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成都開辦企業拿營業執照、刻公章、領發票需要多久?40多歲的王立文親身體驗,6個小時就搞定了。1月6日,當他在青白江區政務服務中心完成這一套流程時直呼:“真是太方便了!”
王立文的親身體驗,是成都市營商環境持續優化,建設國際化營商環境先進城市成效的一個縮影。昨日,市政府新聞辦召開新聞發布會,專題解讀前不久出台的《成都市進一步優化提升國際化營商環境工作方案》(以下簡稱《工作方案》),宣告正式開啟成都國際化營商環境2.0建設。
從1.0升華到2.0
持續優化提升成都國際化營商環境
去年春節后的第一個工作日,成都市便確定了“國際化營商環境建設年”的目標。一年來,市營商環境辦會同市級各部門,在成都營商環境“1+10”政策基礎上,全面對標國際國內先進水平,堅持營造國際化、市場化、法治化和便利化營商環境,聚焦市場主體反映的難點、痛點、堵點,精准制定了一批優化營商環境的政策措施。
昨日,市網絡理政辦主任、市國際化營商環境建設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廖俊在專題解讀時講道,成都出台《工作方案》,主要是基於去年“國際化營商環境建設年”建設的成績和不足總結而成,是成都營商環境1.0的升華之作。
廖俊向記者解釋道,《工作方案》的出台,首先是立足於貫徹落實國務院《優化營商環境條例》,堅持國際化、市場化、法治化、便利化原則,以市場主體需求為導向,持續深化改革,為各類市場主體投資興業營造穩定、公平、透明、可預期的良好環境﹔其次是對標營商環境建設先進城市,結合成都實際,針對營商環境的痛點、難點和堵點,注重找差距、補短板、樹品牌,構建具有成都特色的營商環境政策體系,加快提升成都市營商環境建設水平。然后是立足於構建企業全生命周期服務體系,對開辦企業、企業注銷、辦理建筑許可等29個方面,制定249條優化提升措施,著力打造審批最少、流程最優、效率最高、服務最好的營商環境,不斷增強企業獲得感。
249項具體舉措
為企業帶來便利實惠
2019年12月10日至12日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要依靠改革優化營商環境,深化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
新年伊始,成都市便為企業送出一套“大禮包”。聚焦29個方面,精准制定的249項具體舉措,在新的一年裡讓企業感受到實在的便利與實惠。
記者梳理發現,成都市今年會將企業開辦從“企業登記、印章刻制、申請發票”3個環節整合為1個環節、1天辦完,零成本﹔工程建設項目全流程總時限控制在90個工作日以內﹔將重大基礎設施一體化開發等類別項目的工程建設許可和施工許可合並為一個階段……
營商環境沒有最好,隻有更好。今年成都市更是將為企業帶來便利與實惠體現在細微之處。記者梳理發現,成都市此次出台的《工作方案》,包括了規劃、稅務、住建、市場監管等多個單位(部門)業務。每個單位(部門)都要求將工作落實到具體實處。例如,水務局負責的中心城區水表口徑50毫米以下的,將免費實施無外線工程接入﹔獲得用氣報裝環節縮減為3個﹔集體居民用戶項目辦理時限8個工作日以內,無外線非居民用戶項目6—11個工作日以內,有外線非居民用戶項目15個工作日以內。實施用電用水用氣接入“佔用挖掘道路許可”並聯辦理,政府審批1個環節,工商業用戶小型接入工程審批時間1個工作日以內,其他類型4個工作日以內。
3個方面主要舉措
創新推出具有成都特色的改革措施
廖俊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工作方案》主要舉措和著力點體現在3個方面。在涉及服務企業全生命周期的可量化指標領域,力求環節更少、時間更短、成本更低﹔對反映投資吸引度、體現監管與服務的非量化指標,力求跑動更少、服務更優、便利度更高、監管更包容、執法更人性﹔深化營商環境綜合改革,推出具有成都特色的改革舉措。
昨日的發布會上,針對《工作方案》中提到的深化營商環境綜合改革,推出具有成都特色的改革舉措進行了專題分析。
記者了解到,今年成都市在全面覆蓋國家發改委指標的基礎上,增加國際化環境、投資項目服務滿意度、創新發展和新經濟成長、企業注銷、獲得通訊5個成都特色改革內容,創新推出了一批具有成都特色的改革措施。例如推行企業注銷“一網”服務,充分運用注銷平台智能引導和在線提交資料功能,逐步實現企業注銷全程在線辦理﹔全面實現中小企業寬帶平均資費降低15%,移動網絡流量平均資費降低20%﹔推行“減稅貸”“快查快貸寶”“蓉票兒”“票e達”移動報稅服務﹔建立地方金融監管沙箱﹔打造政務服務“蓉易辦”平台和服務品牌﹔建立知識產權風險預警機制﹔推出包容審慎監管三張清單和城市機會清單﹔打造“雙創”升級版和深化創業天府行動計劃﹔打造社區“訴源治理”品牌,搭建“和合智解”e調節平台,自主研發訴訟文書電子送達。
成都日報記者 趙榮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