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四川频道

为了那份人间烟火气 我们一起在努力

2021年11月12日08:15 | 来源:成都商报电子版
小字号
原标题:为了那份人间烟火气 我们一起在努力

  隔离日记

  11月2日7时起,金牛区顶峰水岸汇景小区及周边区域实施封闭管理,开展居民核酸检测。95后成都姑娘万宝莲居住在距顶峰水岸汇景小区一街之隔的琴园,她在集中隔离期间用心地记录下了自己集中隔离后的心路历程。目前她和父亲一起在社区当志愿者,工作很累,但很充实。

  而自5日以来,成都市成华区理工东苑(西区)累计报告了11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从11月9日23时起,该小区调整为高风险区。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采访了多位接受隔离的人员。他们要么是在疫情来临时冲在最前头的物业人员,连轴转后成为“密接”被隔离,要么是业主,配合防疫工作进行隔离……他们看到防疫人员忙碌的身影会感动,也希望能早日出来“晒晒太阳”。

  理工东苑(西区)居民王女士: 居家隔离生活捋顺了 希望早日恢复人间烟火气

  不用早起做早餐、送孩子、上班,我将闹钟设成8点半,但每天都不需要闹钟响,早早就醒了。

  第一件事,赶快打开手机看各个微信群的信息——自11月5日小区被封闭,一下子加了不少微信群,物业群、楼栋群、物资采购群……其实每个群里讨论的事情都差不多。但在这种环境下,似乎觉得,能通过更多渠道了解到更多信息,会更有安全感吧!

  我注意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大家在群里聊得热闹,但做核酸检测时碰面,哪怕是之前很熟的邻居,最多眼神对视一下,或是点头示意,按照规定保持距离。这样的默契也是难得。

  回顾一下这几天。

  从11月5日早晨突然得到消息,给孩子请假、自己请假,赶快在平台上买菜、购买生活用品,慌慌张张地从各个微信群获取消息,封闭隔离期在一片手忙脚乱中开始。

  到现在,在家办公,辅导孩子上课,准备简单的饭菜,隔几天买一次菜,每天定期做核酸检测,居家隔离的生活也逐渐捋顺了。

  站在窗边往外眺望,可不嘛,太阳真不错。往常这时候,院子里肯定非常热闹,因为住户以教职工为主,互相认识的多,人们见面热情地打着招呼,相熟的站定聊几句,大家拎着菜或快递归来,孩子们四处奔跑、玩闹。而不知不觉间,小区被封闭隔离已经第六天了,只有运送物资的电瓶车偶尔穿梭,身穿白色防护服的防疫工作人员时而走动,偌大的院子里显得空空荡荡。

  真希望能早日恢复那份平时极易忽略、此时倍显珍贵的人间烟火气,被憋坏了的孩子们也能畅快地外出晒晒太阳。

  理工东苑(西区)物业冯副经理: 隔离期间也坚守岗位 忙碌而充实

  我是两个孩子的妈妈,是理工东苑(西区)东兴物业的物业副经理,也住在这个小区。

  11月5日早上5点左右,我还在睡梦中,领导打来电话告知理工东苑(西区)有人员核酸检测阳性,让所有中层管理人员第一时间赶到现场抗疫。我们开始配合街道办对小区进行封闭。

  6日,我安排了4名保洁大姐对确诊患者所在楼栋的垃圾进行处理并消毒,我自己心里是有些害怕的,我知道她们也会担心、害怕,但是我们必须冲锋在前。所以,我协助她们穿防护服,在她们身边,我觉得这样可以给她们一些安慰和力量。

  我特别想要说的是,保洁班长郭阿姨穿着防护服,背着几十斤的消毒工具进行消杀,一天下来换了四五套防护服,每次脱下防护服,她的头发和衣服都会被汗水浸湿。

  因为住户们需要在家隔离,他们有大量的快递需要物业清点并送达,很多快递都没有写具体楼栋,一些住户着急收快递,我们的工作人员有时需要打电话确认,并将快递分类一个个地送给住户,工作量极其庞大。我家虽然就住在这个小区,但是我不敢回家,物业的同事们轮到休息时,有的趴在工位上直接就睡了,有的用垫子随便铺在地上睡下。

  我和保洁李大姐是物业人员中最先被告知要隔离的“密接”人员。在忙碌了48小时后,7日早上我们也被带至隔离酒店隔离。

  隔离期间,我们每天要在各个业主群处理问题,很多同事都说这几天一直盯着屏幕不停回复,腰酸背疼。9日早上,我起床后特地数了一下,7日我有200多个通话记录,8日也有120多个通话记录。

  这些天,我们一直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忙碌而充实。隔离期间,我们每天都能吃到很好的饭菜,我很感激。

  一位95后社区志愿者: 助人的行为 让我感受到人与人之间温暖的传递

  秋意浓浓,送走霜降,迎来立冬。

  一如往常出行上班,看着熟悉的街道和川流的人群,除了偶尔对降温有些真实的体感,并未觉得这一天有什么别的不同。只是,生活总是比戏剧更让人出乎意料。周二(2日)这天晚上,双脚还没踏进小区门,就被告知了突发情况。

  距离我家仅一街之隔的“顶峰水岸”小区,从2日起开始实行封闭隔离,实行只进不出。

  自从海外留学归国以来,关注过微博热搜,关注过电视新闻,但从未想过“疫情一线”、“封锁隔离”会出现在离自己这么近的地方。站在小区门口,犹豫片刻,考虑到后期可能的风险,还是选择回到家中,居家隔离。

  而作为青壮年,这天晚上,我自主加入到社区工作者的队伍中,以志愿者的名义参与进小区内部的抗疫,从第一视角看到社区抗击疫情一线的生活百态。

  从晚上十一点左右起,我们小区的社区网格员便带领我们挨家挨户上门询问核酸检测的情况。我负责的是小区内的一栋电梯独栋。十多层楼,几十户人家,就这样一层又一层,一户又一户地转下来。

  当平日里可能未曾见过的邻居们发自内心微笑,说出一句“谢谢你,辛苦了”时;当一些住户亲切地告知我哪些是空户时,我感受到了内心的开阔与喜悦,甚至敬意。

  是志愿者这个身份,让我感受到助人的力量;也是助人的行为,让我感受到人与人之间温暖的传递。一系列工作结束后,时间已然很晚,而网格员还要回到岗位继续梳理统计的信息。到第二天,我才知道。我们这个街道的社区工作人员们,基本都是一夜未眠,在和疫情抢着时间,为管控区内的居民们接下来隔离生活的便利与安全,默默工作着。

  听到这些,感慨片刻,不禁思索。我想,这便是大国自信背后坚实的脊梁,都由一个个活生生的,为百姓付出的身影构成。

  在这日记里,请让我喊出心中的一句感谢和向这些人深深鞠躬。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 陈卿媛 卢燕飞 任宏伟

(责编:袁菡苓、罗昱)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