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

中國優化完善多項階段性稅費優惠政策——

稅惠力度多大?聽企業算算賬

本報記者 汪文正
2023年04月06日08:54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小字號

  新一輪稅費優惠“紅包”落地。3月24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延續和優化實施部分階段性稅費優惠政策,包括將研發費用加計扣除優惠政策作為制度性安排長期實施等一系列舉措,預計每年能為市場主體減負4800多億元。

  稅費優惠將怎樣影響市場主體?記者進行了採訪。

  

  多項階段性稅惠政策延續

  陶先生在廣東經營小吃店。從去年底起,他就一直關注著國務院關於減稅政策的調整。“疫情期間,所得稅減征給我們減輕了不少壓力。今年餐飲市場基本恢復正常,但企業還需要慢慢恢復‘元氣’。我就琢磨著,稅收優惠的政策可能會延續。”如今,政策落地讓陶先生對小店經營更有信心。

  多項稅費優惠政策的實施“時間表”延長了——

  為激勵企業加大研發投入、更好支持科技創新,將符合條件行業企業研發費用稅前加計扣除比例由75%提高至100%的政策,作為制度性安排長期實施﹔

  為支持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發展,將減征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年應納稅所得額不超過100萬元部分所得稅政策,延續實施至2024年底﹔

  為支持穩就業,將降低失業和工傷保險費率,延續實施至2024年底﹔

  為支持國內煤炭安全穩定供應,將煤炭的進口零關稅政策延續實施至2023年年底﹔

  為促進物流業健康發展,將減半征收物流企業大宗商品倉儲用地城鎮土地使用稅政策延續實施至2027年年底﹔

  為減輕用人單位負擔,將殘疾人就業保障金優惠政策延續實施至2027年年底。

  政策急企業所急,落地也要快馬加鞭。財政部、稅務總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等已於近日發布多則公告,對相關稅費優惠政策和操作辦法作出明確。

  北京國家會計學院教授李旭紅表示,多項階段性的稅費優惠政策被給予更長優惠期限,研發費用稅前加計扣除比例提高至100%的政策還被作為制度性安排長期實施,有助於進一步穩定企業發展預期、增強企業發展信心。“對相關稅費優惠政策的延續和優化實施,一方面將為企業減負、助力中小企業紓困發展,另一方面將促進企業加大創新力度,推動經濟邁向高質量發展。”李旭紅說。

  國家稅務總局副局長王道樹介紹,稅務總局已迅速出台配套征管文件、細化政策執行口徑、升級征管信息系統。4月1日起,納稅人繳費人即可通過征管信息系統辦理相關稅費優惠。稅務部門還在4月份開展第32個全國稅收宣傳月活動,在加強政策宣介的同時,通過電子稅務局向納稅人繳費人精准推送相關稅費優惠政策,實現“政策找人”“送政策上門”。

  “下一步,我們還將組織梳理2023年‘便民辦稅春風行動’第三批措施,繼續問計問需納稅人繳費人,專門針對落實稅費優惠政策推出一批便利化辦稅繳費舉措。”王道樹說。

  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獲“真金白銀”

  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等市場主體“量大面廣”,是擴大就業、改善民生的重要支撐。2022年,全國新增減稅降費及退稅緩稅緩費超4.2萬億元,其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是受益主體,佔比約四成。

  今年,除了剛明確的優化完善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的所得稅政策,小微企業還享受哪些稅費優惠?

  記者梳理發現,相關政策包括:將小規模納稅人的增值稅征收率降至1%﹔對月銷售額10萬元及以下小規模納稅人免征增值稅﹔對生產生活性服務業納稅人分別實施5%、10%的增值稅加計抵減等。各項政策將形成合力,助力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發展。

  稅惠力度有多大?聽市場主體算算賬——

  江西省遂川縣街頭,一家店鋪內花樣繁多、制作精良的油紙傘引路人注目。“浙江、佛山等地的客戶預訂了300把,油紙傘工藝專業合作社正加緊制作、准備盡快發貨。”黃坑油紙傘第二十五代傳人胡海華介紹,國家對個體工商戶的稅費優惠力度加大,自己3年間享受各種稅惠約7.2萬元,生意也越來越好。

  此次將減征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年應納稅所得額不超過100萬元部分所得稅政策,延續實施至2024年底,為中小微市場主體送上“及時雨”。“個體工商戶不區分征收方式,均可享受。政策延續不僅令我直接受益,還激勵我把老技藝傳承好,讓黃坑油紙傘繼續‘走天下、香天下’。”胡海華說。

  不少小微企業負責人談及,所得稅優惠政策的延續,將對緩解企業資金壓力產生“立竿見影”的效果。

  河流密布且落差較大的川西南地區,分布著不少“小水電”。一些小型水電站裝機容量有限,設備維護、增容擴建等資金壓力較大。“光是修理發電機組、維持日常運轉,每年就要投入100萬余元。好在針對小微企業的所得稅優惠政策多次延續,我們都趕上了,這5年公司累計享受企業所得稅減免119.5萬元,給了我們持續發展的信心。”四川峨邊嘉能水電開發有限責任公司負責人辛龍算了筆賬:今年政策延續后,公司預計能享受26.6萬元減免,正好可用於“綠色小水電”工程建設,“更換先進機電設備、智能中控系統、低耗輸電裝置。”

  寧波格瑞塑業有限公司是一家為智能掃地機器人生產商供應塑料零部件的小微企業。“今年一季度,公司預計產生103萬元應納稅所得額。原來預計4月將繳納25.15萬元稅款,稅惠政策延續后隻需繳納5.15萬元。”公司財務負責人介紹,每年4-5月,下游企業訂單會激增50%左右,稅惠政策讓公司有了更多流動資金,迎接“6·18”網購旺季。

  “針對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的幾項階段性稅費優惠政策延續,有利於幫助抗風險能力弱的較小經營主體平穩過渡,助力保就業、保民生,穩定宏觀經濟基本面。”李旭紅說。

  更強調精准性、針對性

  此次出台調整的稅費優惠政策更加強調精准性、針對性。

  物流業是稅惠“精准滴灌”對象之一。採訪中,不少在此前面臨經營困難的物流企業表示,“稅動力”續航下,今年企業經營有望企穩向好。

  在四川省內河港口瀘州港,起重機鐵臂盤旋,貨輪汽笛聲不斷。“減半征收物流企業大宗商品倉儲用地城鎮土地使用稅政策,延續實施至2027年底,給我們鼓了勁!”瀘州港務有限責任公司財務人員張海珊預計,一季度公司綜合吞吐箱量約5.4萬標箱、同比增長12.4%,“繼去年減免城鎮土地使用稅57萬余元之后,今年一季度又能享受減免14萬余元。”

  陝西西安傳化絲路公路港是“一帶一路”沿線重要的物流樞紐,連通著公路運輸和鐵路運輸,聚集了數百家物流企業。“近3年,僅減半征收城鎮土地使用稅這一項,公司就省下160.33萬元。政策延續后,公司有更多資金投入智能物流平台建設,增強市場競爭力!”西安傳化絲路公路港物流有限公司總經理李冰洋說。

  研發費用稅前加計扣除比例由75%提高至100%的政策,作為制度性安排長期實施,更是為眾多科技型企業吃下“定心丸”。

  成都康華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吳文年告訴記者,2022年公司研發投入增幅超120%、達到1.8億元,享受研發費用加計扣除超2000萬元,“從加計扣除75%到100%,再到長期實施……政策加力,公司研發底氣也越來越足。目前,我們的重組六價諾如病毒疫苗在國外已進入臨床試驗階段。”

  寧波江豐電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從事超大規模集成電路制造用超高純金屬材料及濺射靶材的研發生產,其研制的超高純金屬濺射靶材,結束了中國對同類產品進口的依賴,並在全球領先的技術節點實現批量應用。公司攻關“卡脖子”技術的底氣,正來源於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

  “10年間,江豐電子研發費用可加計扣除金額從200多萬元增長至7000余萬元,已成為芯片超高純材料領域的領軍企業,市場份額全球第二。”江豐電子董事長姚力軍說,這項政策長期實施,有助於增強企業技術革新的動力和活力,進一步推動中國集成電路產業的發展。

  研發費用加計扣除優惠政策加力實施,激發了企業加大創新投入的熱情。王道樹介紹,2018年,中國將全部企業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比例提高到75%﹔2021年,制造業企業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比例提高至100%﹔2022年,科技型中小企業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比例也提高至100%,預計為全國所有符合條件的企業減稅7000億元。“5年來,中國企業研發投入年均增長25%左右,形成了‘政策引導—研發投入—稅收減免—進一步加大研發投入’的良好循環。”王道樹說。

(責編:李強強、章華維)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