窮妙極巧構“新城” 看“文旅成華”如何擦亮城市品牌

2020年01月19日16:56  來源:中國青年網
 
原標題:窮妙極巧構“新城” 看“文旅成華”如何擦亮城市品牌

  作為成都市面積最大的中心城區,成華區取“成都之精華”而得名。回顧2019年,成華區聚焦融合發展奮力打造“文旅成華”區域品牌,通過“產城融合”的文旅產業擦亮“文旅成華”的城市品牌,為成都市建設全面體現新發展理念的國家中心城市貢獻力量。

  近年來,成都市成華區緊緊圍繞成都建設“三城三都”戰略部署,挖掘整合具有成華特色的核心發展價值,聚焦建設世界精品旅游目的地,打造5G+等各類體驗消費新場景,全力推動文商旅城融合發展,讓“天府成都·文旅成華”享譽全國、走向世界。

  成華區地標之一339電視塔。中國青年網實習記者 方琪迦 攝

  高舉改革火把,搶抓“三城三都”建設機遇

  工業遺跡成文旅融合的動力“源泉”

  從“工業成華”走向“文旅成華”,成華區一路破浪前行。通過搶抓成都“三城三都”的建設機遇、推進文商旅城融合發展,2019年,成華區全年共接待游客1965萬人次,旅游收入突破315億元分別同比增長15%,74%。

  但在此之前,“老工業基地+大農村”的格局使成華區一度面對“環境污染嚴重、市政功能滯后、生活配套匱乏”等種種問題。

  東郊記憶園區。中國青年網記者 宋繼祥 攝

  東郊記憶園區內,象征老工業的工人雕像與“流行天王”邁克爾杰克遜同框,獨成一道風景。目前,東郊記憶每年入園游客達500萬人次,累計接待入園游客超過3000萬人次,成為天府文化通向世界的一個新窗口。

  2017年5月,成都公布全市29處近現代工業遺產保護名錄,其中有14處位於成華境內,大部分集中在成都東郊文創功能區。如何高效利用豐富工業遺產資源便成為了成華區一大難題。面對轉型挑戰,成華區堅定不移地高舉改革火把,按照“文旅成華”的發展定位,不斷調整重塑產業格局。對此,成華區遵循“工業遺存+文創園區+文旅地標”三位一體開發理念,對各類工業遺存實施產業化再造。共實現了對7處共計26萬平方米老廠房老倉庫的產業化利用,以最大限度的風貌保留還原歷史場景、凸顯地域特色。

  經過改造,原紅光廠改造成為了大家熟知的“東郊記憶”﹔原禾創藥業倉庫改造成為了“完美文創公園”﹔原機車廠改造成為了“中車共享城”。這些工業遺跡,連點成線,聯線成片,蝶變為“東郊文創城”。隨著“文旅成華”建設步伐的加快,工業遺跡反而成為了文旅融合的動力“源泉”。

  實現了產業格局的重新塑造后,東郊片區的“痛點”也得以一步步轉化成為發展文創產業的“亮點”。

  隨著文旅產業的興盛,文旅融合讓這些不斷“活化”的工業遺存煥發新生。“文創+”、“園區+”,新的場景、新的業態激發了新的消費,這裡正在形成泛娛樂消費體驗新商圈。

  統籌資源優勢,做強文旅標杆

  成華區擦亮“文旅成華”城市品牌

  除了“工業文明”,在以熊貓基地為核心的成都熊貓國際旅游度假區,成華區緊抓成都建設世界文化名城和“三城三都”等重大機遇,重點發展“熊貓主題旅游”和“熊貓主題文創”兩大主導產業,奮力打造四川大熊貓文旅品牌核心承載地,更好的推動國際大熊貓等獨具魅力的特色文化資源創造性轉化與創新性發展。

  隨著“三城三都”的理念深入成都的骨髓,可以說,成都任何一個決策、建設、營運的項目都不再是單一元素的表達,而是融合了多種要素。

  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中國青年網記者 宋繼祥 攝

  如今,“熊貓星球”重大項目已經開工建設,其中龍頭項目“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改擴建工程”完成后,規模將是現在的3倍。

  屆時,成華區將在做好大熊貓科研保護的基礎上,整合開發大熊貓IP資源,開發富含大熊貓“基因”的工藝、動漫、影視等文旅新產品,推動大熊貓生態價值、文化價值、經濟價值有機融合,打造“熊貓+研學”、“熊貓+文創”、“熊貓+藝術”、“熊貓+綠道”、“熊貓+演藝”、“熊貓+美食”等泛大熊貓文化主題的新型生態旅游產品,創新構建大熊貓主題新消費場景,為彰顯“熊貓之都”品牌做強支撐。

  為此,作為構建“快旅漫游”體系和促進旅游轉型升級的重要抓手,2019年2月2日,成華區在提升旅游交通服務旨在開展精品旅游軸線方案編制工作的同時,開通了運營串聯“太古裡-猛追灣-東郊記憶-北湖公園-熊貓基地”的精品旅游軸線直通車,完善“快旅漫游”服務體系,推動以軸串景、以軸聚業、以軸興文、以軸連片,助力“文旅成華”享譽全國、走向全球。

  目前,成華正在打響“熊貓星球、夜游錦江、東郊記憶”三個品牌,通過加快猛追灣市民休閑區城市品牌的打造和推廣,將香香巷、望平坊、成都339串聯起來,形成沿河夜游業態﹔加快實施夜游錦江項目,完善沿河夜景、高塔燈展、夜間游樂消費場景,豐富夜游業態。通過加快推進文商旅融合發展,成華區打造天府成都“新窗口”,使文化因旅游帶動而傳遍四海、旅游因文化植入而意蘊悠長,在成都建設“三都三城”行動中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讓成華擁抱世界和未來的姿態更加精彩。

  從休閑之都到賽事名城

  “體育 ”文商旅體城的融合發展之路

  為打響“天府成都·文旅成華”品牌,近年來,成華區聚焦文化交流,積極搭建國際文化交流平台,為“文旅成華”的建設帶來源源不斷的新動力。

  隨著2019年“國際劍聯女子重劍世界杯、國際友城青年音樂周、國際自行車聯盟都市自行車世界錦標賽(UCI都市自行車世錦賽)、世界文化名城論壇、中國自行車車迷健身節……”等眾多國內外賽事接踵而至,眾多國內外品牌賽事活動相繼在成華區精彩展演,在為品牌塑造注入動力的同時,“天府成都·文旅成華”也得以享譽全國、走向世界的快車道。

  這一年中,成華區以“體育+”工程為抓手,打造“文化+體育+旅游”一體化城市品牌,促進文商旅體融合發展的業態布局,為成都建設“世界賽事名城”和成華區創建“天府旅游名縣”發揮積極作用。

  作為成都市的中心城區,探索“體育 ”文商旅體城融合發展之路,“天府成都·文旅成華”已走在全國前列。

  成都市成華區文體旅局局長楊楠曾在採訪中表示,以體育為媒介,全面深入挖掘成華核心發展價值,融入特有的都市熊貓文化、東郊記憶工業文化、北湖綠道生態文化,促進文化、旅游、商業等資源融合發展,是打造天府成都·文旅成華城市品牌的新路徑、新模式。

  重塑新經濟發展空間格局,領跑成都新經濟

  功能區加速從工業經濟向新經濟轉型升級

  在10余年的建設發展中,成都龍潭新經濟產業功能區歷經“都市工業—總部經濟—新經濟”三次轉型。

  作為成都首個以新經濟命名的產業功能區,龍潭新經濟產業功能區深耕三大新經濟形態,重點發展“數字經濟”“智能經濟”和“共享經濟”兩主導一特色產業,優化園區營商環境,大力推行政務、企業數字化,打造產業發展突出、企業優勢明顯、園區智慧升級的千億級示范產業功能區。

  2019年12月14日,以“洞見價值”為主題的2019中國數字化年會在成都舉行。作為活動主辦方之一的成華區,迎來了數字產業創新研究中心的正式揭牌。此舉也標志著“數字化年會”IP將永久落戶成都市。

  這一年,成都龍潭新經濟產業功能區引進12個重大產業化項目、30余家國內外檢測機構、100余家主導產業樓宇企業,一座千億級新經濟產業功能區正在崛起。

  目前,已經聚焦了新經濟企業420家,功能區年總產值達700億元的成都龍潭新經濟產業功能區實現了“產城人”向“人城產”的發展思路轉變。此外,在2019年12月23日,被譽為四川經濟界“奧斯卡獎”的“榜樣中國·2019四川十大經濟影響力人物”頒獎典禮上,五大榜單之一“2019四川十大產業園區”榜單上,成都龍潭新經濟產業功能區榜上有名。

  目前,成都龍潭新經濟產業功能區已引進了4家世界500強企業項目,落戶了芯片銀行等32個重大產業項目,推動成焊寶瑪等3家企業躋身全市新經濟“雙百”企業,扶持卡諾普快速成長為行業標准制定企業,龍潭檢驗檢測園入選國家檢驗檢測高技術服務集聚區,22萬平米航天產業園加快建設,25萬平米東廣人工智能谷年底開建,功能區正加速從工業經濟向新經濟轉型升級。

  根據規劃,到2022年,成華區將基本建成具有核心競爭力的文創產業生態圈,搶抓成都建設“三城三都”機遇,策劃打造文商旅城融合發展“一軸線三品牌”,推動“天府成都·文旅成華”區域品牌走向世界。(記者 李永鵬)

(責編:高紅霞、羅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