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四川频道

帮助拓宽眼界,享受学习乐趣

“云支教”,让知识“飞”进山村(网上中国)

本报记者 李 贞
2023年02月10日09:09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小字号

  广西壮族自治区都安瑶族自治县安东小学的学生在“云支教”课堂进行学习。
  新华社记者 黄浩铭摄

  随着教育数字化的推进,“云支教”成为一种广受欢迎的支教形式。支教志愿者通过线上云教学平台授课,学生通过多媒体设备参与课堂学习——这种非面对面的支教志愿服务模式,让偏远地区的学生们可以更便捷地接触到丰富的教育资源,为乡村教育振兴提供了新的助力。

  

  下功夫琢磨教学方法

  “云支教”突破了地域限制,让知识能够“飞”得更远。

  2020年5月,由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部分研究生组建的线上助学团队“华教学堂”与西藏自治区山南市东辉中学对接,开展线上支教。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2020级研究生周湘玲是志愿团队中的一员。经过一系列试讲培训,她成为学生平措桑珠的线上志愿教师,为其进行英语课程辅导。

  虽然这对师生相隔3000多公里,但在线上教学过程中,他们的心越贴越近。为了让平措桑珠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周湘玲下了不少功夫去琢磨教学方法。有时,周湘玲会故意质疑平措桑珠的答案,来考验他是否把知识点学扎实了。一开始,平措桑珠常会摇摆不定,但在一次次的训练与反馈中,平措桑珠渐渐摆脱了对英语学习的畏惧心理,成绩也慢慢提高了。周湘玲说,在线上支教过程中,看到学生变得越来越自信,让她很有成就感。

  “云支教”既为青年志愿者搭建了实践锻炼的平台,也为偏远地区孩子们的未来发展提供了更多可能性。2022年,平措桑珠考上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城南书院,他说,自己将来也想跟周湘玲一样教书育人。

  据了解,截至2022年底,“华教学堂”已有540多名研究生志愿者参与支教活动,累计帮扶近600名学生,提供课时5000余节,将爱心和知识播撒到西藏、新疆、广西、甘肃、宁夏、河南、内蒙古、山西等地。

  精彩课程受到学生欢迎

  “云支教”拓展了课堂模式,为孩子们打开了新视野。

  “同学们,你们知道怎么用未成年人保护法来保护自己吗?”在一间教室里,岭南师范学院学生文睿璇正讲授普法课,她的面前没有坐着学生,而是摆着两架打光灯、一台摄像机。原来,这是一堂为广东省湛江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二小学学生们开设的“云普法”课程。

  据悉,岭南师范学院遴选优秀大学生志愿者,开展“四点半云课堂”公益服务活动,每周在固定时间为结对学校的学生进行“云支教”。

  在一些师资力量相对薄弱、素质教育存在短板的乡村小学,此类知识性与趣味性并存的“云课堂”让孩子们拓宽眼界,助力乡村教育。

  “我开设的这门课主要介绍粮食生产,希望孩子们能从中真切感受到粮食来之不易,要珍惜粮食。”来自岭南师范学院食品工程学院的志愿者李石娇,结合自身专业设计“云支教”课程,讲述水稻专家袁隆平的“禾下乘凉梦”,受到学生们的欢迎。此外,法律常识、党史知识、安全健康、劳动实践等,也是“四点半云课堂”涉及的教学内容。

  近两年多,岭南师范学院已累计组织志愿者6000余人次,为5800多名乡村青少年提供了线上支教公益服务。

  数字化设备提档升级

  “云支教”凝聚起多方合力,共同推动教育现代化。如今,全国中小学数字化基础设施日趋完备,为“云支教”蓬勃发展打下良好基础。教育部数据显示,全国中小学(含教学点)互联网接入率达到100%;超过3/4的学校实现无线网络覆盖,99.5%的学校拥有多媒体教室,多媒体教室总数超过400万间,学校配备的师生终端数量超过2800万台。数字化教学条件的全面提档升级,让来自山野乡村的孩子也能随时享受“云学习”的乐趣。

  记者了解到,多地高校、共青团积极组织开展“云支教”活动。去年8月,湛江共青团启动了2022年“青年云支教”行动,计划在为期一年的时间里,通过“云支教”平台,让4000多名大学生志愿者与广东省湛江市乡村小学、边远地区青少年、贫困家庭子女结成“云支教”对子,推动优质教育资源涌向乡村和基层薄弱地区。今年1月,由西安交通大学新闻与新媒体学院牵头成立的“微光”支教团队启动了第5期线上支教活动,通过线上“一对一答疑”和开设公共课程的形式,进行为期15天的“云支教”。据悉,该活动此前已成功举办4期,支教范围遍及全国近20个省份。

  社会力量也参与进来,为“云支教”提供支持。据悉,平安集团开展的线上支教项目,在全国105所乡村学校开设起“空中课堂”。过去一年,通过远程教育的方式,平安支教团队已为1万多名乡村孩子带去了3000多节支教课程。

(责编:袁菡苓、高红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