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四川頻道>>綜合欄目>>社會

買輛放心車 得把好三道關 別把事故車買回家

2023年03月15日09:24 | 來源:北京晚報
小字號

原標題:別把事故車買回家

  不少人在網上尋找二手車車源。然而,車況難測和交易風險常讓人上當受騙。有讀者向本報反映,自己花三萬多元買了一輛二手車,而后卻被鑒定為事故車,而當他找對方協商時,對方卻“翻臉不認人”。要把好平台、合同和驗車三道關,才能買到放心車。

  遭遇 “拼縫兒”拼出事故車

  談起自己購買二手車的經歷,市民黃先生表現得非常氣憤。盡管當初自己也聽周圍人說,買二手車風險多,但他怎麼也想不到這風險還真讓自己給碰上了。

  三個月前,黃先生琢磨著購買一輛二手車。他在幾個二手車平台上做了功課,而后選擇了優選商家——“買台放心車”二手車。

  “價格合適,還是正規入駐商家,有‘三非’(非事故、非火燒、非水泡)承諾、有責退換承諾。”黃先生說,一番溝通后,他與對方約定去看車,並於1月15日通過微信向接待他的人交了5000元押金,第二天簽訂合同又將尾款26000元通過支付寶轉給了另一個人賬戶。

  黃先生出於對平台和商家的信任,實地看車時,對方講解車況承諾無事故,他便很快簽了合同。

  簽合同時,對方表示行駛証會過幾天郵寄給他。而他當時簽合同的甲方並不是“買台放心車”商家注冊的北京潞寶汽車服務有限公司,而是“濰城區南關愛車人二手車信息咨詢服務中心”。“當時啥都不懂,他們就說是自己的車,所以沒有多想。”

  轉折出現在他收到商家寄來的車輛証件時。

  “竟然發現車輛過戶了四五次,且使用性質是營轉非。”黃先生說,當時購買車輛時,商家說這輛車是個人一手車。“如果知道是營轉非車輛,我怎麼會買?”然而,更大的打擊還在后面。緊接著,黃先生為了更詳細地了解車況,聯系了第三方檢測軟件“查博士”,而后車輛檢測結論為“事故車”。

  在黃先生出示的檢測截圖中顯示,“檢測該車備胎槽(行李箱底板)、后圍板、左后縱梁、右后縱梁、左前縱梁,發現存在焊接、燒焊、切割、更換、變形現象。綜合判定車輛為事故車。”而后,他便開始與“買台放心車”商家溝通,商家卻以簽訂合同的不是自己為由,拒絕協調處理此事。

  “這就是二手車行業裡說的‘拼縫兒’。”一名汽車行業人士表示,“拼縫兒”是指這輛車或許並非是原商家所有,原商家只是拿來在線上或實地挂出售賣,而后從中賺提成或中介費。

  探訪 “轉讓協議書”暗藏陷阱

  黃先生遇到的“買台放心車”商家資質究竟如何、線下情況怎樣呢?記者發現,平台展示的商家信息為該店“開店11個月”,地址位於大興區黃村鎮劉村。商家在平台備案的營業執照顯示,公司名稱為北京潞寶汽車服務有限公司,成立日期為2021年6月16日。

  按照商家在平台展示的信息,記者到劉村打聽,多位居民都表示從未聽說有公司在此售賣二手車。而按照導航信息,記者最終在劉村停車場中,發現了幾排未懸挂號牌的車輛,且現場環境與黃先生拍圖取車的環境一致。在現場及周邊,記者並未發現有明顯懸挂“××二手車”“買台放心車”的店面招牌。

  “國三的那個,辦進京証沒問題吧?”“沒問題。”當天,停車場中有兩名男子正與一名顧客交流。見有人前來,不一會兒又來了一名男子,他表示這裡正是“買台放心車”。停車場裡存放的七八十輛二手車都可以選擇,各個價位都有,關鍵看顧客的預算如何。

  在介紹車源過程中,現場人員幾乎都有固定話術,“車況很好”“原版車漆”“沒有事故”“跑了七八萬公裡”等等。但有時候,不同工作人員的說法會互相打架。比如,對於一輛售價約11萬元的寶馬牌二手車,最初介紹“跑了七八萬公裡”,但啟動車輛后,才發現是“實表11萬公裡”。而另一輛二手車,當記者詢問車輛是個人寄賣還是公司已收購的車時,一名工作人員脫口而出“寄賣”,另一人聽到后則遲疑說“哦,我不知道。”

  “支持檢測,隨便請人來測”“無事故,無火燒都給你寫合同裡”……現場工作人員表現得非常熱情。當記者詢問是與哪個公司簽署合同時,對方表示是“我們公司”,而后對方又補充一句“我們公司是二手車銷售公司”。而當追問公司具體名字時,對方則回了一句“叫啥名字有那麼重要嗎,我們給你蓋上章就完了唄。”

  在黃先生出示的“車輛轉讓協議書”中,隱藏了許多陷阱。這份“協議書”上的甲方,不僅不是北京潞寶汽車服務有限公司,而且只是手寫了公司名字、身份証號、手機號碼以及簽訂日期,並未加蓋公章。此外,協議中還有一句“霸王條款”——“由於甲方受檢測條件影響,不對該車輛公裡數、事故、噴漆情況做任何承諾。”

  追責 店名應對投訴玩“變臉”

  “我覺得自己走到這一步,平台和潞寶公司都有責任。”黃先生說,不管與誰簽訂的合同,他最初都是在平台上看到的“買台放心車”,而且是照著商家在平台留下的地址,去看車買車的。

  隨著調查,記者發現平台在自身免責上,其實留了一手。在平台上,雖然“買台放心車”是優選商家,但前述多個承諾,平台均標注出是“商家承諾”,且用小字注明“以上承諾是商家承諾,與平台無關。如遇虛假信息,可向平台投訴舉報”。類似平台聲明“免責”的做法,在一些汽車軟件上不是個例。另一款二手車軟件,直接表示“僅提供車源展示,不介入車輛交易和糾紛處理”。

  從發現車輛“貨不對板”后,黃先生就沒有停止投訴和反映,他先后向涉事平台、相關部門和消協投訴,但時至如今都因維權難、証據難等原因而陷在原地。就在幾天前,平台向其反饋了處理措施,包括暫時下架展示在售車輛等。

  然而,就在平台介入處理“買台放心車”商家后僅僅兩天,“買台放心車”緊急更名為“京運二手車”。頁面信息顯示,雖然店面名稱換了,但通過商家預留在平台的營業執照可以看出,備案公司依舊為北京潞寶汽車服務有限公司,且商家地址未發生改變。而這一點,在現場探訪時,對方解釋為“我們要重新往平台上發,車輛還沒上架呢!”

   警示

  交易前做好“購前檢測”

  黃先生購買二手車遭遇的情況是否是個案?選購二手車時,應當如何盡可能避免風險?

  位於東五環五方橋附近的大型汽車市場中,張師傅正在忙著用檢測電腦,為一輛汽車做車況檢測。他要排查的主要問題,是車輛故障和有無調表。張師傅所在的機構是檢車坊機動車鑒定評估中心,目前工作團隊有15人。從2015年起,檢車坊就開始了二手車輛的鑒定檢測評估業務。

  “我們主要是在北京開展個人買賣二手車的購前檢測,平均每個月會檢測約150輛二手汽車。”檢車坊機動車鑒定評估中心總經理王鵬介紹,從自己店面檢測的二手車總體情況來看,約80%左右的車輛,最終檢測的車況與賣家向消費者做出的承諾大致相符。“平均每個月,我們店會檢出約5%的重大交通事故類二手車輛,比如水泡、火燒、調表、切割等。此外,排除車商所承諾的車況外,進一步檢出的常規問題車,也會佔到約10%。”

  “找二手車車源不難,找到靠譜的二手車經紀公司相對難。”降低購買二手車的風險,王鵬建議消費者把好幾道關。第一,盡量找規模大、相對知名的公司或平台﹔第二,購車時,最好邀約相對懂車或會修車的朋友,對車輛進行初次把關,最好能找專業權威的第三方機構進行購前檢測,這能很大幾率避免風險。而在交易和簽署合同時,王鵬提示當場就要注意核對交易公司資質,並在合同中明確寫上排除事故、水泡、火燒等信息,盡可能避免與不熟悉的第三方簽署合同,避免和個人產生錢財交易。(北京晚報記者 李鬆林)

(責編:章華維、羅昱)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