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財經

多地新車補貼大戰 波及二手車市場

2023年03月20日09:18 | 來源:北京青年報
小字號

原標題:多地新車補貼大戰 波及二手車市場

  從湖北開始的新車補貼大戰3月17日起又有新城市加入,成都宣布購車最高補貼15萬元,涉及多個汽車品牌。從車企到地方政府,新車補貼大戰愈演愈烈。調查也顯示,這股逐漸擴大的新車“補貼熱”不僅影響新車市場,也正在慢慢影響到二手車市場。

  現象

  至少40個汽車品牌加入補貼戰 成都宣布最高補貼15萬/輛

  要說2023年車市最大的話題,那必須是從新能源品牌車蔓延到燃油車,隨后多地紛紛下場的汽車補貼大戰。

  如果說之前特斯拉傳出的降價消息還被當作爆點引發全網關注的話,3月的車市已經被一句“走,到湖北搶車去”的網絡口號刷屏了。去年一整年才賣出去3000多輛的雪鐵龍C6靠著湖北政府和東風汽車聯手補貼,將一款指導價21.19萬元起的合資B級車,一下拉低至12萬元。這也証實了在價格面前,品牌、質量、外觀、油耗等原本備受詬病的諸多問題都不再是問題,消費者唯一擔心的是能不能搶到。

  雪鐵龍“掀桌子”式的促銷和短短幾日已經無車可賣的效果,似乎讓國內的汽車品牌們“開了竅”。一時間,一汽大眾、上汽大眾、長安深藍、奇瑞等車企紛紛推出補貼購車活動,甚至傳統豪華品牌寶馬、奔馳、奧迪、凱迪拉克等也都卷入。如奔馳部分車型降價高達12萬元,一汽奧迪A6L降價9萬元。據不完全統計,當前已經有至少40個汽車品牌加入了這一輪的補貼戰。

  不僅是車企,湖北、吉林等各地政府,尤其是本地有汽車制造業的政府,也拿出了真金白銀來補貼。而這一補貼大戰還在不斷擴大版圖。

  3月17日,據“成都發布”消息,龍泉驛區“產銷聯動”汽車消費活動啟動,發放補貼總金額1億元,單車累計補貼最高15萬元。這次消費活動參與的品牌車型涵蓋純電、混電、插電,涉及品牌包括一汽大眾、一汽豐田、沃爾沃、神龍汽車、大運汽車、領克、紅旗等企業的指定車型。北青報記者了解到,成都經開區(龍泉驛區)是全國重要的汽車產業基地之一,匯集了國內10家知名整車企業。

  提示

  或要求交半年社保或限制戶籍跨省購車有門檻

  北青報記者查閱當地媒體的報道,湖北雪鐵龍4S店內已經看不到現車,連展車都沒有了,當地的工廠正在加班加點開足馬力,把產能拉滿。甚至有4S店防止消費者劃車強行購買,已經把展車圍了起來……“人們像買白菜一樣買車,這樣的場景已經很久沒出現在東風雪鐵龍的經銷門店裡了。”有銷售人員表示,僅用一個周末的時間,湖北省內東風乘用車各4S店達成訂單275輛,較2月日均增長186.5%。

  但實際上,由於各地都明確了汽車促銷的優惠范疇,大部分僅面對本省市的4S店,這就讓很多人計劃去目標省市“購車游”。北青報記者注意到,雖然各地網友高喊著去某某地“搶車”,但事實上,想要“跨省購車”還是有很多門檻。

  如打響此次汽車補貼大戰第一槍的湖北省,雖然按照規則,消費者隻要在湖北省內購買指定品牌的汽車、上湖北牌照,就可以享受由車企和政府聯合提供的購車補貼,但是實際操作上,對外埠消費者來說仍舊有一些不便。比如,補貼金額是后續陸續發放、車輛外遷、過戶需要一段時間等。一些雪鐵龍門店甚至抬高了購車門檻:有的門店將定金從5000元加價至2萬元,有的要求在湖北交夠半年社保,有的4S店甚至將購車資格卡死為“隻限武漢市戶籍”。

  也有消費者反映稱,想要搶到最優惠的12萬元的車實際很難,也有不少被拿出來銷售的是2021年的庫存車。由於購車門檻頗高,武漢等地還出現了購車黃牛,4S店也出台了諸如付押金等方式來防范。

  關注

  新車便宜 二手車價格也會隨之降低有二手車商不收雪鐵龍車型

  新車降價的多米諾骨牌倒下,最終踩踏了二手車市場。“雪鐵龍啊,目前我們收不了。”北青報記者以要賣車為由走訪了北京二手車市場並電話咨詢了多地二手車市場,多名不同地區的二手車商竟然給了口徑類似的答案。

  北青報記者查詢瓜子二手車的報價發現,行駛裡程在5萬公裡以內、上牌不足2年的雪鐵龍C6“准新車”在該平台的報價為13.27萬到14.43萬元。而在湖北該款新車最低隻要12萬元,已經出現價格倒挂。

  二手車商黃先生坦言,雪鐵龍等法系車本來就不夠保值,如今新車降價9萬多,讓不少手裡還有雪鐵龍的二手車商幾乎就砸在手裡。“圈子裡有人剛收C6准新車,沒兩天就宣布補貼,光是比較新舊價格,就虧了1萬多。”“我家三年前5.8萬收的雪鐵龍,如今賣價降到3.8萬,還沒能出手。”

  目前,我國二手車可以全國范圍內買賣,一地的促銷活 動刺激的是整個二手車市場的神經。有分析人士認為,經過這一輪新的“背刺”,所有的二手車商都會更謹慎地對待東風系車型,尤其是該品牌的准新車。

  不僅是雪鐵龍這一個品牌,另一個對於二手車商來說不好的消息是,隨著更多車企和地方政府加入補貼大戰,很多消費者都開始觀望,生怕自己買的二手車比新車還貴。這種心理預期,讓二手車的賣主一下少了不少。

  汽車行業分析師表示,二手車市場是隨行就市,新車價格便宜了,二手車價格也會隨之降低。在這波補貼大戰中有損失的二手車商大多是因為有積壓車輛。不過,多位市場人士分析,不少消費者購買車輛是為消費升級,這波補貼大戰過后,必然會有更多的二手車進入市場。短時間的沖擊是必然的,市場終將逐步平穩,改善型消費以及置換車將形成梯次消費,行業也將迎來新的發展機遇。(北京青年報記者 張鑫)

(責編:李強強、高紅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