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专家齐聚成都青羊
对“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课题进行研究论证 

【查看原图】
论证会现场。刘浏 摄
论证会现场。刘浏 摄
来源:人民网-四川频道  2020年05月23日12:40

人民网成都5月23日电 (记者 陈曦)5月22日,由成都市青羊区教育局承担的四川省2019年度教育科研重大课题《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标准与实施策略——基于典型事件的综合素质评价》开题论证会在成都市泡桐树中学举行。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张男星教授、中国教育学会教育评价分会主任秦建平教授,四川省、成都市教科院相关专家出席论证会并对课题研究进行指导。

随着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和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明确了综合素质教育评价的功能定位。2018年3月,国家教育部明确要求2018年普通高校招生,要将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作为招生录取的重要参考。2019年6月,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对教育评价改革方向做出明确表述,意见中强调要“坚持‘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全面发展素质教育,要突出德育实效、提升智育水平、强化体育锻炼、增强美育熏陶、加强劳动教育。

四川省、成都市也在积极探索学生综合素质改革,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内容包括思想品德、学业成绩、身心健康、艺术素养、综合实践等基础性发展目标,综合素质评价以事实为依据,采取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多元评价方式进行。

青羊区结合该区改革实际,从2010年就积极尝试并着力推动全区学生评价机制改革,以现代社会人才素质要求为价值取向,改革学生的评价制度,在义务教育阶段全面研究和实施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改革,开创性的实施起“青羊区青少年学生体育、艺术、生活技能2+1+1工程”,全面培养和提升学生大的综合素质,受到学生、家长的广泛认同。

本次四川省教育科研重大课题的研究,主要对青羊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的开展情况进行一次系统梳理、发现一些有效经验、提炼一些典型案例,找到推进过程中的薄弱环节,指导下阶段工作的开展。课题组2020年2月面向全区所有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家长、学生开展了“‘青羊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现状与需求调研”,共有20188人参与调查,其中教师2100人,学生6619,家长11469人。

通过此次调研,受调研者指出现行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涵盖了学生的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和综合实践五方面的内容,评价结果大多数以“等级+评语”的方式呈现。同时,受调研者认为当前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还需改进,调查的结果显示,评价的可操作性、评价的标准、评价的机制、评价的内容、评价的流程需要改进的市前五选项。

开题论证会上,青羊区教育局党组成员、教育考试中心主任、课题负责人张勇就研究课题的研究缘起、核心概念界定、相关研究综述、存在的问题及改革思路、研究思路和方法、研究价值与创新点、预期成果与效益、研究保障等方面作了课题开题汇报。

据介绍,本课题研究的最大创新性在于将典型事件作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依据,评价结果是可追溯的。这种长期的画像式评价将会对学生全面发展起到更好的参考和引导作用,这种多元而客观的质性评价是青羊推进素质教育、深化评价体质改革的重要举措。

与会的专家们现场作了精彩点评。他们对课题进行了充分的肯定,认为该课题符合国家教育发展要求和趋势,时代性强,具有极强的理论和实践价值,前期研究成绩显著,开题报告质量高。对课题核心概念的界定、聚焦研究内容、明确研究路径、落实区域实践推进等方面提出了意见建议。并根据初步展示的平台,从页面优化、平台版块、提升交互式体验感等方面进行了讨论和指导。

“青羊区教育局一直对综合素质评价工作给予高度的关注和支持,综合素质评价需要对学生全面发展状况进行观察、记录和分析,并将其作为发现和培育学生良好个性的重要手段。”张勇说,本课题的综合素质评价研究将形成科学有效的评价体系并应用于青羊的教育教学实践中,这一次综合素质评价研究和实践可以为今后的综合素质评价提供一个方向和指导,也可以为其他区域的综合素质评价提供参考。

分享到:
(责编:章华维、高红霞)

图片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