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四川频道

皮影艺术的魅力和韵味(文物有话说)

2023年01月26日08:32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小字号

  皮影戏中的《西游记》场景。
  陕西省文化馆供图

  皮影戏中的一处家居布景。
  成都博物馆供图

  皮影戏中的一处花园布景。
  成都博物馆供图

  殷洪,《封神演义》中的人物。
  陕西省文化馆供图

  皮影戏班在正式演出前,一般会先演一出《天官赐福》,表达美好愿望。图为“天官赐福”云朵。
  西安市明清皮影艺术博物馆供图

  鳌,传说中的海中大龟。后世称状元及第为独占鳌头。
  西安市明清皮影艺术博物馆供图

  桌椅是皮影室内陈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图为两处桌椅皮影,造型精美。
  西安市明清皮影艺术博物馆供图

  皮影是中国民间古老的传统艺术。各地集会上,皮影往往能占据一方舞台。艺人在白色幕布后,一边操纵影人,一边用当地曲调讲述故事,同时配以乐器伴奏,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每当艺人独特的唱腔响起,灯影中的跌宕起伏总让人流连忘返。

  

  中国皮影戏  源流与发展

  孙清潮

  中国皮影戏是人类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有自己的皮影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就有柬埔寨的“斯贝克托姆—高棉皮影戏”、印度尼西亚的“哇扬皮影偶戏”、中国皮影戏、叙利亚皮影戏。

  在我国,皮影戏遍及各地,仅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的皮影戏就有37项,涉及省份17个,其流布范围之广可见一斑。

  “双手对舞千古事,一帘灯影藏春秋。”中国皮影戏是多种艺术形式历经千年融合而形成的一种独立艺术。秦汉以来的“弄影”,隋唐僧人传经时的“俗讲”,各地民间戏剧等相关艺术,在漫漫历史长河中相互借鉴并渐渐统一于“弄影”旗下,使其成为一种集绘画、雕刻、音乐、戏剧于一体,共同服务于影偶表演的“动画”艺术。这种艺术样式在中唐已趋成熟,至北宋有了正式名称“影戏”,之后又有“灯影戏”“纸影戏”“皮影戏”等称谓。

  皮影戏是中国传统手工业和手工技艺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从周秦至唐宋,在平面上画剪镂空的材质,已从豆荚、树叶、绢帛,发展到素纸、兽皮和金银箔。南北朝时剪纸艺术已相当成熟,唐代皮革镂花已用于服饰用品,宋代已普遍采用羊皮制作影偶,元代纸偶材质已从宋代素纸发展到彩纸。宋《百宝总珍集》记载的一个影戏箱,里面1200多个影偶,“水晶羊皮五彩装”,即将羊皮刮到水晶般透亮,并着上多种颜色,连缀成人偶,足见宋时中国影戏的制皮技术、敷彩水平、雕刻工艺等已达相当水准。

  中国影戏大抵是沿着中国政治中心的迁移路线而流布各地的。周秦汉唐等十三朝古都西安所在的陕西关中为影戏的发源地,唐代之后的近千年间,中国政治中心由此东移开封(北宋都城),继而南迁杭州(南宋都城)、北上北京(金、元、明、清的都城),影戏艺人随之流散,加速了影戏在全国的传播。两宋是迄今为止有明确记载的中国影戏首个繁荣期,此间诸多古籍,对其题材内容、雕刻技艺、演出场所、行会组织等都有详细记载。两宋之后,中国影戏起起伏伏,明代、清代、民国时期都出现过几次繁荣,清代以来北京诸多官宦望族以蓄置影戏戏箱、自养影戏班社为荣。元代虽为中国影戏发展低谷期,但中国影戏却在此时传入南亚和阿拉伯半岛,之后几个世纪里又相继传入欧美,美国在上世纪几乎一直有中国皮影戏演出。

  中国影戏在传播过程中,不断与各地方言、戏曲、美术等相结合,大致在明末清初就已形成各地的风格和流派。

  就影偶材质而言,湖南、广东皮影多为纸偶,河北唐山、辽宁盖州皮影多用驴皮,浙江皮影多用羊皮,山西孝义皮影在明代之前为羊皮、清代则为牛皮,全国其它地区多用牛皮。

  就影偶造型而言,四川阆中皮影人物面部为椭圆形,头帽胡须不固定,服饰图案多为川北民间花纹,重写意;浙江海宁皮影则脸形圆活、单眼侧面,少夸张、近实像。

  就制作工艺而言,山西皮影敷彩时多用植物颜料,追求大红、大绿、杏黄,色彩饱满;广东陆丰皮影则以红、黑、绿为主,用色相对单一;浙江皮影通常先在羊皮上剪出人物轮廓,再在一面绘上青、红、黑、黄四色,重彩绘,少雕镂。

  就声腔而言,海宁皮影戏以“弋阳腔”“海盐腔”为基调,配以笛子、唢呐、二胡等江南丝竹,极富水乡韵味;江汉平原皮影戏则以歌腔、渔鼓腔为主,歌腔中的“鸡鸣腔”源于东周楚国,渔鼓腔出自旧时艺人行乞唱曲,乡土气息浓郁;冀东皮影戏的掐嗓子唱法为其独创,“三赶七”“大金边儿”“小金边儿”的唱词结构也是其它影戏中没有的。

  由于中国复杂的地理环境,不同省份影戏风格有别,即使同一省份的不同地区,影戏风格也有差异。如:同在河北,涿州皮影人偶高50厘米,染色不用桐油,演出无脚本,全凭口授,属于“西城派”;而滦州皮影人偶高30厘米,上色需桐油,有影卷,演出时要看脚本,属于“东城派”。同在山东,济南皮影演出时只需两个人即可完成,而定陶皮影少则六七人,多则十几甚至20多人。正是这种不同的风格和流派,构成了多姿多彩的中国影戏样态和影戏文化生态。

  中国皮影戏一直在创新中发展,在发展中活态传承。上世纪40年代,陕甘宁等革命根据地的文艺工作者,通过创新传统影戏,相继推出了《屈原》等一批新编历史大本戏和《大生产》等一批反映现实生活的新短剧,宣传革命道理,鼓舞民众和军人斗志。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一直重视保护和传承皮影艺术,不仅将众多皮影戏列入了四级非遗名录进行保护传承,还多次举办全国性木偶戏和皮影戏观摩展演,促进了中国皮影戏的交流互鉴,弘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作者为陕西师范大学教育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陕西皮影)执行主任,本报记者高炳采访整理)

  

  四川皮影

  李  龙

  四川皮影可分成都皮影和川北皮影两大类。

  成都皮影用本地话叫——“皮灯影儿”,是我国几大皮影流派中的重要一支,艺术特色鲜明。成都皮影造型独特,制作精细,唱腔高昂,形成了成都皮影大气、细腻兼而有之的艺术风格。

  成都皮影吸收了许多本地艺术元素,如川剧、蜀绣、民间剪纸。在雕刻和装饰上,除采用川剧人物行头外,也吸收了蜀绣和蓝印花布上的花纹,使用透雕工艺,线条优美,衣衫精致,色彩悦目。因成都皮影造型一般在50厘米以上甚至高达1米,又被称为“大皮影”。这样大的造型,就是最顶尖的皮影制作匠人制作一个,少则半个月,多则一个月,前后要经历7道工序。

  目前,成都市木偶皮影艺术剧团、武侯祠锦里,都能看到皮影演出。成都博物馆也有许多精美的皮影展出。曾经被冷落的皮影,在川蜀大地焕发了生机。成都皮影文化深深影响了川西坝子的民间艺术,在本地艺术发展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对成都皮影进行抢救、保护、传承和发展,对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与成都皮影齐名的川北皮影,则创于清康熙年间。自第一代传人王家禄到今,历经8代逾300年。川北王氏皮影借鉴了多地皮影之长处,融合川北风情民俗自成一派。

  川北皮影艺人大都有过硬的提手技艺。他们能将各种不同人物,各类角色的思想感情,表现得淋漓尽致。屏幕上的影人,在龙楼凤阁、雕栏亭榭、红花绿树、奇峰异壑、碧海蓝天中,举步而蹈,挥袖而舞,提枪厮杀,令观众为之惊叹不已。

  (作者为成都博物馆皮影木偶部主任,本报记者张文采访整理)

  

  陕西皮影

  任  华

  陕西作为中国皮影的发源地,在千年变迁之中,形成了一套非常成熟的皮影艺术形式。

  流传至今的民间皮影、剪纸、刺绣、石雕、花馍、木版画等,无不蕴藏着周秦汉唐的文化血脉。这些民间艺术形式汲取古典文化营养,构成健康活泼的艺术形态,使得皮影戏能够长期流传于陕西乡村,乃至形成了许多不同的艺术流派,并为当地老百姓所喜闻乐见。

  陕西皮影在明清时曾达到艺术高峰,以其精美华丽的艺术表现和精巧的制作工艺闻名华夏。

  清代陕西皮影戏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数量多。一大批乡村中的小戏箱,虽说规模不大,但十分齐全,每个班子都能凑出几十本甚至上百本戏。

  二是班社多。陕西境内几乎每个县都有皮影班社,这些皮影班大多是前辈流传下来的老箱底,使用的皮影不少是清代流传下来的。

  三是其兴盛与民俗活动息息相关。诸如村社庙会、结婚、祝寿、婴儿满月、兴建宅院等都要请一台皮影戏,演出的时间少则一夜,多则3至6夜,每晚1至3本戏,每本戏要演唱3个多小时,其繁荣可见一斑。

  清代陕西皮影的制作非常讲究。制好的牛皮根据图案大小划分小块,先用湿布使牛皮潮软,再用枣木推板用力反复推磨,破坏牛皮的韧性和质地,这样不仅使牛皮更加光滑,而且破坏了牛皮的伸缩性,防止以后变形。以上工序完成后就可以拓着图样对牛皮用针过稿,为雕镂作准备。

  陕西皮影雕刻手工技艺的独到之处,就是“推皮走刀”雕镂技法。其特点是以左手用力推动运转牛皮,牛皮接触刀口,形成皮走刀不走的状态。雕刻刀法基本以镂空为主,采取阳刻、阴刻或者阳刻与阴刻结合的方法,吸收了传统艺术中线描效果,甚者融汇了汉代画像砖石、唐代壁画等多种艺术形式的技巧,创造出关中地方特色鲜明的皮影艺术作品。

  陕西皮影戏曲调流派支系繁多,现在能够经常性演唱的皮影戏大约还有10余种唱腔。关中皮影艺术基本上可分为东路、西路、北路3种。以皮影戏唱腔的不同,可以分为秦腔、碗碗腔、弦板腔、阿宫腔,由于唱腔表演的不同,对皮影形象要求也不同,从而形成了东、西、北路的不同皮影艺术特色。

  西路皮影戏除了采用秦腔演唱的方式外,主要是弦板腔的演唱形式,以“弦子”“板子”为基本特色,音质清亮,唱腔激越。据调查,本戏多达500多个,以历史故事为主。

  北路是阿宫腔流行的地区。相传阿宫腔是秦宫宫女的曲调,委婉凄楚,苍凉悠扬。本戏有300多个,内容也多以历史故事为主。

  东路的皮影演唱有“老腔”和“时腔”之分。

  据研究,“老腔”产生于清代乾隆年间之前,发源地为地处黄河、渭河、洛河三河交汇处的华阴县(今华阴市)。西汉以来,此地多为长安的粮食储藏地,又是水陆码头。因此,民国以前,此地船工云集,以船工号子为音乐基础,广泛吸收民间艺术因素,创造出一种以说唱为主的演唱形式。其特点往往是一人主唱,众人齐声帮腔。由于当时缺乏像样的乐器,就用木板拍击船板。据说,后来老腔皮影戏中用的檀板,就是由此演变而来。这种形式经过长期发展,不断吸收其他民间艺术形式,将打击乐器和弦乐引入,渐渐成为一个地方剧种。

  “时腔”又称碗碗腔,最初是在陕西东路的大荔、朝邑一带流行的皮影戏腔调。碗碗腔不同于秦腔的旋律,吸收了南方昆曲的一些特点,因而唱腔优美婉转,柔和细腻,与关中的其它戏种不同。碗碗腔的剧目也相当丰富,大荔一带的抄本有400余种。剧目结构奇巧,情节复杂,故事曲折,唱词典雅,诗意浓厚。

  (作者为西安市明清皮影艺术博物馆馆长,本报记者高炳采访整理)


  《 人民日报 》( 2023年01月26日 07 版)
(责编:章华维、罗昱)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