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上空“灰蒙蒙”?官方解釋:陰天不一定是污染天

2020年01月11日11:10  來源:人民網-四川頻道
 

入冬之后,成都市的天氣多為陰天。灰蒙蒙的陰天不禁讓許多市民困惑,是否又是污染天呢?

通常,按照人們的理解,晴天艷陽高照,藍天白雲,這樣天氣自然是好的﹔而陰天天空發白,能見度較差,多半屬於污染天。其實這種根據感官來定義空氣質量是不准確的。由氣象學的定義可以知道,陰天是指天空中低雲量大,陽光很少或不能透過雲層,天色陰暗的天空狀況。通俗的說,就是天空被雲層覆蓋,基本無太陽光照。

成都地處四川盆地西部,常年日照時間稍少,尤其是冬季,天空經常陰雲密布,很難見到太陽。由於陰天,光照條件不佳,造成能見度降低,且受光的反射和散射作用,陰天通常天空發白發灰,給人灰蒙蒙的感覺。而晴天,太陽輻射較強,大氣的通透性要比陰天強的多,視覺也比較開闊,給人很清爽的感覺。

空氣質量和對天氣的感覺是兩套不同的評價體系。一些市民認為隻要看不到藍天,空氣就不好,但實際上很多陰天或者雨后,空氣是非常清新的,空氣質量都能達到優良的水平。所以,灰蒙蒙的陰天不一定是污染天。

而在陰天狀況下,判斷空氣質量是否污染的最好方法就是關注手機APP、新媒體等實時發布的國家及省市生態環境部門空氣質量監測數據,及時了解污染物(PM2.5)的濃度水平。在此,也提醒廣大市民要依據發布的健康引導建議來採取相應的健康防護措施。(李俊諭)

(責編:章華維、高紅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