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朝清貢”傳統民俗悄然再現:插花添雅 春盤迎新

2020年01月15日08:35  來源:成都日報
 
原標題:插花添雅 春盤迎新

  用鮮花與瓜果,一起作為“歲朝清貢”,是新春的一項傳統民俗。成都人自古愛花,新春將至,鮮花更加受到市民歡迎,水仙、蠟梅、蕙蘭……不少市民都會買來鮮花裝點自己的客廳,營造喜氣洋洋的過年氣氛。記者了解到,近年來在成都人春節的鮮花消費熱潮中,花藝消費異常火爆,呈逐年上升趨勢。以前“高大上”的插花藝術,正越來越多地被成都市民用於裝扮家庭。

  春節花市 鮮切花異軍突起

  進入臘月以來,在大田坎街開花店的左紅兵每天手機上都有好幾張訂單。

  在左紅兵眼裡,成都是一座浪漫的城市,不僅談戀愛的小伙子會給女朋友送花,很多丈夫還有常年給妻子送花的習慣。在婚禮以及各項慶典活動上,鮮花更是必需品,為了准備插花,花店店員有時需要忙通宵。

  每年春節前,是鮮花店生意最興隆的時節之一。這些年,除了盆栽花熱銷,花藝店的鮮切花花束銷量也是節節攀升。水仙、臘梅、百合、康乃馨、玫瑰……成都的老百姓都喜歡在春節前買一些養在家裡,賞心悅目。有一年,遇到春節與情人節“撞車”,左紅兵忙得連團年飯也沒時間吃。

  成都人自古愛花,唐朝大詩人杜甫稱贊成都“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宋代陸游則為成都留下“當年走馬錦城西,曾為梅花醉似泥。二十裡中香不斷,青羊宮到浣花溪”這樣的錦繡詩句。五代后蜀皇帝孟昶在成都城牆上遍種芙蓉樹,九月間盛開,滿城被芙蓉花所包圍,望之皆如錦繡,讓成都有了芙蓉城的美稱。花,堪稱成都的名優特產。

  早在唐宋時期,繁華的成都就形成了十二月市,其中,二月花市、八月桂市、十一月梅市,都與花有關。

  現在,成都除了有大大小小的花市,還有遍布全城的小花店。節前,左紅兵新採購了一批鮮切花卉,由批發市場配送到店裡。左紅兵說,現在成都人的鮮花消費觀念和以前不一樣了,越來越注重花材顏色、形狀、質感搭配的藝術性,所以上百元甚至幾百元一束的花束都有很大的消費群體。

  喜迎新春 花藝師教擺“春盤”

  1月12日,在春熙路的一家商場裡,熱熱鬧鬧地舉辦了一場親子插花活動,花藝教師余郭艷指點小朋友和家長一起,將家中常見的蔥、姜、蘿卜等蔬菜擺成漂亮的“春盤”。

  以五辛(取韭、薤、蒜、姜,與蕖、蓼、薺、芹等辛味菜蔬中之五種)插盤,稱為“辛盤”,取“新”之意。辛盤再配以白菜等各種生菜即為春盤,取“新春”之意,有美好吉祥的寓意。據說,新年制作春盤這一習俗起源於晉代,杜甫曾寫過《春盤賦》:“春日春盤細生菜,忽憶兩京梅發時。”余郭艷說,春節期間,將家中的蔬菜插成春盤,擺放在客廳進門處或客廳一角,既應節氣,又可美化家庭環境,讓家人感受到生機奮發之氣。

  春盤,作為一項民俗插花,也是每年新春成都杜甫草堂的“草堂詩華”中華花藝展的保留作品。余郭艷的花藝教室已經連續三年承辦了成都杜甫草堂的“草堂詩華”中華花藝展,非常受觀眾歡迎,展場一屆比一屆大,參展作品一屆比一屆多。今年,30平方米的花藝大作《春夜喜雨》,以黃金般燦爛的文心蘭來代表春日夜晚的蒙蒙細雨,文心蘭的枝條下垂,似乎正“隨風潛入夜”,滋潤次日錦城中的萬紫千紅。

  除了專業化的花藝展,成都一些區(市)縣的文化館也邀請花藝師進社區,為居民帶來花藝現場課,深受群眾喜愛。青羊區文化館副館長陳蓉介紹,青羊區文化館的花藝課非常受居民歡迎,報名情況熱烈,學位供不應求,為滿足大家學習花藝的需求,文化館還舉行了很多次花藝體驗活動。

  年俗小知識

  歲朝清貢

  “歲朝清貢”是我國的一種傳統民俗,是指在一歲之始,正月之初,在案頭陳設如盆花、瓜果之類,給煙火味正濃的春節增添幾分雅趣。天竹果、蠟梅、水仙花,顏色鮮麗,常常作為老百姓家庭“歲朝清貢”的花果,再擺上些瓜子花生糖果,過年的氣氛便出來了。鮮花放在案頭,隆冬臘月,可以讓人眼目增明,自古便被視為歲朝樂事。

  “歲朝清貢”是中國文人畫中常見的題材,任伯年、吳昌碩等大畫家都喜歡畫“歲朝清貢”,任伯年畫的天竹果實繁密,吳昌碩的《歲朝清貢圖》上有瓶梅、水仙、蒲草、秀石等。據說吳昌碩每年都畫《歲朝清貢圖》,題材還有很多變化。而普通人家家裡挂的《歲朝清貢圖》,常以柿子、橘子、佛手、水仙配以香爐、古琴、花瓶等入畫,寓意平安、吉祥、多子多福、大吉大利,或貼在牆上或裝裱成冊,或贈予親朋。

  成都日報記者 汪蘭

(責編:高紅霞、羅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