南粵古驛道視覺和景觀設計總監、研究中心執行主任梁迪宇

  文物活化的目的是讓更多人受益,增強人民群眾的幸福感。無論採用怎樣的模式,看一個項目成不成功,最主要還是要看它受不受歡迎,大家願不願意主動來“購買”它。

  而這往往並非靠單一產品就能帶動,更取決於立體化綜合體驗的營造,包括實景設計、現代化綜合服務、創意內容生產等各方面的有機組合。在項目運行的過程中,怎麼能讓更多有創意的產業行業樂於並且便於進入,怎麼能把年輕人吸引過來,考驗的其實是各方平衡共生的能力。參與各方其實都需要學會“讓利”,比如政策的制定,稅費、租金的設計,對回報的預期等。

  對文物不能用停滯的眼光來看,活化需要在“現在進行時”中進行,隻保留舊的形式談不上活化,那些過去的文化符號、印記,隻有很好地融入到當前的時空中才有意義。同時,文物活化和保護之間有可能存在一定的矛盾,所以必須事先設計好防范措施,依照嚴格的規則執行。

  記者手記:

  社會力量參與進來 鮮活業態成長起來

  近年來,廣州先后開展了沙面建筑群、近現代革命史跡、抗戰史跡、鄉村文物等專項文物調查,支持管理文物建筑的使用單位或業主在符合文物保護的前提下充分合理利用內部空間,進行多種模式活化利用,促進文化遺產保護可持續發展,提升文物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記者在採訪中發現,廣州在文物活化方面的多種模式,其實互相之間常有交叉。但無論哪種模式,都擺脫了過去曾有的那種政府單打獨斗的局面。更多的社會力量參與進來,更多鮮活的業態成長起來,更多運行的方式和機制被探索出來。一方面,政府部門得以騰出精力和資源進行更多的頂層設計和長遠規劃﹔另一方面,基層對於城鄉微觀層面的熟悉了解和深厚感情,往往能夠更好地讓文物建筑在活化過程中,不脫離原有的成長土壤,得到良好的保護。

  文/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卜鬆竹、廖靖文

  圖/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王維宣(署名除外)

(責編:高紅霞、羅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