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坐云朵下看演出,滨河之路听蝉散心,拐个弯与“非遗”相遇,停下来聆听乡村故事,或与创客交换精彩,这就是新农人众创共建的高槐村。
高槐村位于四川省德阳市东郊,幅员面积3.78平方公里,总人口493户1137人,2014年被确定为市级贫困村后,通过引入咖啡产业带动农文旅融合发展,2016年实现整村脱贫。2017年,该村在全省先行先试,构建“农文旅+众创田园”产业模式,进一步吸纳就业、助农增收,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成功创建全国美丽宜居示范村、全国乡创地图乡村振兴示范村、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省级“四好村”,省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环境优美示范村,实现了贫困村向特色文创基地的蝶变。
高标准规划建设“贫困村”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来,德阳市旌阳区委区政府统筹规划,探索形成“全域规划、全域推进、全域服务”的旌阳路径,采用“点上典范、线上示范、面上规范”的推进机制,统筹推进“美好乡村”创建,努力将全域乡村建设成为最具“幸福度”的乡村振兴标杆示范区。
为真正提高“旌韵高槐”村民幸福度,高槐村与袈蓝合作高标准规划,采用“EPC+O”模式,从策划、规划到建筑设计及施工全程把关。率先实行乡村规划师制度,精准对接脱贫攻坚三年行动计划与乡村振兴规划,编制完成《“四好”幸福美丽新村规划方案》《2019年-2035年高槐村规划》《高槐田园综合体建设方案》,确定“两轴两翼两区”空间布局,统筹融合规划区域内扶贫开发、土地利用、产业发展、设施配套等各专项规划。配套搭建新的运营平台,深度参与乡村振兴治理,提供有温度的运营服务和商业管理。
同时,旌阳区委区政府指导高槐村集体和公司共同成立社会企业,联合高槐村五大合作社进行赋能,培育新业态,探索新机制,聚合新农人,推动打造“高槐式”创新模式,为高槐乡村振兴持续造血。
发展新业态赋能乡村
旌阳区聚焦“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成渝都市圈乡村振兴样板区”的目标定位,探索全域推进乡村振兴的旌阳路径,以“美好乡村”创建为载体,出台“一指南三导则”,建立起乡村振兴的“旌阳标准”,打造“旌韵高槐”“红光印象”等5个乡村振兴样板。
依托农文旅融合发展基础,打破单一咖啡业态,引入共享农场、文创、研学民宿等新业态,28家企业投资1.3亿元,满足消费者商、养、学、游、购、娱的多方位乡村体验需求,进一步创造多元化业态空间,打造共创共建、共享、共赢的产业生态圈,推动咖啡小镇向文创基地转型发展。
前后引进乡村音乐、青溯植染、“非遗”潮扇等新业态50余个,建立创新协作平台,定期举办“赋能高槐”众创营培训,引导产业差异化发展,实现乡间美食可吃、休闲咖啡可品、田园民宿可住、特色产品可带,实现年接待游客约50万人,入选“2020年全国乡村特色产业亿元村名单”。
创立新机制激活乡村
深化农村土地和产权制度改革,成立土地流转合作社,流转集体土地1000余亩,盘活闲置房屋45栋、土地190余亩用于发展新业态、完善基础设施,提供就业岗位300多个。成立村集体经济股份联合社,试点组建劳务、旅游合作社,构建“经营收入+土地流转+房屋出租+务工收入+二次分红”的利益链接机制。
通过众创共建的方式,探索“政府+国资+集体+社会资本”的多元投入机制,政府投入4100万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国资平台公司整合6500万元建成创客中心、故事馆、田野秀场;村集体投入127万元用于土地整理、民宿打造和产业园建设。
建立健全“一核五治”治理体系,持续开展“清康村居”建设。创新物业管理模式构建“党组织+社会组织+物业公司”的多元治理格局。培育文明乡风,持续开展“美好乡村”“幸福家庭”示范创建和“脱贫之星”等系列活动。加强环境治理,建成四川省首个村级污水集中处理站,围绕“一指南三导则”推进“四绿三美”“六网会战”等专项工作,确保环境整治常态化。
汇集“新农人”点亮乡村
近年来,德阳旌阳积极对接国内优秀主创团队,与袈蓝文化产业集团、浙江安吉规划院、中国美术学院等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强化智力支撑。构建“支部+新农人+原住民”共创体系,引入50余名“新农人”打造文创人才聚合新高地,回引10余名外出有志青年返乡创业,每年开展“最美新农人”等六类人员评选,带动本地村民创业就业超300人,其中贫困户79户。
积极联动新乡贤、企业家、返乡创业者等人才,配合健全乡村振兴人才培育体系,依托乡村振兴协同创新平台,定期开展乡村论坛等系列活动。周边农人在专业团队和“新农人”引领下,建起了“职业农民之家”,一大批新型职业农民、休闲农业经理人、农业科技特派员、“土专家”、“田秀才”脱颖而出。本土培养出的“新农人”,以及筑巢引凤来的“新农人”,已成为本区乡村振兴的“兴农人”。
以前,这里没有一所学校。“新农人”带来的文化艺术氛围,为孩子的美育和素质教育提供了天然的好条件。为了满足孩子们的需求,袈蓝创立儿童创新实验室,教授书法、国画、植物染、非洲鼓、演讲和武术等10余种公益课程,并不断引入更多的教育资源和活动空间。
通过高槐众创的拓宽文化建设及运营的思路,原住民、外乡人、创客乃至全国各地的艺术家汇聚于此,享受着高槐“共享经济”的同时,更纷纷拿出自己的“绝活”,为大美高槐增添异彩。
如今,“旌韵高槐”持续以独特的文创气质和崭新“颜值”,吸引着八方来客静心品味乡愁田园中的诗与远方,全域规划的美好愿景正徐徐展开、走进现实。(蒋晓然、聂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