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四川频道>>综合栏目>>成都

2021年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四川分会场启动

“成都造”硬核科技亮相

2021年10月20日07:37 | 来源:成都日报
小字号
原标题:“成都造”硬核科技亮相

  助力残障人士临床康复和辅助治疗的脑电控制机器人

  昨日,为期一周的2021年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开幕。本届活动周以“高质量创新创造,高水平创业就业”为主题,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主会场设在河南省郑州市,在全国各地同步开展。

  同日,2021年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四川分会场暨火炬科技成果直通车(四川站)活动举行。活动周期间,全省将举办200多场双创活动,为市民带来科技创新盛宴。

  国内首台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纳米孔基因测序仪;可用于残障人士临床康复和辅助治疗的脑电控制机器人;变废为宝的新能源电池;具有抗癌功效的药用植物——杜鹃兰……科技成果直通车(四川站)活动上,大量“成都造”硬核科技亮相,彰显“成都造”硬核科技实力。

  纳米孔基因测序仪

  可推广到病原体快速诊断等领域

  如同芯片之于通信行业,基因测序仪是整个基因行业的核心设备,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目前,占市场主流地位的主要是以高通量为特征的二代测序仪,已衍生出一系列应用场景。但是,二代测序技术也存在着读长短、速度慢、无法实时测序、设备庞大等不足。如何破题?基于新原理的纳米基因测序技术应运而生。

  从基因测序读长的长短角度,齐碳科技联合创始人谢丹以一个极其简单形象的例子说明了二者的优缺点,“众所周知,我们在玩拼图游戏时,每一片拼图的面积越小,片数越多,难度越大。如果把基因测序类比成玩拼图游戏,二代测序技术需要把一条完整的长基因打碎成多个片段,读长非常短,相当于把一张完整的图片切割成了非常小的拼图片段,显而易见,这大大增加了‘拼图’的难度。纳米孔单分子基因测序技术的长读长特征,可以有效解决这个问题。”齐碳科技公共事务经理王琦琛介绍道。

  2020年9月,齐碳科技发布了国内首台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纳米孔基因测序仪。纳米孔单分子基因测序技术还具有速度更快、成本更低、便携小巧等优点,这预示着,基因测序行业移动时代的大门正在打开。据了解,该仪器可推广到病原体快速诊断、基因组织结构变异检测、甲基化早筛等领域。

  今年4月,齐碳科技首个GMP生产基地落地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计划于今年年内建成,并有望于第四季度实现产品量产。届时,将迎来发展的又一新阶段。

  脑电控制机器人

  助力残障人士临床康复和辅助治疗

  在活动现场,记者被一个半米左右、长着大眼睛的机器人吸引。

  工作人员称,这台机器人,加上旁边的脑电放大器以及电脑显示器,共同组成了脑器交互控制系统。该套系统由四川脑科学与类脑智能研究院研发,利用脑器交互技术,建立起脑、器官(人眼)和机器三者之间信息同步通路。

  “通过头上佩戴的脑电放大器采集视觉诱发电位,由人工智能算法提取特征,识别出命令模式,再控制机器人做出相应动作。”工作人员表示,这套设备可用于残障人士的临床康复和辅助治疗,预计未来2—3年可以达到上市条件。

  □新闻延伸

  成都全球创新排名上升八位

  目前,成都有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南交通大学、西南财经大学等各类高等院校65所。在蓉高校5个学科进入2020年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最新排名全球前20。这处于全国城市第一方阵的科研资源,是成都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基本盘”。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发布的《2021年全球创新指数》显示,成都在全球“最佳科技集群”排名中,从去年的第47位上升到今年的第39位,排名上升8位。

  此外,今年上半年,天府实验室建设加快推进,围绕电子信息、生命科学、生态环境三大领域的4个方向规划组建。6月7日,西部(成都)科学城和天府实验室正式揭牌,标志着西部(成都)科学城和天府实验室进入了由谋划布局到全面建设的新阶段。目前,天府兴隆湖实验室挂牌运行,天府绛溪实验室、天府锦城实验室启动建设。其中,天府锦城实验室前沿医学中心板块已投运29万平方米,导入国家、省级平台近20个,聚集顶尖人才37名,落地创业转化项目12个。

  创新策源能力不断增强,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稳步提高。2021年上半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实现营业收入超5858亿元、同比增长27.1%;新登记入库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4894家、增长11.94%;申请新认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140家、增长57%;技术合同成交金额增长1.5倍……

  “成都创造”亮点集结

  “成都代表团”亮相郑州主会场

  ■一根天线实现高速率5G通信 ■一只小虫有效转化餐厨垃圾

  在此次2021年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上,包括天府新区国家双创示范基地、全国首个民营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天府新谷,以及成都“学院派”创新孵化平台电子科大创业孵化器等在内的科技孵化“成都代表团”亮相郑州主会场。在此次参加活动的“成都代表团”中,各大孵化器都集结了具有前沿创新力的成都创新创业企业组团亮相。

  “成都代表团”中的“学院派”创新孵化平台电子科大创业孵化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等,均是在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垂直领域深耕的专业孵化器与创新平台。目前,成都累计建成市级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及众创空间已超过250家。

  在郑州主会场,多家成都创新型科技企业带着他们最新研发的“看家产品”亮相,涵盖电子信息、节能环保、生命科学等多个产业领域。

  “请问这一产品目前的应用场景有哪些呢?”在“天锐星通”点位现场,参观者一边仔细观察相控阵技术天线,一边饶有兴趣地问道。“5G系统中采用的毫米波频率远高于射频频率,空间损耗成为5G系统中限制毫米波通信系统远距离传输的主要障碍,我们的相控阵天线技术,主要就是解决这个难题,实现高速率的5G通信。”

  活动现场,记者注意到,黑水虻虫干、虻虫精油成了大家关注的一个焦点。参观人员询问着展品背后的科技奥秘。据悉,黑水虻虫干、虻虫精油都来自于“中地油科技”的生物转化餐厨垃圾实验室,该实验室利用黑水虻解决餐厨垃圾、过期食品、食材边角料等有机废弃物。1公斤的虫卵每天可以处理10吨干餐厨垃圾,这10吨餐厨垃圾可以生产出2吨黑水虻幼虫和2吨虫沙。目前,该项技术已在四川简阳、贵州习水等地进行餐厨垃圾资源化处置“实战”。(成都日报记者 宋妍妍 摄影 张青青)

(责编:李强强、章华维)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