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產業產值超5000億元
北斗應用總體規模穩步提升

本報北京5月18日電 (記者谷業凱)《2023中國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產業發展白皮書》18日在京發布。白皮書顯示,2022年,我國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產業總體產值達到5007億元,較2021年增長6.76%。其中,包括與衛星導航技術研發和應用直接相關的芯片、器件、算法、軟件、導航數據、終端設備、基礎設施等在內的產業核心產值同比增長5.05%,達到1527億元,在總體產值中佔比為30.50%。由衛星導航應用和服務所衍生帶動形成的關聯產值同比增長7.54%,達到3480億元。當前,我國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領域企事業單位總數量仍保持在14000家左右,從業人員數量超過50萬。
根據中國衛星導航定位協會的研究分析,2022年,國內衛星導航定位終端產品總銷量約3.76億台/套,其中具有衛星導航定位功能的智能手機出貨量達到2.64億部,車載導航儀市場終端銷量超過1200萬台,包括物聯網、穿戴式、車載、高精度等在內的各類定位終端設備銷量超過1億台/套。
白皮書顯示,2022年北斗應用總體規模穩步提升。在專業應用方面,據不完全統計,截至2022年四季度,各類北斗終端累計推廣應用超過2000萬台/套,在通信授時、氣象監測、應急減災、城市管理等領域正在加速推進北斗規模化應用。其中,交通運輸領域累計推廣應用各類北斗終端超過810萬台/套﹔在移動通信領域,已有近330萬座4G和5G基站應用北斗授時﹔農業領域累計推廣應用各類北斗終端近160萬台/套。此外,2022年國內市場各類高精度應用終端總銷量超過200萬台/套,其中應用國產高精度芯片或模塊的終端已超過80%。
在大眾應用方面,北斗系統進一步融入百姓的日常生活,形成了更多應用場景,有力拓展了北斗大眾市場的應用規模。
白皮書顯示,百度地圖與高德地圖先后宣布正式切換為北斗優先定位,北斗定位服務日均使用量已超過3600億次。自2021年3月正式發布北斗檢測認証體系以來,已為近20款智能手機和多款智能兩輪車頒發北斗認証証書。同時,北斗正在成為智能手機的標准配置。目前,國內大多數涉及地圖服務、導航和購物等的手機APP中,絕大部分已經支持北斗應用。全球首款支持北斗三號區域短報文通信服務的手機已正式發布,用戶不換卡不換號不增加外設,就能通過北斗衛星發送短信。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