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肖裡的年:蒼鬆隨歲古 子鼠與年新

2020年01月17日07:05  來源:四川日報
 
原標題:蒼鬆隨歲古 子鼠與年新

又是一年鼠年到,十二生肖的新一個輪回開始。國人對鼠的感情十分復雜,但作為十二生肖之首,鼠被賦予了聰明、富足、象征多子多孫的美好寓意。子鼠開天、鼠兆豐年、瑞鼠吐寶等成語是對生肖之鼠的贊美。千百年來,無論是在歷代文物中,還是在帝王、名家的畫筆下,甚至國外發行的郵票上,鼠的形象都大量出現。這一次,讓我們放下對老鼠的成見,重新認識生肖之鼠。

瑞鼠吐寶:趣味盎然文物鼠

鼠,人們印象最深的是民諺“老鼠過街,人人喊打”。事實上,千百年來,作為十二生肖之首的鼠,早已被賦予諸多文化屬性。走進博物館,各種造型、不同寓意的鼠,寄托人們對幸福、吉祥的美好向往。

不僅是生肖 還是吉祥物

和鼠有關的文物,包括明清時期黃財神造像、老鼠嫁女的剪紙和織繡,以及把蓋鈕做成鬆鼠狀的陶瓷罐等。

四川博物院的明代黃財神銅像中,就出現“吐寶鼠”形象。博物院典藏部工作人員賴菲介紹,在藏傳佛教中,吐寶鼠是財神的寶物。黃財神、財寶天王等都懷中抱有吐寶鼠。相傳,吐寶鼠生活在海中,天、人、龍三界所有寶物都是它吐出來的。吐寶鼠不會排泄,不管吃什麼都會化為摩尼寶珠從口中吐出。

這種被賦予財富意義的吐寶鼠形象,在故宮曾經收藏了許多,包括清代銅鎏金的黃財神、彩繪泥塑財寶天王像、財寶天王唐卡等等。吐寶鼠尾巴高翹,有的在畫像下面還畫了堆積的珠寶,象征從鼠口吐出。

除了象征財富,鼠的機敏形象也不鮮見。正在成都金沙遺址博物館展出的“金玉琅琅——清代宮廷儀典與生活”展上,一隻6厘米見長的純金累絲工藝鼠,與乾隆的璽印、如意等文物擺在一起。它同樣來自故宮,曾是紫禁城裡的一種擺件或玩具。這件金鼠以累絲工藝制作,還用綠寶石作眼,機靈模樣無比惹人喜愛。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柳宗元曾寫過“鼠,子神也,因愛鼠”。老鼠繁殖力強,葡萄多籽,二者結合,便有了多子多福的美好寓意。四川博物院收藏的清代鼠獸銅鎮紙,風格和圓明園十二獸首中的鼠首比較接近。這隻文物鼠頭微仰,似在觀察什麼動靜,但它身上卻披了一根葡萄藤,其上果實累累。故宮博物院收藏的清代青玉鬆鼠

葡萄,主體是一串葡萄,點綴枝蔓葉片,兩隻鬆鼠攀爬其上。葡萄顆顆飽滿,如欲脹開,小鬆鼠伏身嗅探。物象雖不合比例,卻生動鮮活。表面圓潤細膩,又利用玉料皮色增加細節變化,十分工巧。此外,碧璽鬆鼠葡萄紋佩、鬆鼠葡萄瑪瑙飾件等文物,同樣十分常見。

登上大雅之堂 皇帝都愛畫它

象征了生命繁衍的鼠頻頻入畫,明宣宗朱瞻基也不介意把它繪入畫中。著名畫家齊白石因為愛畫鼠,還有了“鼠”畫家的名號。

1月17日,“瑞鼠吐寶——庚子鼠年新春生肖圖片聯展”在四川博物院以展播形式與公眾見面。來自全國30多家文博單位與鼠有關的文物,集陶塑、瓷器、玉器、年畫、剪紙等於一體,一展中國傳統文化中生肖鼠文化的豐富多彩和博大精深。其中,展出明宣宗和齊白石的多幅鼠畫。四川博物院陳列展覽部工作人員郭倩玲介紹,1427年,朱瞻基喜得長子朱祁鎮(即后來的明英宗),於是欣然提筆,畫了一幅紙本的苦瓜鼠圖。瓜和鼠組合,向來有“多子”之喻。時年29歲的皇帝,以嫻熟的筆法,繪下一幅小鼠立於石頭之上、翹首仰望高懸苦瓜、想吃而不得的情景,借以表達今后“倍加多子”的良好心願。幾年后,他再度提筆畫下《菖蒲食荔圖》和《食荔圖》,三幅畫作以《三鼠圖卷》之名留存宮中,幾百年來,被清乾隆、嘉慶、宣統等皇帝收藏,如今則成為故宮博物院的珍寶之一。

齊白石以畫蝦為人們稱道,畫鼠,也許和他恰好屬鼠有關。老人一生畫鼠無數,筆下之鼠或活潑機靈,或狡猾取巧,或貪婪可愛,個個生動鮮活,再加上他還加配打油詩,既有調侃也有警示。

現存於黑龍江省博物館的《老鼠偷蛋圖》,是齊白石89歲時送給李寶泉先生的一幅鼠畫。在一盞油燈之下,仰臥的小老鼠懷抱雞蛋、奮力翻身,另一隻老鼠用嘴銜住它的尾巴,似要幫忙。畫面活潑生動、充滿童趣。在吉林省博物院藏的《燈燭鼠圖軸》中,齊白石則根據民間故事老鼠偷油,以寫意的方式畫了老鼠燈燭。時年93歲的白石老人還題款:“蠟燭光明如白晝,不愁人見豈為偷。”齊白石筆下之鼠趣味盎然,2012年,上海朵雲軒秋拍,干脆推出一冊《畫鼠冊》。這批畫作創作於1950年,齊白石已至耄耋之年,形神兼備、氣韻生動的鼠,卻讓人得窺畫家童趣的一面。

鼠兆豐年:韓美林寫意郵票鼠

2020年是庚子鼠年,也是中國郵政發行生肖郵票四十周年。1月5日,中國郵政發行了“子鼠開天”和“鼠兆豐年”兩張特種郵票,再度受到集郵愛好者關注。

這套郵票由著名藝術家韓美林設計。作者運用小寫意的畫法,結合傳統國畫的渲染技藝,展現生肖鼠的可愛和機靈。“子鼠開天”圖中,一隻可愛的老鼠騰空跳起抬頭望天,奮力咬破混沌,寓意民間傳說中的“鼠咬天開”。老鼠跳躍的姿態,也寓意新年生活節節高。而另一張“鼠兆豐年”,鼠爸鼠媽帶著小老鼠美滋滋側身遠望,身邊是寓意豐收的花生,暗含新年五谷豐登之意。

新中國發行鼠年郵票始於1984年。當時著名漫畫家詹同設計了一款灰白相間的漫畫鼠形象。為了突出老鼠的有趣和可愛,他曾參閱大量中外相關表現老鼠的美術作品,最終用夸張手法創作出來的老鼠靈活、纖小、稚氣,讓人眼前一亮。到了1996年,鼠年郵票則走起喜慶的年畫風。設計者呂勝中以年畫技法、線條勾勒、重彩著色,讓整個畫面散發出濃郁的民間氣息。尤其把老鼠擬人化,身著繪有象征富貴的牡丹花衣,左手持燃燒著紅彤彤火苗的“壽”字形燈台,讓人們強烈地感受到鼠年的美好祝福、喜慶氣氛和光明前程。2008年的鼠年生肖郵票,則採取漏印版畫表現方式,風格來源於剪紙,並運用現代設計手法刻畫出一隻天真、活潑、充滿稚氣和童趣的小老鼠。

受中國文化的影響,韓國、日本等亞洲國家,近年也發行了鼠年生肖郵票。

老鼠嫁女:民間文藝流傳廣

位於都江堰的成都皮影藝術博物館裡,滾動播放的皮影動漫短片《老鼠嫁女》,總會讓觀眾看得津津有味。別致的皮影表演加上“老鼠嫁女”的有趣故事,讓這部動漫曾入選國家文物局2018年度“互聯網+中華文明”示范項目,並在2019年的“新光獎”中國西安第八屆國際原創動漫大賽上獲邀進行展示。

“老鼠嫁女”的故事,堪稱家喻戶曉。不僅在各地民間演繹出不同的故事版本,其題材也成為皮影、剪紙、織錦、年畫等民間文藝的重要創作題材,留下不少佳作。

人類為何要讓“老鼠嫁女”?在江南一帶的民間傳說中,認為老鼠是害人精,所以要在農歷大年三十夜把它嫁出去,以確保來年平安吉祥。於是這天晚上,家家戶戶炒芝麻糖,給老鼠成親准備喜糖。另一種說法,認為玉皇大帝在排十二生肖時,稀裡糊涂把鼠封為十二生肖之首,讓被擠出生肖之列的貓大怒,從此與鼠結下血海深仇。為化解怨恨,老鼠請黃鼠狼做媒,將自己最漂亮的女兒許配給貓,於是有了“老鼠嫁女”一說。

成都皮影藝術博物館的《老鼠嫁女》短片,則採用這種版本:老鼠一家住在陰濕寒冷的黑洞,當如花似玉的女兒長大,便希望讓她擺脫這種不見天日的生活,找一個最強大的女婿。他們看到了太陽,認為最強大,結果太陽說烏雲就可以遮住我的光芒﹔那嫁給烏雲?結果烏雲說隻要有風就能讓我雲消霧散﹔找到風的時候,風又說隻要一堵牆就能擋住我﹔那最后嫁給牆?豈料牆說它最怕的就是老鼠,隻要老鼠打洞,就可能崩塌。但是鼠夫妻倆知道,老鼠怕貓啊,那豈非把女兒嫁給貓最好?當然,結果是在最隆重的儀式之后,貓一口吃掉自己的新娘。

不管是哪個版本,人們最終把“老鼠嫁女”這個盛大的喜慶場面融入各種藝術當中。四川博物院收藏的一幅國家級非遺傳承人陳余華創作的《老鼠嫁女》剪紙,畫面中的老鼠,有吹吹打打者,有抬轎扛旗者,新郎高大威猛,新娘羞羞答答,眾鼠各司其職,場面浩浩蕩蕩,生動有趣。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綿竹年畫中,“老鼠嫁女”的題材同樣是其代表作。由北派大師李方福創作的年畫可謂愛憎分明:鼠新郎的坐騎是綠色的癩蛤蟆,它頭戴官帽,手搖折扇,雙目注視著一隻大金箱,一副貪婪嘴臉。正當鼠輩們大搖大擺,招搖過市之時,等待它們的卻是一頭大黃貓。前面鳴鑼開道的一對鼠兄弟,一隻已被貓的利爪抓住,另一隻則咬在貓的嘴上。此時,坐在花轎裡的“新娘”,自知末日來臨,淚流滿面。

在各地的皮影藝術中,“老鼠嫁女”也是經常出現的題材。為了不讓皮影隻存在於博物館,成都皮影藝術博物館用定格動畫的形式,將“老鼠嫁女”的故事拍成一部6分多鐘的動漫短片。館長趙洪認為,當下傳播媒介越來越多元,皮影的演出形式也應多種多樣。動漫的皮影不僅保留了皮影戲的精華,也以更靈活的表現方式,讓“老鼠嫁女”故事傳播得更遠。

鼠咬天開:小老鼠“搶”排十二生肖之首

鼠,為何成為十二生肖之首?傳說玉皇大帝排十二生肖時,原本定了貓沒定鼠。那時貓和鼠還是好朋友,貓請老鼠次日早上一定早點喊醒自己,結果次日老鼠沒喊醒貓,反而自己上天了。玉帝看貓在睡覺,憤而讓鼠頂替了貓。在排名次時,鼠站在牛頭之上,結果因此排在牛之前。更接近真相的說法,或許和古代晝夜十二時辰和十二生肖獸的配屬有關。老鼠在子時就出來活動,恰好有將此時混沌的天地咬出縫隙之意。這也恰與“鼠咬天開”的民間故事契合。

老鼠也並非“人人喊打”。在古代於闐國有一個古老的傳說:當地“鼠壤墳”(據傳為鼠王出沒之地)的老鼠,幫助於闐軍隊咬斷匈奴人的馬鞍、軍服、弓弦、甲鏈和系帶等,使得於闐軍隊大破匈奴。於闐國王感激神鼠大恩,專門建造神祠來祭祀鼠神,以求福佑。

現實生活中的鼠總歸令人討厭,然而鼠千百年來捕而不絕,於是衍生出各種習俗。古代民間曾專門有老鼠嫁女節,一般在正月廿五晚上,家家戶戶都不點燈,全家人坐在堂屋炕頭,一聲不響,摸黑吃著用面做的“老鼠爪爪”等食品,不出聲音是為了給老鼠嫁女提供方便,以免得罪老鼠,給來年帶來隱患。至今,在青海一些地區還有“蒸瞎老鼠”的風俗。每年農歷正月十四日,家家用面捏成十二隻老鼠,不捏眼睛,然后用蒸籠蒸熟,待元宵節時擺上供桌,並點上燈燒香,乞求老鼠隻食草根,勿傷庄稼,以保本年豐收……

鼠年說鼠,不能不為小老鼠評評功擺擺好:在眾多的科學實驗中,小老鼠沖鋒陷陣、甘於犧牲,為人類探索生命活動規律和生物醫學奧秘立下了大功。

早在2002年,科學家通過研究有了一個驚人的發現:鼠和人共享著80%的遺傳物質和99%的基因。由於老鼠和人類基因組相似度很高,對之進行比較研究可得知很多關於人類疾病和生理機能的信息。而老鼠,特別是小白鼠具有繁殖周期短、生長速度快、產仔多、易飼養等優勢,所以成為生物和醫學研究中最常使用的模式生物。為了人類的健康長壽,實驗鼠可以說是吃盡了苦頭。老鼠的這種獻身精神,很值得人類尊敬。

四川日報記者吳曉鈴

(責編:高紅霞、羅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