諧劇80年:看王永梭們“笑淚人生”傳奇

2020年01月10日07:09  來源:四川日報
 
原標題:諧劇80年:看王永梭們“笑淚人生”傳奇

  提起諧劇,你最先想起的是創始人王永梭的《賣膏藥》,還是著名諧劇演員沈伐演了3000多場的《王保長》,抑或是叮當主演的川味十足的《麻將人生》……這些幽默詼諧又略帶諷刺意味的生活小品,一直深受觀眾喜愛。如今,諧劇已走過八十個年頭。

  2019年12月30日晚,時值八十周年華誕的諧劇迎來首部裡程碑式的“大劇”——由四川省曲藝研究院打造的大型諧劇《永不落幕》在成都新聲劇場連演三場后,圓滿收官。在將近2個小時的表演中,觀眾跟隨著劇中諧劇藝人“喜二仙”的跌宕人生,看得“一陣笑聲一把淚”。

  致敬經典

  以多代諧劇人故事為藍本

  《永不落幕》用蒙太奇式的故事講述手法,展現諧劇藝人喜二仙的長情苦戀、抗戰大潮中演“拉雜劇”、考入江安“國立劇專”、臥薪嘗膽后一舉成名、與愛人陰陽相隔、年過古稀溘然長逝等人生重要階段。在戲中,喜二仙的情路、從藝之路,既單純,又充滿坎坷和挑戰,這些經歷最終成為他諧劇作品裡的養分,他把生活裡的苦都釀造成舞台上的甜,是一代代諧劇人的典型寫照。

  《永不落幕》特邀國家一級編劇、原總政話劇團團長王宏,多次榮獲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獎”“文華大獎”的著名導演胡宗琪加盟。由中國曲藝家協會副主席、四川省文聯副主席、四川省曲藝家協會主席、諧劇表演藝術家張旭東(藝名“叮當”)主演,並邀請包德賓、嚴西秀擔任文學顧問。“我是懷著十分恭敬和真誠的心態去塑造喜二仙這個人物的,他的悲喜人生裡,有著對舞台的虔誠,對觀眾的敬畏,和對藝術良知的堅守。”張旭東說道。

  “一個人,為一件事而來,一個人,為一件事而去。一生喜愛,一生堅守。”王宏說,喜二仙這個人物身上,雖然有諧劇創始人王永梭大師的部分影子,但其實他更凝結著一代代王永梭們“笑淚人生”的傳奇篇章。雖是一個虛構的人物,卻也代表了諧劇人對藝術執著追求的精神。“也希望借此人物,向諧劇經典致敬,記錄一段諧劇史。”

  推陳出新

  加入類似古希臘悲劇中的“歌隊”

  諧劇的藝術樣式介於曲藝與戲劇之間,以“一人獨演,獨演一人”的藝術表演風格最具特色。演出時隻有一名演員出場,通過與實際不存在的對象進行“對話”和交流,使觀眾明確角色的規定情境和假設在場的其他人物,以表達一定的故事情節。因運用以幽默、風趣見長的四川方言,寓庄於諧,故名“諧劇”。

  1939年,著名藝術家王永梭在江安縣試驗、創作並自演了他的第一出諧劇《賣膏藥》,后被劇作家曹禺評說《賣膏藥》的表演是白描,並對該劇給予高度評價。此后,諧劇文化衍生出沈伐、涂太中、叮當等一代代優秀表演藝術家和創作者,並在川、渝、貴等地廣受歡迎。

  “我們也以《永不落幕》為新契機,在保留傳統諧劇藝術根基的同時,嘗試著更為年輕化的創新表達。”四川省曲藝家協會副主席、四川省曲藝研究院院長沈軍說,因此院團想借用一場大型戲劇,拓展諧劇更為立體多樣的表達內涵,提升戲劇質感。《永不落幕》除了主角外,舞台上增加了一個“歌隊”,“由院團裡‘80后’‘90后’演員組成,他們在舞台上帶著符號化的面具,隻有謝幕時才能看到‘真容’。”

  王宏補充說,大型諧劇如果全程是演員“獨角戲”,那麼敘事方式和觀眾接受程度是兩大挑戰。在保留傳統諧劇“獨演”的特色上,加入類似於古希臘悲劇中的“歌隊”,可以起到塑造人物、鋪敘情節等作用,使得觀眾既能更好地領會主演的故事線索,又能貼合現代觀眾觀劇習慣。

  據了解,四川首演后,《永不落幕》還計劃前往重慶、北京、上海等地巡演。“這部劇既是諧劇的前世今生,也是傳統文化與時俱進的表達。而諧劇本身也代表著川人性格中的樂觀、堅韌、豁達,未來,我們也希望把這個天府文化性格中的閃光點帶給全國觀眾。”張旭東說道。四川日報記者 李婷

(責編:高紅霞、羅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