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9分鐘“綠巨人”帶全家到昆明

2020年01月10日07:03  來源:四川日報
 
原標題:129分鐘 “綠巨人”帶全家到昆明

  1月9日9時27分,“綠巨人”CR200J型動車組列車從攀枝花南站緩緩開出,駛向春城昆明,標志著成昆鐵路復線攀枝花至昆明段正式開通動車,兩地客運時間縮短至兩個多小時。

  首發列車上的感動

  “這是攀枝花的大喜事,也是我們全家的大喜事!”

  首發當日,記者搭乘D793次列車,感受這條歷經8年規劃建設而成的動車線路的魅力。列車一路向南,穿越了與地面高差接近20多層樓的海控灣特大橋、成昆鐵路復線第二長隧道營盤山隧道,一路平穩順暢。

  列車剛駛出攀枝花南站,就是全長1496.24米的海控灣特大橋,該橋與地面高差75米左右,是國內鐵路橋梁中最大跨度的節段預制拼裝預應力混凝土雙線簡支箱梁橋。“沿線路況並不好,海控灣特大橋是相對高差大的一個典型代表。”攀枝花市鐵建辦副主任呂立軍說,攀枝花南至廣通段共計約170公裡,相對高差達500米。除了相對高差大,沿線還要穿行成昆復線第二長隧道——營盤山隧道,由於軟岩大變形、岩爆、瓦斯等不良地質風險,這條長近18公裡的隧道修了近5年。

  記者在車廂看到,“綠巨人”的內部服務設施完備,車廂內WiFi信號覆蓋,上網聊天、刷劇、臨時辦公等都很方便。

  “綠巨人”全列8輛編組,單列可載乘客約720人,“今天很火爆,上座率達114%。”列車長趙玉秋介紹,本次列車720張坐票全部售光,還銷售了98張站票。列車爆滿,不少乘客都是沖著“首發”而來。

  人群中,頭發斑白、戴著紅圍巾的李希福老人在老伴及女兒的攙扶下,一邊打量攀枝花南站設施,一邊贊不絕口。老人的女兒李紅告訴記者,父親今年87歲,是一名“三線建設”者,扎根攀枝花已54年,動車開通前就到攀枝花南站看了多次。為了圓父親的心願,李紅早早搶訂了首發車票,“這是攀枝花的大喜事,也是我們全家的大喜事!”同樣激動不已的,還有攀枝花市民李仁秀一家人,“我們票買得晚,隻好買站票,今天能體驗首發動車,還是很高興。”

  列車開通后,攀枝花至昆明客運時間縮短了一半,貨運能力也將大大提升。這讓在雲南省永仁縣做藥材生意的冷先生十分興奮。他說,以前往返攀枝花、昆明收集藥材,不僅耗在路上的時間長,發貨也不能保障,“現在好了,北上南下更方便了。”

  中午11時36分,列車准時抵達昆明站,全程僅129分鐘,車廂內傳來一片歡呼聲。“待成昆復線全線開通后,從攀枝花出發,四五個小時就能抵達成都。”攀枝花市交通運輸局局長曾科介紹,成昆復線米易至攀枝花段預計今年6月前建成通車,攀枝花至西昌線下工程將於年內完成,預計2022年底前全線貫通。

  動車開通后的展望

  攀枝花“四川南向開放門戶”地位更加凸顯,吸引更多人流、物流、信息流

  攀枝花位於川西南、滇西北金沙江和雅礱江的交匯處,是四川通往南亞東南亞沿邊、沿岸最近的城市,是古代“南絲綢之路”重要節點。突出南向,對於山地城市攀枝花而言,關鍵之一就是要破解交通瓶頸。

  “動車的開通,對於攀枝花建設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具有深遠意義。”曾科說,攀枝花“四川南向開放門戶”地位將更加凸顯,將吸引更多人流、物流、信息流匯聚攀枝花,推動城市建設和產業轉型升級發展。

  攀枝花正加速構建綜合交通樞紐,暢通出川大通道。“未來幾年,攀枝花交通基礎建設將上新台階。”曾科介紹,至昆明動車開通后,每天開行直達動車3對,在昆明南站內就能換乘昆明至成都及全國270余個城市的高鐵列車,在昆明站可直接換乘空港快線直達昆明長水機場。同時,攀枝花已配套開通運營5條公交線路,攀枝花南站長途汽車換乘樞紐站的建設也進入調試階段,以后可直接在站內換乘至會理、會東、華坪、德昌、西昌等周邊地區的客運汽車。此次動車聯通的“春城”昆明,是全國聞名的旅游城市。“可以預見,動車開通后,將加深兩地游客的互動共享。”攀枝花市文廣旅局交流合作科科長彭音說。

  隨著攀枝花南站投用,未來舊火車站金江火車站可能轉為貨運站,客運業務全部轉至攀枝花南站。這意味著,攀枝花鐵路貨運能力將得到提升。“攀鋼鋼軌等大型產品,都是通過鐵路運輸。如果金江火車站增加貨運班次,降低運輸費用,對企業來說是一大利好。”攀鋼有關部門人員說。

  去年以來,攀枝花加快建設釩鈦新城和攀西科技城,以此開辟城市發展新空間。仁和區臨近攀西科技城,攀枝花南站也位於仁和區。以此為契機,仁和區正以交通大通道構建為支撐,著力推動門戶樞紐經濟區建設。彭莉 四川日報記者 王代強

(責編:高紅霞、羅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