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四川德格印经院 感受“雕版印刷术”魅力

【查看原图】
德格印经院镇院之宝。人民网 朱虹摄
德格印经院镇院之宝。人民网 朱虹摄
来源:人民网-四川频道  2021年06月18日09:56

人民网甘孜6月18日电 (朱虹)德格印经院位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德格县境内,始建于公元18世纪初,是一座多功能建筑,被誉为“世界藏文化大百科全书”。

据了解,德格印经院拥有近32万块数目惊人的印版,其中古旧印版数量达22.8万块。“这些经版都是在秋天选择挺直五节的红桦木树干,按所需尺寸锯成板材,就地用微火熏烤脱水后再运回来,放至畜牧粪堆中沤制。待到次年3、4月,将其取出用水煮再烘干、推光刨平,最后成为成坯板。加工后的坯板运往印经院,经检验合格后入库,才能成为雕刻经版的原材料。”据德格县文物管理中心工作人员冲拉姆介绍,德格印经院的印刷工艺大体可分为裁纸、泡纸、兑墨、研制朱砂、印刷、晾晒、分页、核对、装订、打磨、刷色边、包装等十几道工序。所有工序既是流水作业,又相互交叉。

德格印经院内没有通电,经版库房处处弥漫着浓郁的酥油味和墨香,一块块历经岁月磨砺的木质印版,整齐存放在架子上。走过狭窄陡峭的木质楼梯,来到位于三楼的“印刷间”,明亮的自然光线从天井透入。这个房间不大,却是让游客驻足最久的地方。

经书的印刷是每三人一组。其中,一人专门负责运送经版,供组内负责印刷的工人使用,同时还要负责印好经书的收集、晾晒、分页和初级校对;印刷人员为两人一组,一高一矮相对而坐,印版放在两人之间的斜板上,高坐的人负责接印纸并将其准确固定在印版上,以及在印版上刷墨,矮坐的人则一边递纸一边持卷布滚筒进行滚动印刷。6月,天气有些炎热,工人们已将外套褪至腰间,但手下的速度却不减,几秒钟便能印出一页。他们说:“大约每个组每天工作6小时,能印制2400张4800页。”

走进三楼的另一个工作间,藏族雕版印刷国家级非遗传人彭措泽仁双腿盘坐着,正在修补磨损的印经版。每一刀刻下去,对于年久的印经版都是一次新生。木屑散落在围裙上,彭措泽仁也无暇顾及。今年66岁的彭措泽仁自23岁开始从事雕版印刻,有数不清的古旧印版在他手中得以恢复。

2006年,作为传统技艺的“德格印经院藏族雕版印刷技艺”被列为国家级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分享到:
(责编:章华维、高红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