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樂山:聚焦“四能”提升“四力” 著力打造基層堅強戰斗堡壘
基層黨組織是黨的全部工作和戰斗力的基礎,事關黨執政大廈的地基穩固。四川省樂山市夾江縣緊扣全市組織工作“質量提升年”工作主基點,以增強基層黨組織政治功能和組織功能為目標,以實施全域黨建“五大提升”專項行動為抓手,強引領、抓隊伍、打基礎、解民憂,著力推動基層黨組織建設全面進步、全面過硬。
實施“聚能”行動,提升基層黨建引領力。堅持“一盤棋”部署,項目化推進各領域黨建工作,統籌抓好陣地和品牌建設,助推基層黨建工作提質增效。抓力量聚合,促品牌聚集,以縣委黨建領導小組為核心,圍繞鄉村振興重點產業項目,推動紀檢、組織、宣傳、統戰、政法等部門構建大黨建格局,在黨建陣地、沿線氛圍等方面實現聚合,聚力打造“百裡水鄉”“百裡茶鄉”“中國紙鄉”“河西生態走廊”4條黨建示范帶,形成夾江“三鄉一廊”特色優勢黨建品牌﹔抓示范聚合,促樣本聚集,將村級組織陣地規范化標准化建設作為提升服務群眾水平的“首要工程”,實施村(社區)黨群服務中心提標提能“三年攻堅”專項行動,按照整體推進、分步實施的原則,全年完成15個班子干勁足、交通區位優、產業發展好的村(社區)陣地改造提升,著力打造一批產業強、陣地好的樣板村﹔抓優勢聚合,促典型聚集,充分發揮30萬畝茶園、21萬畝復種蔬菜、10萬畝稻藥輪作的產業優勢,實施村集體經濟“百萬強村”培育計劃,開展“項目進村、萬企聯村”活動,打造一批優勢村企聯建項目,培育壯大“王沱蔬菜專合社”等一批鄉土特色品牌,打好“破十攀百”攻堅戰,力爭全年培育“百萬級”集體經濟強村2個以上。
實施“賦能”行動,提升基層隊伍戰斗力。著眼經濟社會發展需求和黨的建設需要,做到政治能力與業務水平同步提升,把隊伍建設抓到關鍵處。賦“理論學習”之能,深化“課堂理論課+現場微黨課”的“1+1”精品組合課程教學模式,統籌“縣級普遍培訓+基層黨委兜底培訓”,組織開展11期縣級集中培訓,20余期基層黨委兜底培訓,辦好黨的二十大精神專題研討班、領導干部讀書班等各類重點班次,推動黨員干部教育培訓全覆蓋﹔賦“業務骨干”之能,聚焦黨務工作標准化規范化水平提升主題,配齊配強各領域黨務工作者,探索實施黨務干部AB崗和離任工作交接舉措,常態化舉辦“青年干部大講堂”“書記大講堂”“片區比武”等競賽拉練活動,抓實基層黨建實務操作培訓,推動黨務干部專業化能力提升﹔賦“發展帶動”之能,深化“農村家庭能人”培養,加大“農村家庭能人”培養實訓基地建設,深入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就業創業培訓、家風家訓評比、公益志願服務等活動,注重在“能人”中發展黨員,推動“農村家庭能人”中黨員佔比同比增長3%以上,確保有勞動力農村家庭“能人”覆蓋率達到100%。
實施“擴能”行動,提升基層發展牽引力。充分發揮黨建引領的統攬作用,將政治優勢、組織優勢轉化為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動力。“黨建+產業”擴發展之能,以夾江優勢主導產業為重點,建立茶葉、蔬菜、中藥材、書畫紙等重點行業“產業鏈”黨委,將鏈上企業和黨員納入統一管理,充分發揮百岳茶業、樂天農業、華濟紙業、澤瀉協會等龍頭企業和行業組織引領作用,著力打造天晟中藥材加工廠、楊灣手工紙研學基地等兩新黨建示范點3個以上,實現以“黨建鏈”引領行業“發展鏈”﹔“黨建+網格”擴管理之能,優化社區網格設置和服務管理,健全網格黨組織和“一格一網格員”隊伍建設,面向社會招聘城市社區專職工作者兼任網格員,推動57個城市社區網格“網格黨組織全覆蓋”“網格員全配備”﹔“黨建+社區”擴治理之能,制定完善《夾江縣落實“5+1”基層社會治理責任體系工作方案》,細化6類工作任務,實現領導干部挂聯責任、行業部門主管責任、鎮街主體責任落地落實﹔統籌推進新舊小區、老舊院落治理,以峨眉山月小區、錦宏苑小區、和平巷院落為重點打造“妙管家”紅色物業治理品牌,深化社區物業黨建聯建,推動物業行業黨委應建盡建。
實施“釋能”行動,提升基層服務向心力。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做到組織引領和黨員帶頭共發力,把黨的組織優勢和政治優勢體現到民生實事裡。推行“書記領辦制”,深化“5+1”縣領導包片聯村責任體系,組織39名縣級部門黨委(黨組)書記到聯系村(社區)各認領1個黨建項目,37名縣級部門機關黨委書記按“雙報到”片區到聯系社區各認領1件民生實事,年底接受群眾評議考核,推動縣級部門和街道、社區共融發展﹔建立“社區積分制”,以社區黨委為主體,統籌社區慈善資金,依托轄區內愛心企業,整合志願力量,打造社區志願服務品牌,將黨員、群眾參與志願服務、衛生清潔等活動進行量化計分,將積分與物質獎勵挂鉤,充分調動黨員、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深化“黨群連心制”,深入推進“嘉裡人關愛”——黨建引領“我為群眾辦實事”專項行動,堅持縣域統籌、部門聯動、一體推進的工作思路,聚焦就業、教育、醫療、養老等民生重點,進一步完善黨員“雙報到”“1包30”等工作機制,分行業領域動態掌握全縣“一老一小”等重點人群基數,積極探索“暖心食堂”“黨群連心”等“微治理”項目,因人因事制定幫扶台賬,持續做好服務保障工作。(趙祖樂、李耀東)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