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好2020年重要工作 促進高質量發展

——廣安市委五屆九次全會暨市委經濟工作會議精神解讀(二)

2020年01月09日15:35  來源:廣安在線
 
原標題:抓好2020年重要工作 促進高質量發展

  1月8日,廣安市委外宣辦、市政府新聞辦舉行解讀市委五屆九次全會暨市委經濟工作會議精神第二場新聞發布會,邀請市政府副秘書長、市扶貧開發局局長王建玲,市交通運輸局副局長鄭永鋒,市經濟和信息化局副局長王志強,市園林局局長羅龍海,市生態環境局副局長朱大均,深度解讀全會釋放的重要信息。

  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關鍵詞:脫貧攻堅

  解讀 王建玲表示,2019年廣安較全省提前一年消除了現行標准下的絕對貧困問題,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之年,將重點做好全面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努力提升脫貧攻堅質量、激發貧困群眾內生動力、加大脫貧攻堅宣傳力度四個方面的工作。

  按照摘帽不摘責任、摘帽不摘幫扶、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監管的工作要求,分級分類開展動態監測和預警評估,進一步完善政策兜底體系,優化產業扶貧,抓好消費扶貧,推進就業扶貧,做好易地扶貧搬遷后續幫扶工作,持續增強貧困群眾的發展能力。

  繼續改善貧困地區基礎設施、提升公共服務水平,對照“三落實”“三精准”“三保障”等工作要求,在2020年6月底前完成貧困對象市級普查,並系統梳理各級檢查、驗收、審計等反饋的問題,建立問題台賬,確保2020年6月底前所有問題整改到位。

  注重扶智和扶志,引領貧困群眾樹立主動脫貧意識。改進幫扶方式,採用以獎代補、勞務補助、以工代賑等方式實施扶貧項目。通過整合科技、衛生、教育等行業資源和村文化室、大喇叭等文化陣地,豐富貧困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

  近幾年廣安在產業扶貧、黨建脫貧、成果鞏固等方面積累了有益的經驗,為全省脫貧攻堅貢獻了廣安智慧。同時,在脫貧過程中,全市涌現出了一批先進典型,譜寫了許多動人的脫貧故事,需要加大宣傳,激勵全市人民積極投身廣安高質量發展的偉大實踐。

  加快構建川東渝北區域

  綜合交通樞紐

  關鍵詞:交通建設

  解讀 鄭永鋒表示,今年交通運輸工作總基調就是“打好交通攻堅戰,加快構建川東渝北區域綜合交通樞紐”。具體來講,就是搶抓成渝城市群一體化發展、西部陸海新通道總體規劃等機遇,全面構建“鐵公機水”立體綜合交通網絡。

  今年內將完成過境高速公路東環線及渝廣高速支線前鋒至溪口段、G85銀昆高速鄧小平故居互通及連接線等9個項目,過境高速東環線及渝廣高速支線悅來至前鋒段等7個項目也將加快建設。社會各界普遍關注的廣鄰快速通道、廣武快速通道將於本季度開工,屆時,廣安6區市縣將實現高速覆蓋。此外,鎮廣渝高速公路通江至廣安段、G244小平故居至華蓥山交通+旅游示范項目等也將陸續開工。

  圍繞交通強國戰略及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決策部署,廣安將為未來五年機場、鐵路、公路、水運等基礎設施謀篇布局,爭創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示范城市。爭取將廣安機場納入國家民航“十四五”建設規劃﹔爭取將遂廣高鐵納入國家鐵路“十四五”建設規劃、四川省鐵路“十四五”發展規劃﹔全力配合做好渝西高鐵可研報告編制及廣安東站規劃建設工作。

  同時,廣安過境高速西環線、城宣大鄰高速、潼南至武勝高速公路和G42滬蓉高速、G75蘭海高速、G65包茂高速廣安境內段擴容已納入省高網規劃,“十四五”期間將重點加快前期工作,具備開工條件。

  此外,廣安將加快推進渠江四九灘至達州段航運配套工程前期工作,加強廣安港與寸灘港、果園港、龍頭港、新生港的合作,爭取重慶實施嘉陵江井口段航道提升工程,暢通直達長江水運大通道,對接長江經濟帶和西部陸海新通道。

  如何提高交通運輸服務群眾能力?今年廣安將全面推廣廣安區、鄰水縣、武勝縣面向重慶江北機場、重要商圈、大型醫院、學校等重要目的地的定制客運,實現“出門即上車、下車即到家”﹔積極推動主城區與區市縣城市公交“一卡通”聯網,盡快全面融入全國“公交一張網”,實現一卡走全國。

  打好產業發展攻堅戰

  推進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

  關鍵詞:一項計劃、五大行動

  名詞解釋 “341”產業,“3”指裝備制造、電子信息、能源化工三大支柱產業,“4”指生物醫藥、食品飲料、先進材料、輕工服裝四個優勢產業,“1”指數字經濟。

  解讀 市委五屆九次全會提出爭創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示范城市,打好產業發展攻堅戰,推進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概括歸納為“一項計劃、五大行動”。王志強表示,即實施“341”產業培育計劃和項目攻堅、龍頭培育、園區提質、金融惠企、創新提升五大行動,筑牢全市工業高質量發展“四梁八柱”。

  “341”產業培育如何實施?王志強說,實施“341”產業培育計劃,堅持“一縣一特色、一園一支柱”理念,做好產業鏈全景圖、產業生態路徑圖和重點招商企業名錄表繪制。力爭在廣安舉辦東西部產業合作大會,開展產業發展診斷評價,推動產業強鏈延鏈補鏈。市級層面重點推動玄武岩、輸變電、能源化工等產業發展,建成投產3500噸連續纖維池窯生產線、3萬噸原料均質化生產線,加快建設利爾化學TC、摩珈生物等項目,全年“341”產業產值增長11%以上。

  五大行動如何落實?王志強說,強化項目協調推進力度,狠推重大項目建設,制定重大項目開工、重大項目加快建設、重大項目竣工三張項目進度清單和問題台賬,對欠進度20%以上的項目實行挂牌督辦。

  篩選一批盈利能力強、發展潛力大的企業充實完善龍頭企業擬培育發展對象庫,鼓勵有條件的企業通過兼並重組等方式做大做強,力爭各區市縣、廣安經開區分別新增產值超10億元龍頭企業1至2戶。建立擬升規企業培育庫,針對性開展指導培訓,推動擬升規企業盡早升規入統。

  引導各產業園區加快完成總體規劃和控制性詳規修編,確保園區建設有利於主導產業集群集聚發展。重點推進園區基礎配套,完善生活性配套和生產性配套,在全市工業園區開展比政府性投入、看園區基礎設施等為主題的大比武活動,力促園區提質跨越。

  加大對有發展前景、有市場,但資金遇到困難的工業企業融資擔保支持力度,探索建立工業企業融資擔保風險資金,完善重點企業“白名單”制度,引導金融機構聚焦實體經濟。

  積極引導企業應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提檔升級現有生產工藝,強弱項、補短板。支持企業研發創新,與高校、科研院所開展產學研用合作。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支持企業開發新產品,開展“廣安造”產品對標、達標、採標活動,打造工業品牌。

  建設宜居宜業宜游公園城市

  關鍵詞:城市提質

  解讀 羅龍海表示,實施城市提質工程,將以統籌規劃、建設、管理三大環節,優化生產、生活、生態三大空間為主線,大力實施交通設施、公用設施、街區品質、綠化景觀、美化景觀和亮化景觀“六大提升行動”,讓城市暢起來、美起來、靚起來。

  按照公園城市理念,突出“一江兩河五群山”自然資源,高標准編制官盛新區分區規劃、控規、住房發展規劃,推進“一路兩湖七大市級公共服務項目”建設,著力將官盛新區打造成廣安公園城市樣板示范。

  力爭春節前完成“兩廣場兩大道”景觀品質提升工程和廣前大道城區段改造工程、迎賓大道升級改造工程,萬盛片區39條道路管網綜合整治工程。

  一季度啟動主城區200個老舊小區改造、西溪片區、中橋片區、平安片區道路管網綜合改造工程和蓮花橋建設工程的勘察設計工作,啟動西溪河城區段兩岸截污干管復線可研論証和慢行系統、公共停車場等項目選址論証設計工作,開工建設中橋體育運動公園等3個公園和西溪河健康步道。

  力爭9月底前全面完成西溪路、平安大道、濱江東路等道路改造工程和餐廚垃圾處理設施主體建設任務﹔年底前完成五福橋拓寬改造、市民廣場人行天橋和西溪河健康步道等重點項目建設任務。用好“陽光問廉”工作平台,正視曝光問題,找准抓實做細問題整改,真正幫民困、解民憂。

  全面完成城市出入口和主干道升級改造,基本完成背街小巷和老舊小區品質提升,新建和改造一批公園綠地、城市廣場和公用設施,打造各具特色的花街、花道、花園、花海。到2022年,全面完成城市提質工程任務,實現城市顏值大提升、人居環境大改善、承載能力大提高、競爭能力大增強,建成“川渝明珠·魅力廣安”。

  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

  關鍵詞:環境保護

  解讀 朱大均說,市委五屆九次全會對全市2020年生態環境工作作出了“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總體部署,2020年將按照“圍繞一個目標、突出兩項重點、打贏三大戰役、強化四大保障”工作思路,不斷提升全市生態環境質量,不斷提高群眾的滿意度和獲得感。

  一個目標:即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大幅減少,環境風險得到有效管控,生態環境治理能力顯著提升,生態環境保護水平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相適應。

  兩項重點:一是深入推進嘉陵江流域國家生態文明先行示范區建設。堅持川渝生態共治共享,重點開展嘉陵江、渠江良好水體保護和水生態修復工作,抓好沿江生態廊道保護修復,優化沿江產業布局和規模,把廣安加快建設成為經濟充滿活力、生活品質優良、生態環境優美的嘉陵江流域國家生態文明先行示范區,擦亮生態宜居城市名片。二是統籌推進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牢固樹立“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體”理念,統籌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全面增強自然生態系統服務功能。加快實施濕地保護與恢復工程,持續開展大規模綠化廣安行動,推進森林公園和濕地公園建設,加快讓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

  三大戰役:一是打好藍天保衛戰。綜合實施“減排、壓煤、抑塵、治車、控秸”等工程,全力推動空氣環境質量持續改善。二是打好碧水保衛戰。全面落實河(湖)長制,扎實開展“用雙腳丈量河流”工作,摸清污染源,從源頭上解決水污染的問題。三是打好淨土保衛戰。加快編制風險地塊布點方案,完成重點行業企業用地土壤污染狀況調查,建立疑似污染地塊目錄,嚴格建設用地准入。

  四大保障:一是機制保障。加快構建嚴明嚴格的生態環保制度體系,完善城鄉垃圾治理、廁所革命等制度。二是法治保障。始終保持“重拳出擊、鐵腕治污”高壓態勢,加大環境保護執法力度,嚴厲打擊環境保護違法違規行為。三是科技保障。充分發揮科技作用,加快構建科學先進的環境監測體系,建立健全環境監測預警體系。四是能力保障。加強干部隊伍建設,努力打造一支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斗、特別能奉獻的生態環保鐵軍。(龍俊帆 盧琴)

(責編:羅昱、高紅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