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小時激烈角逐 一毫米都不能差
19歲大一學生摘得砌筑技能比武桂冠

3月15日至17日,2022年“川建工杯”職業技能競賽(砌筑工)決賽在德陽舉行。來自15個市(州)的19名選手參加本項決賽。記者獲悉,決賽按理論知識考試和實際操作考試總分排名,設個人獎勵和單位獎勵,獲得個人第一名的職工選手可按規定申報“四川省技術能手”稱號。
經過長達7個小時的激烈角逐,四川建院設備工程系的大一學生謝程獲得第一名。
7小時的激烈賽事
這是一場考驗技術與體力的角逐
3月15日下午,四川建院建筑工程實訓館內,一場激烈的比賽正在“上演”。
此刻,19名選手已經就位,他們的裝扮和在工地上時如出一轍,頭戴黃色安全帽,身穿反光背心。在他們身邊,是每人自帶的工具箱,裡面裝滿了各式各樣的“武器”,掉線錘、角尺、皮數杆、磚刀、勾縫條、勾縫車、噴水壺……接下來,他們將利用不同顏色的比賽用磚以及賽場提供的統一砂漿,在7小時內,砌筑出一面藝術牆。
藝術牆有固定的圖案,牆體長度和寬度、異型磚的數據、勾縫的位置及深淺等,每個數據按照技術文件要求都有嚴格規定,若相差一毫米,則將被扣分。毫無疑問,這是一場考實操、考技術、考體力、考理論的比賽。比賽開始,現場氛圍緊張,圍觀的人隻能清晰地聽見切割機切磚塊的聲音。
研究正面圖、側面圖,熟練地拿出工具,接著是放樣、切割、砌筑。一套流程下來,謝程做得又快又好,因而在比賽現場,圍在他作品前的人最多。
“比賽的時候,心態要好,一定不能急躁,按照自己的步驟走很重要。做好的牆要講究精確度、垂直度、美觀度。”賽后,得知自己成績第一的謝程告訴記者:“因為常常訓練,這次比賽的題目對我來說不算很難。這次能夠拿第一我很開心,算是對我三年來辛苦付出的一種認可。”
在完賽后的比賽場地,記者注意到,並非每位選手都完成了作品。四川建院土木實訓中心主任萬健說:“這次留給選手們的時間很緊張,最終完成度接近70%,我覺得已經很不錯了。砌筑不僅考驗技術,還要考驗體力,除了技巧不夠熟練外,有的選手未完工的原因也可能是體力跟不上。總體看下來,謝程的牆面綜合評分是最好的。”
三年的不間斷訓練
“我的夢想是代表四川參加國賽”
今年19歲的謝程還在讀大一,但他接觸、練習砌筑比賽的時間卻已有三年。在高中時期,偶然接觸到砌筑后,謝程便決心要做好這件事。三年來,一直堅持專業訓練是件很辛苦的事,這讓謝程的皮膚看上去有些粗糙。“平時一天6到7個小時的常規訓練時間,內容就是‘反復’,對著不同的造型、圖紙,反復琢磨、研究、練習。在賽前也會有集訓,時間更長,從早上八點持續到晚八點。”
陪同謝程參賽的四川建院教師宋丹露說,除了技能外,專業選手還會有體能訓練,因為體力也是綜合實力的一部分。而將來,有多次參賽、獲獎經歷的選手在職業上會有更多選擇。“當專業教師是一種選擇。此外還能進大型的建筑公司,尤其是應對標准不同、技術要求更高的海外業務。同時,獲得一等獎、申報稱號、滿一定的條件之后,還能開自己的大師工作室,以培養更多的技能人才。”
謝程告訴記者,自己的心願是能代表四川參加國家級的大賽,為此要一直努力下去。也許有一天,自己也能站在國際砌筑大賽的舞台上。
在建筑行業中,砌筑工是一個數量龐大、最為主要的工種之一。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分類大典(2022年版)》,砌筑工是指使用專業工具,進行建筑物和構筑物塊體砌筑、屋面挂瓦、塊材飾面粘貼的人員。該職業包括了建筑瓦工、瓦屋面工、金屬屋面工、窯爐修筑工等工種。
技能型人才的培養,是四川實現“建筑強省”“人才強省”的有效途徑之一。2023年初,為加快“技能四川”建設,大力培養規模宏大的“技能川軍”,為四川率先建成西部制造強省和“中國制造”西部高地提供強有力的技能人才保障,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印發了《“技能四川行動”實施方案》。《方案》中的一項發展目標為,“十四五”時期新增技能人才280萬人以上﹔至“十四五”末,全省技能人才佔就業人員比例力爭達到30%,高技能人才在技能人才中的佔比力爭達到30%。(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 楊瀾)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