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巴人這個模樣?

2020年01月07日09:29  來源:重慶晚報網
 
原標題:古代巴人這個模樣?

古代巴人驍勇善戰,被認作是重慶人的祖先。由於距今已有三千多年,很多歷史記錄模糊不清,大家都想知道,巴人到底長啥樣?是否跟現在的重慶人一樣?

昨天,熱心讀者王秉文打進上游新聞熱線,自稱是一名顱骨復原師,耗時數月復原了兩尊古代巴人的模樣。一起來看看他們都長啥樣吧。

神秘庫房

擺滿各類頭像雕塑,除了奧巴馬、普京等名人,還有各式各樣普通人

多年前,中央電視台一檔《顱骨復原》紀錄片,讓“頭顱復原”這一神秘職業走進我們的視野。僅憑一堆顱骨就能復原當事人的相貌,聽上去很神奇。在重慶,76歲的王秉文就是這樣一位顱骨復原專家。

昨天中午,記者來到南岸區上新街王秉文的雕塑工作室,一套70平方米不到的毛坯房,給人一種神秘感。房子最裡面是庫房,外面是用於雕塑的地方。推開庫房門,幾個架子上擺滿各類雕塑頭像,除了奧巴馬、普京等名人,還有各式各樣的普通人。地上和桌上還有一些尚未復原的雕塑,等待著王秉文給予“重生”。

記者目測了一下,小小的庫房裡,有三四十件頭像作品,顯得有些擁擠。王秉文很自豪地說:“這些都是我多年來的成果,隻能算是極小的一部分。”

王秉文曾是重慶輪船公司職工,1974年借調到黃桷坪四川美院雕塑系任老師,直到1980年離開川美。但他始終沒有放棄雕塑這門手藝,這也奠定了他日后從事顱骨復原工作的基礎。

王秉文的鄰居劉先生說,路過這裡時經常看到王大爺在屋裡琢磨一些雕塑作品,有時晚上十一二點還在,“這把年紀還這麼拼,這股子勁頭值得學習。”

特邀專家

通常兩三天內就能復原出死者生前模樣,對警方辦案起到至關重要作用

王秉文告訴記者,顱骨復原是一個復雜的過程,“每個人的顱骨都是獨一無二的,先要對顱骨相關數據進行測量,再輔以雕塑的手法,才能對顱骨的生前面貌進行還原。”

記者注意到,在王秉文的工作台上,復原工具很簡單,幾個砂輪和用於打磨的砂紙,其他全靠手上功夫。“復原過程需要結合法醫學和美術雕塑專業知識,除了原貌的軟組織結構,最好是神態要一致。”王秉文說,從五官哪個部位開始復原,同樣至關重要。

據悉,王秉文不僅擅長雕塑,而且目前還是重慶市公安局刑偵總隊特邀專家,除了幫助偵破重慶本地的案件,還幫助外地警方復原顱骨。記者從重慶市公安局刑偵總隊法醫科了解到,近兩年裡,王秉文就協助警方復原了4例無名死者的頭像。

刑偵總隊法醫科科長夏鵬告訴記者,王秉文從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就開始協助警方工作,算是比較早的一批特邀專家,“有時遇到一些死者難以辨別面貌時,就請他復原,通常在兩三天內就能復原出死者生前模樣,對辦案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兩年前,警方在巴南區發現一具男尸,頭骨碎裂面相模糊,警方找到王秉文復原死者模樣。他先通過畫像臨摹出大概模樣,再用顱骨復原技術,三天就復原了死者模樣。沒多久,警方就成功破案。

在王秉文的記憶裡,印象最深刻的還是1979年在川美工作時,有一天接到一具無名女尸頭顱復原任務,他試著用雕塑的方法找回死者相貌。最終,公安機關根據王秉文復原的相貌,確認了死者身份,並在三天內成功破案。

據了解,從事顱骨復原40年,王秉文給國內多個地方做過顱骨復原工作,共復原了102例。

最大困難

古人類頭骨往往經歷了幾千年時間,很多在出土時已經變形碎裂

除了協助公安機關偵破案件,王秉文大多數時間用在古人類考古研究上,曾在雲南復原過元謀人、麗江人、蒙自人等4例古人類的頭骨。

王秉文說,考古挖掘出來的古人類頭骨,往往經歷了幾千年的時間,復原最大的困難是很多頭骨在出土時已經變形碎裂,沒有相對完整的頭骨。所以,這些年一有完整古人類頭骨的消息,他都會特別激動,第一時間聯系相關人員,義務進行復原。

十多年前,他在協助湖北長陽土家族自治縣博物館拍攝一部關於古人類研究的紀錄片時,無意中發現了一個古代男性巴人的頭顱,並完整記錄下了該巴人的顱骨數據。王秉文說,科學的數據測量,直接影響著復原師對顱骨的復原。

2019年初,王秉文翻出當年這具男性巴人顱骨的存檔數據,重新進行了復原。5月底,他又在長陽土家族自治縣博物館的幫助下,收集到一名古代女性巴人的顱骨數據,“從收集資料到數據推算,再到上手捏泥塑復原,這兩尊古代巴人頭像雕塑花了三四個月。”

復原過程

仿佛是一場藝術享受,就像在跟古人進行一場跨越時空的對話

在庫房裡,王秉文展示了自己完成的作品:一尊男性巴人雕塑和一尊女性巴人雕塑。兩者均是通過古代巴人顱骨復原而成。

王秉文說,古代巴人驍勇善戰,骨子裡透著重慶人的堅韌和剛強,復原后的相貌也証實了這點。“復原的這尊古代男性巴人雕塑,眼眶較大,雙目炯炯有神,眼睛差不多有乒乓球大小。此外,他的鼻梁堅挺,下頜支較為突出。”

王秉文告訴記者,這尊古代女性巴人雕塑,眉眶比較銳利,眼睛向上傾斜較高,整體上看起來有點兒成倒“八”字,“由此推斷,這名古代女性巴人應該是單眼皮。”此外,根據顱骨數據得出,這名古代女性巴人的鼻子較塌,鼻骨上部有一個小小的凸起,下巴呈桃圓形,“復原的這兩尊古代巴人的長相,和重慶土家族人有些類似。”王秉文說。

王秉文告訴記者,顱骨復原是一種科學和藝術的結合:用科學嚴謹的數據還原臉部特征,用藝術的想象讓頭像更加接近真實,但要想兩者完美結合,那得需要相當長的時間來研究、摸索。

如今,王秉文的顱骨復原工作已有40年,經他之手的考古復原和人物頭像復原已有數百件,“特別是復原一個古人的顱骨,仿佛是一場藝術享受,因為復原的過程,就像在跟古人進行一場跨越時空的對話。”重慶晚報-上海新聞記者 郎建榮 實習生 李牧曉 攝影報道

(責編:高紅霞、羅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