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上自習 到底值不值?

2020年01月14日09:01  來源:廣州日報
 
原標題:付費上自習 到底值不值?

付費自習室的顧客在明亮的空間裡學習。

付費自習室的顧客在黑暗的空間內學習。

付費自習室

廣州某付費自習室的公共區域

新業態調查

體驗價低至0.25元/小時,均價約10元/小時買一平方米左右的安靜學習空間,書桌、Wi-Fi、插座、台燈齊全,有人在這樣的付費自習室兩三個月花費了1000元,有人一次性充值了幾千元的卡……2019年至今,付費自習室在國內爆紅,現代人對知識的渴求越發增加,公共學習空間的不足等因素都催生了付費自習室。

新經濟行業數據挖掘與分析機構艾媒咨詢CEO張毅認為付費自習室正在逐步形成社會剛需,而中央財經大學新聞系副主任、中經數字經濟研究中心執行主任陳端則認為這個行業很難作為一個獨立的行業門類形成專業化投資風口,現代人真正的剛需是自我學習。

催化劑:

知識渴求和公共學習空間不足

Sumi的朋友在備考MBA的時候,常常苦惱於找不到安靜的學習空間。2019年12月,朋友和Sumi合伙在天河區的一棟商住兩用的大廈14層開了一家自習室。選址在高校附近,Sumi將目標客戶群鎖定學生群體。開業之初,Sumi在附近幾所高校都派發了傳單。第一個月就吸引了不少客人,周一到周五自習室的入座率基本達到2/3,節假日和周末就坐滿了。第一個月的營業額讓Sumi滿意。

早在上世紀八十年代,按時間收費的自習室就在日本和韓國流行開來。國內大眾認識這樣的自習室多是來自2015年播出的韓劇《請回答1988》。

2014年開業的去k書是廣州較早開設的付費自習室,如今在廣州有七家店了。公開資料顯示,2015年去k書所屬公司獲得天使輪融資,資金為300萬元。

市場反應驗証了商機,安靜私密的學習空間並不是偽需求。1月11日,陳端向廣州日報分析,2019年,一些傳統行業進入轉型時期,很多依托互聯網進行創業創新的新興領域也受到沖擊,未來人工智能會替代掉大量低端重復性勞動,經濟社會的全方位數字化轉型迫使個人必須面向未來進行認知升維才能以變應變。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付費自習室在需求側迎來一定程度的爆發。

目前從事IT行業的李離表示自己從大學起到如今工作一直都存在知識焦慮,他想要學習投資理財等知識充實自己,“做技術的34歲就淘汰吧。”根據中國教育在線發布的2020年全國研究生招生調查報告,2015年起至今,國內碩士研究生報名人數一直呈現上升趨勢,2020年更是達到了341萬人。

陳端認為付費自習室的需求在一線城市更突出。“現代人普遍有知識渴求,而一線城市由於機會更多,競爭也更激烈,所以在一線城市知識積累向個人核心競爭力的轉化變現效果更為明顯,但很多一線城市的年輕人居住空間相對於二、三線城市居民而言卻是更狹小的。”而張毅認為諸如圖書館這樣的公共學習空間不能滿足大眾需求也是付費自習室出現的原因。

2017年,全球職場社交平台LinkedIn(領英)主辦的LinkedIn中國“Education Connect”營銷峰會上發布的《中國職場人教育投資消費洞察報告》顯示,98%的中國職場人踏上職場之后有意願進行學習提升,而65%職場人的在2018年有學習方面的計劃。

風向標:

同質化嚴重 發展之路仍待探索

楊凱淇有時會覺得長時間待在一個地方學習,容易疲勞﹔在“黑暗”自習室備考過會計証的小米覺得黑漆漆氛圍很容易睡著﹔曉研覺得她去的自習室隔音效果還不夠好﹔李離覺得8~12元/小時的消費是偏貴了……市面上的付費自習室仍存在不少問題。

陳端分析:“付費自習室的產品供給和價值供給非常單一,自習這種模式的界定先天限制了其增值服務空間的開發,用戶租用它主要是尋求一方安靜的自習空間。”張毅也認為如今的自習室同質化嚴重,他覺得未來的發展方向應該更加多元化,如果能針對不同顧客的需求,增加一些輔導服務,甚至是其他專業服務,才能更好地發展。

而陳端則表達了不同的意見,“自習室”的顧客在這個空間上並沒有很多附加需求,若店主盲目在環境和軟性服務上升級會推高運營成本但卻未必能獲得更高回報。

和娛樂空間、購物空間一樣,張毅認為,學習空間如今逐漸形成剛需。就算有圖書館、咖啡室,也可以選擇在家裡學習,他認為這種付費自習室是具有可持續性的,“就像在家、在私人影院都可以看電影,但是還是有人要去電影院,電影院已經成為一個娛樂場所了。”

“付費自習室本質上不是簡單的售賣空間,更深意義上看,它是售賣一種適合用戶自我沉澱和自我提升的氛圍。”陳端認為現代人真正的剛需是自我提升和終身學習。

身處這個行業中,Sumi明顯感覺到這個行業的季節性,“前段時間考研季、高校考試月特別多人,寒假之后明顯減少了。”陳端也指出顧客對自習室的使用是階段性的,在重要考試時間節點之前可能會有更大的人流量,在很多考試節點過后,市場就會面臨一些萎縮。“自習室和共享辦公有類似的地方,但有明顯的劣勢——人流量不穩定,以散客為主﹔自習是主要功能,難以像共享辦公那樣通過法律、財務、投融資孵化等增值服務提升空間的復合價值﹔進入門檻太低,隻要有位於不錯地段的閑置空間就可以小范圍經營,如此難以像共享辦公那樣形成規模化經營優勢進而吸引資本介入。”陳端不那麼看好付費自習室行業,她認為這個行業可能存在一個小的爆發期,但很難作為一個獨立的行業門類形成專業化投資風口,充其量就是在一定范圍內形成品牌連鎖。

羅先生的店目前隻開了一個月,最大成本是20000元/月的租金,目前會員數只是個位數,他覺得僅提供學習空間的模式太容易被復制,他在思考如何增強競爭力,“不過很多人都需要自我增值,還是看好這個行業的。”﹔周末的滿座率給了Sumi信心,未來她有更多的想法,希望能與一些網課平台合作,對方提供網上課程,她提供場地……此外,市面上也有很多不同的場合提供付費自習空間,比如書店、培訓機構、酒店。

(文中羅梓成、Sumi、李離、曉研和小米均為化名)

新現象:大學生兩三個月消費千元買學習空間

一個月前,期末考時間表襲來,華南師范大學新聞學院的羅梓成進入了備考的狀態。在宿舍復習不夠安靜、去學校圖書館學習又搶不到位置。羅梓成想有沒有一個安靜又能充電的學習空間呢?要花錢也行。打開手機一搜,還真有。

“還有位置嗎?”他撥通了咨詢電話。確認了有空位之后,羅梓成來到了這家距離學校不到五分鐘步行路程的自習室。老板娘給他介紹了店內提供茶、咖啡等,讓他把手機等設備調成靜音,便領著他穿過一個儲物室,輸入進門密碼,打開門就是自習室了。

80㎡左右的房間,地上鋪了地毯,牆壁上裝了吸音板,全部窗裝上遮光的窗帘,營造出一個黑夜的環境。自習室內有公共Wi-Fi,34張書桌,整齊劃一,每張桌子上都配備一個帶鎖的櫃子、一盞台燈和一個插座,用木板將相鄰兩張桌子隔開。選好位置,打開桌上的台燈,光亮的范圍僅限於一張書桌。“黑暗的空間容易讓我集中注意力”,之后羅梓成成了自習室的常客。

當然付費自習室還有另一種模樣。在海珠區的一家自習室,120平方米左右的自習室內放了43張書桌。素白的窗帘是拉開的,白天任由窗外的自然光透進來,晚上室內也有公共的燈,書桌之間也有隔板,但是兩排桌子之間會刻意留出更多的空間。還有一些自習室是兼備黑白兩個空間的,有些還配備了小組討論室等。

在這些付費自習室當中,主打營造出沉浸式學習氛圍,安靜是公認規矩,進門被要求手機靜音和不能打電話,有的自習室要求不能隨意在室內走動,交流的話要傳紙條,有的會免費出借無聲鼠標和鍵盤消音墊……

廣東外語外貿大學的學生楊凱淇是付費自習室的4年資深用戶了,平均兩三個月消費一千元左右。“在這裡我可以靜下心來學習。”高中時,她一般周末來自習室寫作業。上了大學,她學法學專業,她也經常來自習室學習。

曉研在備考研究生時辦過自習室的周卡,那一周她基本每日上午八點出發去自習室,晚上九點多才回,“花了錢不能白花”,不過當被問到在自習室的學習效果,曉研覺得這是靈魂拷問,“有一點吧”﹔李離在備考國家一級建造師証書的時候去了自習室,花了500元,工作日晚上7~9時去,周末全天,復習了半年,他覺得是學到東西的,雖然最后沒考上。自習室的店主也表示有不少從事廣告行業的人來寫方案﹔從事自媒體行業的來寫推文等。

圖書館內空間不足

廣東省立中山圖書館的相關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省立中山圖書館的自習座位將近3000個,工作日的入館人數達到1萬人次左右,周末和節假日達到1.5萬人次左右,“每日開館之前就有人在外面排隊等著進門。”廣州市圖書館的相關工作人員表示,廣州圖書館閱覽座位4500個,2016年-2019年的日均訪問量超過2萬人次,而2019年的訪問量約為917.5萬人次,日均超2.5萬人次。

數讀付費自習室

用戶有多少?

根據新經濟行業數據挖掘與分析機構艾媒咨詢發布的數據顯示,從2018年到2019年國內付費自習室的用戶不斷上升,2019年已達到230萬人。而艾媒商情輿情數據監測系統顯示,2019年1月1日到11月5日,中國付費自習室的網絡關注度最高的地區是廣東。

價格要多少?

記者在美團上搜索,截至1月11日,廣州有28家付費自習室。地址一般靠近地鐵站,營業時間大多是早上8時到晚上11時,體驗價格有的低至1元/4小時,日常價格有的10元/小時,30元/4小時,價格不等。大多數自習室有日卡、月卡、年卡等預消費套餐。記者計算了其中一家的套餐,70元/日,若在裡面學習時間達到8小時,即為8.75元/小時﹔180元/三日,以每日8小時算,即為7.5元/小時。

文/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何鑽瑩

圖/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陳憂子

欄目策劃/廣州日報全媒體編輯張宇、曹騰

(責編:袁菡苓、高紅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