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陸軍部長叫囂在釣魚島部署高超音速導彈 專家:無知、荒唐、可笑

2020年01月15日09:05  來源:人民網-環球時報
 
原標題:美陸軍部長叫囂在釣魚島部署高超音速導彈 專家:無知、荒唐、可笑

  美國陸軍部長麥卡錫近日在接受採訪時宣稱,美陸軍將在太平洋部署一支專門的特遣部隊,以便在沖突發生時為美國海空軍在中國防御圈上“打出一個洞”。英國《簡氏防務周刊》網站13日稱,根據最新曝光的麥卡錫演講內容,美軍竟為此考慮在釣魚島部署高超音速導彈!這個聽起來讓中國民眾憤慨和難以置信的消息,不但被中國專家視為美國高官信口開河的例証,也在美國內部引發質疑。諸多專家認為,美陸軍的新戰術根本不可行。

  考慮在釣魚島部署

  《簡氏防務周刊》13日稱,根據麥卡錫的講話,美陸軍正在研究於明年在印度洋-太平洋地區部署一支多域特遣隊的計劃,並“考慮在釣魚島上部署士兵及其武器的方案”。報道稱,麥卡錫表示,美國太平洋陸軍正在研究如何分配部隊。多域特遣隊並不會全都部署在一個地方,“總部可以在日本,也可以在尖閣群島(注:即我釣魚島),還可以一直朝南海挺進”。

  “防務一號”網站13日稱,按照美國陸軍的計劃,一些非常小、非常靠近中國的太平洋荒島,可能成為美國最先進、最有爭議的未來武器部署地,包括時速超過5倍音速的高超音速導彈。報道稱,美國陸軍部長麥卡錫表示,這種仍在發展的武器可能會改變未來戰爭,同時將是美國陸軍新型多域特遣隊的關鍵裝備。這些高機動部隊將通過電子戰、網絡攻擊以及諸如高超音速導彈等遠程打擊手段對敵人發動攻擊。麥卡錫強調,這些新部隊可以部署到釣魚島或琉球群島上。他還聲稱,“可以將它放到南海的某個地方”,以幫助消除中國的“反介入/區域拒止”能力,后者將使美海空軍無法進入特定地區。

  信口開河還是恐嚇?

  海軍研究院研究員張軍社14日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釣魚島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領土,如果真如外媒報道,身為美國陸軍部長的麥卡錫聲稱考慮在釣魚島部署美國陸軍部隊和武器,這顯得他非常無知,令人懷疑他是否了解釣魚島在什麼地方。他的這種說法讓外界覺得很荒唐、可笑。張軍社表示,美國現任政府一些高官經常說話毫無根據,信口開河,貽笑大方。

  另一名接受採訪的中國專家表示,不知道麥卡錫的這番表態僅是在列舉一個距離中國很近的島嶼時隨口說的,還是真的打算在釣魚島部署美軍﹔也不清楚麥卡錫在說這番話時,是否了解釣魚島對於中日關系特別是對中國的重要意義,是否意識到這意味著在中國的領土上部署美國導彈?

  “防務一號”網站將高超音速導彈描述為21世紀的“潘興”導彈。冷戰期間,美國將“潘興”中程核導彈部署到靠近蘇聯的歐洲地區。由於飛行時間短,“潘興”隻需10分鐘即可攻擊蘇聯多座大城市,它的部署成為蘇聯同意簽署《中導條約》的部分原因。無論如何,麥卡錫顯然希望部署在釣魚島這類“靠近中國沿海島嶼”上的高超音速導彈也能起到同樣的威懾作用。

  美陸軍強行刷存在感

  《簡氏防務周刊》稱,部署多域特遣隊是美國陸軍新出爐的“多域行動”概念的重要步驟。該概念旨在讓陸軍在“區域拒止”環境中,跨所有領域(陸、空、海、太空和網絡)與實力相當的對手實施作戰。為實現向“多域行動”的轉變,美國陸軍還計劃在六大領域開發新武器,包括遠程精確打擊、下一代戰斗車輛、未來垂直運輸、網絡、防空反導系統和士兵殺傷。麥卡錫表示,這些裝備將不會集中放置,它們將分布在數百英裡范圍內,有助於填補該地區的“空白”和“空間”。

  美國陸軍的這些舉動引起美國國際安全項目高級研究員、戰略與國際問題研究中心導彈防御項目主任湯姆·卡拉科的質疑。卡拉科表示:“即便陸軍能將高價值的機動式高超音速導彈放在像釣魚島這樣的狹小島嶼,但為什麼要這麼做?如果只是想創造一個中國人欲除之而后快的目標性存在,那麼有的是省錢省力的辦法。如果希望為這些精致的裝備提供足以生存的基地,其他地方恐怕更好。我希望它們會被部署在可以實施機動和偽裝的地方。”

  將導彈分散部署到不同小島上確實是美國陸軍“多域戰”的設想。美軍認為這種分散式部署將耗費中國軍隊的精力和火力。但專家強調,美軍想在釣魚島上部署導彈是完全不同的問題,直接涉及中國的主權。而且從戰術上看,釣魚島上沒有可供美軍導彈機動、防護、偽裝的空間,正如卡拉科的批評,部署在這類小島上,如同給中國軍隊豎了個活靶子。

  有中國專家認為,美國陸軍把“多域戰”與高超音速導彈、釣魚島聯系在一起,完全是給自己“加戲”。近年來,美國海空軍在作戰概念和裝備發展上的勁頭很猛,預算也拿了大頭。美陸軍為刷存在感爭取更多軍費,大力創造新的作戰概念和理論。“多域戰”就是在這個背景下發展起來的。同時高超音速武器無疑是目前各國先進裝備發展的“風口”,美陸軍打算發展新型中遠程彈道導彈,通過裝備帶動軍種建設,提高軍種地位。為自己找個敵人,則是更直接爭取資金的方式。所以美陸軍提出在中國周邊部署多域特遣隊的計劃,目的是凸顯陸軍的存在感。【環球時報報道 特約記者 魏齊 記者 郭媛丹】

(責編:高紅霞、章華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