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墨裡的年:爆竹除舊歲 春暖入屠蘇

2020年01月17日07:10  來源:四川日報
 
原標題:爆竹除舊歲 春暖入屠蘇

  新春的腳步越來越近了,人們辭舊迎新,辦年貨、貼窗花、買新衣、包餃子、探親訪友……有滋有味的中國年,紅紅火火的中國年,熱鬧而隆重的中國年從未改變。在新春即將來臨之際,天府周末推出“紅紅火火中國年”特別報道,溯源那些世代流傳關於年的文化符號、精神寄托,探訪那些從未終止的關於年的喜慶熱烈、奇妙創意,期待中國年更紅、更火。

  自古以來,春節就是中國最重要的節日,更是文人墨客筆下最深情的追憶。唐詩宋詞、元曲、小說、散文、戲劇中都能找到關於春節、過年的精彩描述。筆墨有溫度,在這個庚子年春節,著名詩人周嘯天、四川大學教授張放,將名人筆墨下的﹃年﹄娓娓道來。

  除夕、元日、元宵

  春節詩詞漸入佳境

  “中國人過春節的歷史,可以上溯到三千多年前的殷商時期。”周嘯天介紹,春節是中國時間跨度最長的傳統節日,從大年三十到正月十五,“其中有三個主要的節點,一是除夕,即大年三十﹔二是元日,又稱正旦、歲首,即正月初一﹔最后一個就是元宵,又稱上元、元夕、元夜,即正月十五。”周嘯天說,傳統詩詞對春節的描繪,主要就集中在這三天。鮮為人知的是,這三天的詩詞並非籠統地歌頌過年好,而是各有主題,風格各異。“除夕詩詞斷愁腸,元日詩詞喜洋洋,元宵詩詞最熱鬧,總而言之,是漸入佳境。”周嘯天感嘆道。

  除夕

  辭舊迎新百感交集

  “除夕詩詞多為抒發愁緒。”周嘯天直言,這個愁,既有鄉愁,也有文人傷春悲秋的人生感懷。“顧名思義,除夕有除舊迎新之意。對小孩來說,增加一歲固然是值得高興的事,但在成人,不免百感交集。”周嘯天拿唐人李福業的《嶺外守歲》一詩舉例,“冬去更籌盡,春隨斗柄回。寒暄一夜隔,客鬢兩年催。”詩寫辭舊迎新,交織著喜悅和感傷兩種復雜情緒。“其實,一夜之間,氣溫不可能有那麼大的變化,只是詩人心理上的感覺。不過新年,也是冬天與春天的分界線,所以是‘寒暄一夜隔’。詩人的愁緒在‘客鬢兩年催’達到了高潮,這一句就是‘馬齒徒增’的意思了,比喻自己年歲增加了。詩人是在嶺外守歲、過年,古代交通不便,在他鄉過年,不免會傷感。”周嘯天說。

  不過,除夕詩也有新年的喜氣,“唐太宗李世民的《守歲》,算是最愉快的了!”周嘯天吟誦道:“暮景斜芳殿,年華麗綺宮。寒辭去冬雪,暖帶入春風。階馥舒梅素,盤花卷燭紅。共歡新故歲,迎送一宵中。”最后一句寫出了舉國歡慶,可謂畫龍點睛之筆。

  元日

  名篇當推王安石

  正月初一,元日,也是詩人們熱愛吟詠的對象。

  “寫元日的詩詞,一般都要圖個吉利,所以多以吉言為主,喜氣洋洋。”周嘯天直言,在孟浩然寫的《田家元日》裡,就表達了這樣的情感。“昨夜斗回北,今朝歲起東。我年已強仕,無祿尚憂農。桑野就耕父,荷鋤隨牧童。田家佔氣候,共說此年豐。”周嘯天直言:“開篇緊扣元日,結尾是美好願望。整首詩沒有寫辭舊迎新的熱鬧,沒有抒發對親人的思念,但詩人那種怡然自得的恬淡人生,躍然紙上,顯然,對於新年,他相當憧憬,並心懷美好。”

  周嘯天認為,元日詩中的名篇,當推王安石的《元日》。詩中所描繪的情景,是最富民俗味的新年。每一句詩,就是一幅喜氣洋洋的畫卷——“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從這首詩,我們可以看到當時的百姓過春節的習俗是放鞭炮、喝酒、換桃符……桃符是古人用桃木刻符於門,用來驅鬼,后來演變為春聯、年畫。五代以來,元日風俗之一是貼春聯。這些習俗,一直沿襲至今,傳統的年味兒並未消失。”周嘯天感嘆。

  元宵

  筆墨道盡繁華盛世

  元宵詩中被廣為描繪、著墨最重的是“燈”。周嘯天提到了初唐詩人蘇味道的《正月十五日夜》,“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暗塵隨馬去,明月逐人來。游妓皆秾李,行歌盡落梅。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他說:“想象一下,整個長安成了燈的海洋,當夜京城還取消了宵禁,城門大開,百姓們通宵狂歡,車馬、歌姬、鼓樂……各種熱鬧的場景交織在一起,好一個太平盛世來臨!”

  而另一首描寫元宵的宋詞,更為膾炙人口——辛棄疾《青玉案·元夕》,“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周嘯天解析道:“首句化用岑參‘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更吹落,星如雨’描繪節日夜晚的焰火,五彩繽紛,如天雨流星。然后寫香車寶馬即游眾,寫鳳簫鼓吹即聲樂,寫民間藝人的載歌載舞、魚龍曼衍的社火百戲……展示出燈節繁華熱鬧,絢麗多彩,令人目不暇接。最后一句更是意境深遠,提高了整首詩的知名度。”

  現當代名家名作

  展現獨有人文關懷

  如果說古代文學中寫春節的詩詞是以寫景抒情為主,那麼,現當代作家對“過年”則展現出獨有的人文關懷。魯迅、老舍、巴金、冰心……這些新文學的巨匠們或在作品中頻繁描繪過年,或以過年為背景,關照芸芸眾生。著名作家、四川大學教授張放表示,這樣的文學更具現代性,這樣的新年更有信仰。

  《北京的春節》是老舍1951年創作的一篇散文。他的筆下,老北京過年是這樣的:“除夕真熱鬧。家家趕做年菜,到處是酒肉的香味。男女老少都穿起新衣,門外貼上了紅紅的對聯,屋裡貼好了各色的年畫。除夕夜家家燈火通宵,不許間斷,鞭炮聲日夜不絕。在外邊做事的人,除非萬不得已,必定趕回家來吃團圓飯。”

  沈從文的《憶湘西過年》描繪了湘西小縣城過年情景:“逢年過節,各街坊多有自己的燈。由初一到十二叫送燈,只是全城敲鑼打鼓各處玩去。白天多大鑼大鼓在橋頭上表演戲水,或在八九張方桌上盤旋上下。晚上則在燈火下玩蚌殼精,用細樂伴奏。十三到十五叫燒燈,主要比賽轉到另一方面,看誰家焰火出眾超群……”

  冰心《童年的春節》,描寫了母親為過年做的美食,突出中國人的飲食觀——“裹滿紅糟的糟肉,還有用醬油、白糖和各種香料煮的鹵肉,還蒸上好幾籠屜的紅糖年糕……”

  民風民俗、天倫之樂、美食佳肴……這些現當代作家,都在自己的作品中為“年”留下了筆墨。“許地山、巴金、李劼人等都寫過新年,我認為,過年不僅僅是中國人的習慣,而是中國人的信仰。血脈親情、鄉愁別怨、祭祖拜宗……都在那短短的幾天得到慰藉,那是一種精神深處的信仰。”張放說,基於此,在中國文壇,無數文人都很重視過年這個話題,他們描寫過年的情景,或者以過年為背景,講述人間冷暖。

  寫過年,不得不提魯迅。張放說:“魯迅有很多作品都是以過年為背景,他自己非常重視過年,因為隻有那個時候,他才能回去看望母親,回到紹興省親。”《祝福》開篇就是描繪新年:“舊歷的年底畢竟最像年底,村鎮上不必說,就在天空中也顯出將到新年的氣象來。灰白色的沉重的晚雲中間時時發出閃光,接著一聲鈍響,是送灶的爆竹﹔近處燃放的可就更強烈了,震耳的大音還沒有息,空氣裡已經散滿了幽微的火藥香。”他也描述民風民俗,“這是魯鎮年終的大典,致敬盡禮,迎接福神,拜求來年一年中的好運氣的。殺雞,宰鵝,買豬肉,用心細細地洗,女人的臂膊都在水裡浸得通紅,有的還戴著絞絲銀鐲子……”

  與古詩詞相比,魯迅的描述更沉郁了些。他新年聽到的,除了“爆竹聲中一歲除”,還有祥林嫂、呂緯甫、孔乙己的命運多舛。張放直言,這並不是魯迅與新年過不去,也不是他特立獨行想要創作悲劇,“其實這是五四時期的現代知識分子與古代士大夫最本質的區別。”張放解析道,古典詩詞裡士大夫對過年主要是描寫辭舊迎新和民風民俗,而現代知識分子,除了描寫表面上的新年氣象,更重要的是在關注人和社會。“芸芸眾生,他們的生存問題、存在意義、未來走向……這些才是現代文人思考的重點。”張放感嘆,魯迅這些現代文人的新年願望,應是天下人都有美好的新年,“他們的文字,才真正具有人文關懷。”

  分歲筵、安樂菜史書裡的風味年夜飯

  民以食為天,年夜飯是過年的重頭戲。一頓地道的年夜飯有什麼菜式,怎樣享用?民俗專家江玉祥經過嚴謹考証,講述各類史書中記載的各具地方特色的年夜飯。

  祭祀畢,則長幼聚飲,謂之吃年夜飯。清末富察敦崇《燕京歲時記》裡“年飯”條記北京吃年飯風俗:“年飯用金銀米為之,上插鬆柏枝,綴以金錢、棗、栗、龍眼、香枝,破五之后方始去之。”年飯要有余有剩,按傳統習慣,正月初一至初五之內不得以生米為炊,第二年吃頭年的飯,以取連年有余的吉兆。北方民俗,盛行除夕包水餃。清李光庭著《鄉言解頤》卷四《新年十事·水餃》:“除夕包水餃,謂之煮餑餑,亦猶上元元宵、端陽角黍、中秋月餅之類也。”

  江南的年夜飯則別有風味。《清嘉錄》“年飯”條記蘇州吃年飯風俗:“煮飯盛新竹籮中,置紅橘、烏菱、荸薺諸果及糕元寶,並插鬆柏枝於上,陳列中堂,至新年蒸食之,取有余糧之意,名曰‘年飯’。又預淘數日之米,於新年可支許時,亦供案頭,名曰‘萬年糧米’。”此外,蘇州風俗,亦稱年夜飯為分歲筵。分歲筵中,有一道安樂菜,以風干茄蒂雜果蔬為之,下箸必先嘗此品。因為唐代陳藏器的《本草拾遺》雲:“茄,一名落蘇。”而吳語落、樂同音,落蘇即樂蘇,邊吃邊叫,以討蘇人快樂的口彩。

  成都年俗,從臘月十六之后,均有吃年飯者,多數人家是在除夕吃年飯。年飯桌上菜肴:臘肉香腸、雞鴨魚肉,不可或缺﹔紅白蘿卜、韭黃、芹菜、萵筍,冬令菜蔬,樣樣俱全。一年辛苦,大吃一頓,務必豐盛,方能討得有余有剩的吉兆。清朝劉沅《蜀中新年竹枝詞》:“隻雞尊酒算奇珍,祭罷財神又土神。隻恐旁人忘忌諱,不祥語至最堪嗔。”劉沅自注:“除夕日祀神畢,一家聚食,謂之‘年飯’,特忌妄言。”此外,發壓歲錢、守歲這些習俗,《燕京歲時記·壓歲錢》《東京夢華錄》《風土記》等也有詳細記載。四川日報記者 肖姍姍

(責編:高紅霞、羅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