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四川频道>>综合栏目>>成都

成都以社区治理思路 密织基层疫情防控网

2021年08月06日07:39 | 来源:成都日报
小字号
原标题:成都以社区治理思路 密织基层疫情防控网

  进出小区,扫码进行信息申报

  “请扫报到码进行信息申报。”

  “您从哪里出差回来?有没有经过风险地区”;

  “老人家有没有接种疫苗?有困难第一时间给我们说”……

  酷暑下的成都,疫情防控工作格外繁重,但在成都的各个社区、防疫点、居民小区等基层防疫现场,疫情防控正在有条不紊地展开。

  疫情如大考,治理见真章。突如其来的疫情,考验的是超大城市的现代化治理水平。作为城市治理的基本单元,外防输入、内防扩散的疫情防控要求,使千千万万的基层社区成为疫情防控最有效的一线阵地,成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重要支撑。成都市充分发挥社区治理的基础和优势,将社治理念充分应用到防疫工作中,不断创新思路,在社区第一线筑起了联防联控的坚固堡垒。

  点位:蒲江县

  “社智在线”全覆盖

  走亲访友都有大数据护航

  “姓名:王亮,进入时间:2021年8月3日上午10点10分;来访事由:探望父母……”拿出手机打开微信,蒲江县鹤山街道居民王亮在小区物管的引导下用“社智在线”应用平台扫码登记,“以前每来一个陌生人都要在登记簿上登记,我们下来还要挨个统计,现在好了,来访的人也方便,我们也不用耗很多精力去登记统计了!”小区物管负责人王鑫告诉记者。

  这是成都市委社治委在蒲江等地率先试点推广的“社智在线”疫情防控系统。据蒲江县委社治委常务副主任殷宏介绍,疫情防控社区排查工作量很大,社区一线工作人员非常辛苦。蒲江依托天府市民云“社智在线”应用平台的“1+3+N”架构(一个基础数据库,涵盖社区管理、社区服务和社会参与三大功能,以及N类智慧应用场景),推出社区疫情防控应用,外地来(返)蒲居民,可以通过微信或者天府市民云APP扫描“社区报到”二维码,在线申报个人行程,系统根据申报记录会自动筛查出中高风险等重点地区人员。小区访客,也可扫码“访客登记”进行非接触式登记。社区疫情防控人员只需每天登录社智在线系统,便能查看到报到人员和重点人员情况,再结合线下社区工作人员核实,就可以对外地来(返)蒲人员进行分类管理。“这种线上申报+线下核实的方式,可以实现风险地区来(返)蒲人员的高效精准核实,提高重点人员排查工作效率,减轻基层一线工作人员压力,实现最快找到人、最严管到位的目标,也希望居民朋友积极使用线上系统进行申报。”殷宏表示。

  据悉,目前蒲江县已将“社智在线”到访登记系统推广到全县所有乡镇,实现基层社区疫情防控督查指导、问题派单、整改反馈闭环管理,并纳入疫情防控目标考核重要指标体系。通过全覆盖宣传推广和引导,目前蒲江全县93个村(社区)、316个小区(院落)已全面张贴和运用“社区报到”二维码,让信息采集更加及时、精准、便捷。

  点位:新都区

  体育中心搭起临时检测点

  可实现日核酸检测4.5万人

  走进新都区香城体育中心,一个“愿检尽检采样点”的大幅指示牌下,前来进行核酸检测的群众在工作人员的指引下有序地登记、排队、检测,“好快,10多分钟就搞定了!”“有这个点位,方便多了!”市民们纷纷表示。

  “我们从早8点至晚8点连轴转,每天可实现4.5万人的核酸检测,尽可能实现愿检尽检。”据新都区疫情防控指挥部相关负责人介绍,面对近段时间较为严峻的疫情防控形势,希望进行核酸检测的市民迅速增多,新都区在24所医疗机构设置核酸检测“愿检尽检”采样点的基础上,在香城体育中心新增设了一个面积5200平方米的核酸检测“愿检尽检”临时采样服务点,抽调辖区医疗机构医务人员120余名并全部培训考核合格后上岗,采用10混1的混检方式,早8点至晚8点提供12小时不间断的采样服务。目前,该点位是新都区最大的核酸检测“愿检尽检”采样服务点,单日最高可采集4.5万人咽拭子样本。

  记者看到,体育中心服务点按等候区、登记区、采集区、缓冲区、临时隔离区“五区”规范划分管理,有效分散待检群众,确保人员单向流动,避免聚集。该检测点独立设置样本转运区、防护用品脱摘区、医疗废物暂存点,设置普通采样工位20个,残疾人、无健康码的老年人等特殊人群采样工位1个,备用采样工位4个。严格落实分时段预约、扫码、测温、戴口罩等防控措施,以及样本转运、环境消杀等检测环节,切实筑牢守护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的安全防线。

  据悉,除了这个临时检测点,新都区还投入近4000万元,在全区10所二级及以上医疗卫生机构完成核酸检测实验室建设并取得资质,建成1所城市核酸检测基地,每日检测能力最高可达4.5万份,最快4-6小时可出检测结果。采样中,每个采样工位同时配备2人,1人登记信息,1人采样,借助“四川省核酸检测信息系统”微信小程序,实时通过扫描健康码快速采集受检人员基本信息,检测结果同步更新至“四川天府健康通” 市民个人信息。

  自7月27日以来,新都区平均每日核酸检测“愿检尽检”达5000余人。截至8月2日,新都区累计开展核酸检测“愿检尽检”服务28万余人。

  点位:武侯区

  筑牢防疫安全网

  3700余名走访队员奋战第一线

  “你好,你家里住着几口人?”“最近有没有出省,有没有做过核酸监测?”……

  在武侯“战疫”第一线,3支基层走访队正冒着酷暑走街串户,密织基层疫情防控网。

  这3支基层走访队分别是小区院落居民走访队伍、街面商家走访队伍和辖区企业走访队伍——从7月27日起,武侯区依托三支队伍发动3700余名队员走家入户,开展近10轮次“线上”摸排,登记累计超过25000人,通过平台数据和信息手段进一步提升排查精准度。同时针对居家隔离人员,积极做好生活保障、健康管理、心理疏导等工作,确保管到位、服好务、不脱管。

  “现在还有打疫苗的地方吗?”“需要排队吗?”“安全吗?”红牌楼街道龙爪社区的院落走访队发现,不少居民担心疫苗接种会不会暂停。刘会兰、付少德、王德际三位居民听说后,主动打听了附近的疫苗接种点,为接种人群做好现场秩序维护、解释及分流工作,这也让社区书记余华文非常感动:“居民不仅全力支持我们的工作,还能主动站出来当志愿者,有大家的支持,我们一定会战胜疫情。”

  “垃圾桶在哪里?有没有废旧口罩专用垃圾桶?”“进出菜市的测温、亮码工作究竟做得如何,都要一一核实。”在簇锦街道顺江社区,街面商家走访队正在聚荟街菜市场寻找可能存在的风险点。街面商家走访队给商家们提出了一个个小建议:“尽量不要接触现金,二维码付款更安全!”“拿肥皂,勤洗手。顾客买东西的时候尽量用夹子!” 通过积极走访和宣传,居民小区、沿街店铺等疫情防控工作全面落实到位,社区在防范疫情传播扩散风险上筑起了一道防护墙,让生活在该区域的居民更加安心。

  面对疫情,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怎样?从辖区企业走访队伍的调查看,多数企业并未受到疫情影响,不仅正常开展生产经营活动,他们还把医用口罩、免洗洗手液送到社区,希望能通过社区把防疫物资送给居民,共同打赢这场防疫战。(成都日报记者 陈泳 文/图)

(责编:章华维、罗昱)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